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毒死蜱对中国石龙子胚胎发育及孵出幼体表型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中国石龙子作为动物模型,研究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对其胚胎发育及幼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mg/g的毒死蜱完全抑制石龙子胚胎的发育,0.12mg/g处理组卵孵化成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对于对照组,0.12mg/g处理组卵孵化期无显著影响,孵出幼体个体显著较小、运动能力较差,但饲养一个月的存活率和日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
- 徐纯夏徐卫陆洪良党伟
- 关键词:卵孵化幼体发育
- 东方蝾螈幼体热耐受性和游泳表现的热驯化响应被引量:5
- 2017年
- 特定物种的热驯化能力决定着其是否能成功耐受环境温度的改变,在应对未来气候变暖的趋势中扮演重要角色。为评估有尾类两栖动物的热驯化反应,在3个恒定水温(15、20℃和25℃)中驯化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幼体4周,测定驯化后幼体在不同测试温度下的运动(游泳)表现、临界低温(CT_(Min))与临界高温(CT_(Max))。结果显示:驯化与测试温度均显著影响蝾螈的游泳速度;驯化温度亦影响蝾螈的CT_(Min)和CT_(Max),但不影响可耐受温度范围(TRR)。驯化与测试温度的交互作用对蝾螈泳速的影响显著,表明驯化温度可改变其游泳表现的热敏感性。经某一温度驯化后蝾螈泳速似乎在相同测试温度下表现最好,该结果可能支持驯化有益假说。CT_(Min)和CT_(Max)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表明:低温驯化可提高动物抗低温能力,而高温驯化提高其抗高温能力。两栖类动物热耐受性与运动表现热驯化反应的种间变异可能与栖息地热环境的差异有关。
- 陆洪良耿军徐卫平骏张永普
- 关键词:东方蝾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