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融合多标签特征在心电异常事件分类上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针对当前深度学习将心电异常分类归为多标签分类任务时,存在研究少和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标签相关性特征的心电异常分类方法。根据标签存在的相关关系构建多标签相关矩阵,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一步提取标签相关性特征,结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心电信号提取的局部特征、长短时记忆网络提取时序特征,以及提取心电信号的传统特征,使用sigmod分类器分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多标签心电异常事件预测的准确率,为心电异常的诊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辅助诊断信息。
- 杨小童陈月明杨坤
- 关键词:心电异常神经网络
- 微RNA调控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软骨组织工程的一种理想种子细胞,体外条件下诱导MSCs软骨分化,将直接影响组织工程修复软骨的成败。微RNA(micro RNA,mi 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长度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单链RNA,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与软骨分化相关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靶基因的表达,以此调控MSCs软骨分化。本文就mi RNA调控MSCs软骨分化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杨坤解磊朱伟民黄江鸿段莉王大平
- 关键词:微RNA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
- 两种改性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索两种改性可吸收界面螺钉聚乳酸/羟基磷灰石/α-Fe2O3(PLLA/HA/α-Fe2O3)和聚乳酸-聚乙二醇/羟基磷灰石(PLLA-PEG/HA)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早期是否能满足对移植物固定的初始力学要求。方法猪胫骨及游离的猪伸趾肌腱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包括8个胫骨及8个伸趾肌腱,分别应用PLLA/HA/α-Fe2O3、PLLA-PEG/HA及临床使用聚乳酸/羟基磷灰石(Bio RCI-HA,Smith&Nephew,USA)三种界面螺钉对胫骨端移植物进行挤压固定。移植物固定完成后对三组实验样本实施生物力学测试,包括最大载荷、刚度和失败模式。结果最大载荷:Bio RCI-HA组为(483.4±103.8)N,PLLA/HA/α-Fe2O3组为(456.0±102.0)N,PLLA-PEG/HA组为(445.7±90.1)N,三组最大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拉刚度:Bio RCI-HA组(48.0±6.7)N/mm>PLLA-PEG/HA组(40.7±6.7)N/mm和PLLA/HA/α-Fe2O3组(41.2±4.6)N/mm,前者抗拉强度较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败模式:所有样本测试失败模式均为移植物滑出,并无出现移植物撕裂或者固定装置损坏发生。结论改性界面螺钉PLLA/HA/α-Fe2O3、PLLA-PEG/HA在重建猪ACL中能满足生物力学要求。
- 杨坤朱伟民黄江鸿段莉陈洁琳崔家鸣解磊林威熊建义王大平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可吸收界面螺钉生物力学
- 生成对抗神经网络在心电异常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针地在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构建心电异常识别模型,常常由于心电异常事件样本分布不平衡,造成机器识别心电异常事件模型性能表现差的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数据增强方法来获取均匀分布的训练数据集,其主要过程如下:首先使用小波变换消除心电信号中噪声,然后使用压缩感知模型压缩心电信号来减少网络中的参数,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模型扩充数据集,最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对抗神经网络能够显著改善数据集中样本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平均F1达到了98.73%。引入压缩感知模型后,在不影响模型性能表现的情况下,将模型参数量减少了28.30%。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数据增强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心电异常分类过程样本分布不均衡,利用压缩感知模型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模型性能,同时降低了模型的复杂程度。
- 杨坤杨小童陈月明
- 关键词:ECG压缩感知卷积神经网络
-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心理弹性和遵医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3年
