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肠病30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襄阳市中心医院1998—2012年收治的3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30例中,内科保守治疗27例,手术治疗3例,全部治愈无死亡。从临床特点分析,夜间发病者占40%(12例),进食高脂肪食物者20%(6例),口服避孕药者10%(3例),有心脑血管病史者60%(18例),过度劳累者占13.3%(2例),所有患者均有腹痛及血便症状,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阳性结果,影像学检查仍为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主要手段,53.3%(16例)患者结肠镜下表现较为典型。结论具有典型腹痛,血便症状,特别是合并心脑血管病史,夜间发病及进食高脂肪食物者要高度怀疑缺血性肠病的诊断。
- 周杰
-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结肠镜检查心脑血管病
- 血浆及腹水PCT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8年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失代偿期常见的致命并发症[1],83.9%为细菌感染,且极易引发全身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研究显示肝硬化合并SBP患者死亡率高达70%[2],因此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重要。腹水常规和细菌培养是SBP的诊断标准[3],但往往存在滞后性,PCT是早期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PCT对SBP诊断价值的相关研究已有报道[4]。
- 周杰
- 关键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肝硬化合并PCT多脏器功能衰竭
- 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病伴胆汁淤积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sVCAM-1、PLT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究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病伴肝并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s VCAM-1)、磷脂转运蛋白(PLT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40例酒精性肝病伴胆汁淤积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结合胆汁酸(CBA)、血清肝胆酸(CG)、s VCAM-1及PLTP差异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 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 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Ⅲ型前胶原(PC-Ⅲ)、血清胆红素(SB)、透明质酸酶(HA)及Ⅳ型胶原蛋白(Ⅳ-C)均显著降低,而白蛋白(Alb)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CBA、CG、s VCAM-1及PLT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多数患者症状消失或减弱,且观察组患者更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酒精性肝病伴胆汁淤积可明显的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胆汁酸的代谢,这可能与联合治疗对血清s VCAM-1、PLTP水平的降低作用有关。
- 周杰黄焕军王娟
-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溶性黏附分子
- 急性胰腺炎采用乌司他丁和奥曲肽治疗的安全性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肝肾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10日至2016年12月31日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用随机单盲方法进行分组,即联合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N=33)和单纯组(采用乌司他丁单纯治疗,n=39),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肝肾功能、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单纯组76.92%,不良反应发生率12.12%显著低于单纯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h、6h和24h时MAP、SCrO2、ITBVI、GEDVI以及CVP均显著升高,而HR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具有较好的疗效。
- 周杰
- 关键词:乌司他丁奥曲肽急性胰腺炎肝肾功能
- 内镜下OTSC吻合夹与常规内镜下止血治疗ANVUGIB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研究内镜下OTSC吻合夹与常规内镜下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ANVUGI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4例ANVUGIB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于内镜下行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于内镜下使用OTSC吻合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各项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另外统计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分别为(36.15±5.44)h、(8.84±2.33)d、(262.41±54.72)mL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APTT、D-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I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PT、APTT、D-D、FI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未出现消化道穿孔、消化道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OTSC吻合夹止血治疗ANVUGIB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满意,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黄焕军周杰杨文波
-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内镜止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