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栋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造血
  • 3篇造血干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移植后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生育
  • 2篇淋巴
  • 2篇化疗
  • 2篇干细胞移植
  • 1篇冻存
  • 1篇毒副作用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病患者
  • 1篇移植护理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骨髓

机构

  • 6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6篇周栋
  • 5篇闫金松
  • 3篇张静静
  • 3篇杨岩
  • 2篇吕红霞
  • 1篇张延清
  • 1篇陈雪瑜
  • 1篇张旗
  • 1篇徐萍
  • 1篇慕俐君
  • 1篇王巍
  • 1篇潘佳琪
  • 1篇黄丹
  • 1篇刘虹辰
  • 1篇李伟平
  • 1篇高源
  • 1篇王娇
  • 1篇王睿
  • 1篇康志杰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女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育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其成功率的提高,女性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育功能的恢复逐渐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卵巢生殖细胞储备数量有限,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中的细胞毒性药物和全身照射常导致卵巢功能早衰,引起月经不规律、不育、过早绝经等,由此,移植后的不育问题成为患者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对女性患者生殖系统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女性患者的再育率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生殖器官遮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胚胎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卵巢组织冷冻、卵巢组织移植等均是保留女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生育功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分别阐述上述方法的适用对象、选择时机、各种措施的获益,为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女性患者的再育率提供有益的借鉴。
周栋谢佳君黄亚楠张成涛张静静陈楠楠闫金松
关键词:卵巢早衰生育功能卵巢移植
一例脐血联合二次单倍体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患者的护理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总结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患者的移植护理经验,探讨二次骨髓移植治疗疑难重症血液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采取严密感染防控措施,强化预处理用药观察及消化道黏膜炎、出血性膀胱炎、癫痫等并发症的护理,选用外周静脉留置针作为静脉通路进行合理导管管理及给予有效心理护理。结果患者顺利渡过长达52d的严重粒缺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1×109/L),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并出仓。结论经过上述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及并发症的风险,为二次骨髓移植的成功提供保障。
庄雪莲吕红霞周栋谢佳君杨岩张静静
关键词:异基因骨髓移植移植护理
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与冻存质量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监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与冻存质量,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1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86例次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含量,采用以羟乙基淀粉为主的冻存体系,定期检测干细胞活率,结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评价造血干细胞采集及冻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化疗间歇第9~11天,CD34^+≥15个/μl,达到采集标准;经1~3次采集CD34^+细胞≥2×10~6/kg,单个核细胞数≥2×10~8/kg,符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标准;1~6个月冻存活率≥94%,回输前1周复测干细胞活率≥96%。移植后平均+9天粒系植入,平均+13天巨核系植入。中位随访12个月,患者无病生存率达98%。结论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冻存质量符合标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植活及移植的成功提供了根本保障。
张静静吕红霞杨岩周栋黄丹刘虹辰王娇王睿闫金松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干细胞采集
伴单克隆浆细胞的EB病毒相关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早期死亡4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伴单克隆浆细胞的EB病毒(EBV)相关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点、诊治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移植并伴单克隆浆细胞的EBV-PTLD共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31岁;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第2次完全缓解,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4例均接受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均采用清髓加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10 mg/kg),供者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治疗以甲泼尼龙为主,2例应用巴利昔单抗。从移植至诊断EBV-PTLD的时间为移植后49~70 d。4例患者均为播散性,伴有全身表现,多处淋巴结受累,高热;3例伴有结外表现(1例扁桃体、肝、脾受累,2例肝、脾受累),无溶骨病变。4例患者白细胞计数(5.97~121.55)×10^(9)/L,2例异常增高,分别为66.92×10^(9)/L和121.55×10^(9)/L。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示:CD20、PAX5、CD138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50%。所有患者骨髓均受累,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2群单克隆细胞,为B细胞和浆细胞;3例λ轻链、1例κ轻链限制性表达。4例均采用利妥昔单抗、减停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及地塞米松)治疗,其中3例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1例输注EBV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4例患者均治疗无效,疾病迅速进展,从诊断EBV-PTLD到临床死亡时间为5~35 d;死亡原因:2例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为PTLD进展。结论伴单克隆浆细胞的EBV-PTLD较为罕见,病情凶险,进展快,易发生早期死亡;利妥昔单抗早期抢先治疗及诊断后多药联合治疗可能降低早期病死率。
张延清王卉闫金松王巍张丽娜谢佳君徐萍毕海量潘佳琪刘洪辰周栋张成涛杨岩
关键词: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PSTEIN-BARR病毒造血干细胞移植浆细胞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为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完全缓解后巩固强化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本文分析5例AML患者,在治疗前完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经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后,即给予大剂量Ara-c(Ara-c 3g/m2,12小时1次,共6次)单药强化治疗共3疗程,每次化疗前均进行骨髓穿刺、分子生物学检查等判断治疗效果,观察15例次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之后所有患者均持续完全缓解,并且早期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所有患者均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及不同程度的感染、消化道反应等,但均安全度过,不影响进一步治疗。本研究提示大剂量Ara-c作为AML缓解后的巩固强化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分子生物学缓解率高、安全性好。
张旗慕俐君李伟平周栋康志杰陈雪瑜高源闫金松
关键词:大剂量阿糖胞苷白血病化疗疗效毒副作用
化疗对男性淋巴瘤患者生育力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80%。生育期男性患者更加关注治疗对其生育力的影响。对男性淋巴瘤患者而言,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是影响其生育力的主要因素,而年龄对其生殖细胞的影响差别不大。含有烷化剂(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案对生育力的损伤较大,且随着烷化剂剂量的增加,损伤程度增大,而不含烷化剂的治疗方案对生育力的损伤较小。化疗药物可损伤性腺功能,但不同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化疗剂量、化疗周期等因素对患者生育力的损伤程度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针对化疗对男性淋巴瘤患者生育力的影响予以综述。
黄亚男谢佳君周栋张成涛闫金松
关键词:淋巴瘤化疗治疗男性生育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