- 目的观察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心理弹性、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PDAP患者6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护理模式。2组患者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心理弹性(坚韧性、乐观性以及力量)、遵医行为(遵医服药、适当锻炼、控制饮食以及按时复查),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和肾脏及透析相关生存质量表(KDTA)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坚韧性、乐观性、力量性以及心理弹性总评分均升高,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2组患者遵医服药、适当锻炼、控制饮食以及按时复查评分均升高,研究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2组SF-36与KDTA评分均升高,研究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对PDAP患者实施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高菊祝亦安杨坤梁蓓蓓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心理弹性遵医行为
- 熔融共混制备PLLA/HA/α-Fe_2O_3复合界面螺钉的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采用熔融共混及注塑成型工艺制得新型磁性界面螺钉聚左旋乳酸/羟基磷灰石/α-Fe_2O_3,(PLLA/HA/α-Fe_2O_3),并对PLLA/HA/α-Fe_2O_3,界面螺钉力学性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运用注塑机制得2种界面螺钉PLLA/HA(24wt%)/α-Fe_2O_3,和PLLA/HA(4wt%)/α-Fe_2O_3。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界面螺钉实施拉伸及弯曲试验,记录试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材料断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PLLA/HA(4wt%)/α-Fe_2O_3,组在拉伸及弯曲试验中最大载荷和最大位移均高于PLLA/HA(24wt%)/α-Fe_2O_3,组(P<0.05)。扫描电镜示螺钉断裂面粗糙、不平整,PLLA/HA(4wt%)/α-Fe_2O_3,中HA大致均匀分布于PLLA中,HA与PLLA界面结合紧密。结论熔融混合注塑成型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利于加工成型及便于实施批量生产等优点,制备的界面螺钉PLLA/HA(4wt%)/α-Fe_2O_3,比PLLA/HA(24wt%)/α-Fe_2O_3,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 杨坤朱伟民刘威黄江鸿段莉陈洁琳崔家鸣姜骆永熊建义王大平
- 关键词:界面螺钉
- 模拟微重力动态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猪关节软骨缺损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大型动物实验探讨模拟微重力动态培养系统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10~12月龄的五指山猪8头,分别在每头猪髌骨切迹上建立4个软骨缺损模型,左右膝关节各2个缺损,共32个,取缺损位置的软骨组织进行细胞分离培养扩增后复合三维Ⅰ型胶原上,分别置于旋壁式生物反应器与培养板中培养7 d,一方面取适量的样本进行HE染色、DAPI染色检测;另一方面将复合物回植修复猪关节缺损。每头猪关节缺损随机分为4组:微重力动态培养组(A)、普通静态培养组(B)、单纯支架组(C)、空白对照组(D),每个膝关节随机分配两组。术后12周处死实验动物,取实验标本进行核磁共振(MRI)、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测。结果:MOCART核磁共振评分:A组为74.37±3.90、B组为66.87±4.96、C组为58.75±3.30、D组为43.12±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riscoll组织学评分:A组为16.00±1.41、B组为12.37±1.69、C组为8.37±0.83、D组为3.25±1.26,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微重力动态培养模式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软骨较普通培养更有利于软骨缺损的修复。
- 林威陈洁琳刘威杨坤王大明段莉朱伟民王大平
- 关键词:微重力软骨损伤生物反应器
- 基于PPG信号的人体热舒适状态调控策略研究
- 人体热舒适是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对热环境的满意度,是一种主观评估。其中人体对热环境的反馈主要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而下丘脑扮演着“控制者”的角色,当下丘脑接收到热感受器的输入后便会开始温度调节的进程。通过研究人体在不同...
- 杨坤
- 关键词:光电容积脉搏波热舒适智能建筑神经网络
- 基于PPG信号的人体热舒适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环境温度的过高或者过低会对工作学习效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损害人体健康。当前绝大多数环境温度调控策略都努力维持某一普适的温度,并不能满足人们真正的热舒适需求。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预测出人体热舒适状态进而制定温度调控策略,能够实时为人们提供最佳的热舒适环境。实验通过采集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人体手指末端的光电容积信号,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消除呼吸运动干扰,利用Inception&GRU (Gated Recurrent Unit)并行复合模型对脉搏波信号建模。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脉搏波信号构建的人体热舒适性模型在训练集上和验证集上分别取得99.92%和97.18%的准确率,达到完美分类。
- 杨坤徐漫禁陈月明
- 关键词:光电容积脉搏波人体热舒适经验模态分解
- 基于PPG信号的人体热舒适状态检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PG信号的人体热舒适状态检测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运动干扰判断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热舒适状态预测模块和结果分析与显示模块,实现PPG信号的采集、干扰判断、预处理和人体热舒适状态预...
- 陈月明杨坤徐漫禁杨小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