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商洛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药师
  • 4篇药师参与
  • 4篇用药
  • 3篇临床药
  • 3篇临床药师
  • 3篇合理用药
  • 2篇心内科
  • 2篇心内科临床
  • 2篇洋葱伯克霍尔...
  • 2篇氧化石墨
  • 2篇氧化石墨烯
  • 2篇药学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细胞
  • 2篇内科
  • 2篇内科临床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机构

  • 11篇商洛市中心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11篇陈伟
  • 6篇李艳
  • 1篇周静
  • 1篇方宇
  • 1篇王欣
  • 1篇程辉
  • 1篇陈伟
  • 1篇陈伟

传媒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中国药师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2013全国...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奈唑胺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神经损伤因子、IL-12、SA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神经损伤因子、白介素-12(IL-12)、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头孢噻肟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奈唑胺治疗,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后神经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IL-12、SAA水平、脑脊液蛋白含量、细胞总数、葡萄糖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12、SAA、NSE、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脊液蛋白含量、细胞总数低于治疗前,葡萄糖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6/43),低于对照组的6.98%(3/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P=0.48)。【结论】利奈唑胺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较好,可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神经损伤,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陈伟董自然王琴琴
关键词:脑膜炎白细胞介素12血清淀粉样蛋白A
某三甲医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1200例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分析商洛市中心医院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效果,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商洛市中心医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6-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2016年6-12月)各600份有效清洁手术病历,运用品管圈方法,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分析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67.3%下降到36.8%;给药时机合理率由79.7%提高到96.5%;术后使用疗程合理率由43.6%提高到75.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57.2%提高到89.2%。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预防用药率由100%降低到0%。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了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促进医院安全、有效、经济及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伟陈伟
关键词:品管圈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前列腺素E_(1)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肾功能损伤的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肾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行PCI术,对照组于PCI术前及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水化,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CIN)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胱抑素C(cys C)、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脂联素(APN)]。【结果】84例患者发生CIN共计18例,其中观察组发生CIN共计2例(4.76%),对照组发生CIN共计16例(38.10%),观察组CIN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59,P=0.000)。术后7 d,两组患者Cr、cys C、BUN高于术前,Ccr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T-1低于术前,NO、APN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14.29%(6/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P=0.50)。【结论】PGE1可有效预防AMI患者PCI术后肾功能与内皮功能的损伤,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陈伟周静
关键词:急性病前列腺素E类肾功能不全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患者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患者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 例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为例,药师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患者具体病理生理特点,与临...
陈伟李艳屈聪玲
关键词:临床药师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合理用药
心内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心内科中发挥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方法:对临床药师在心内科的临床实践及几个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本院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参与临床查房、协助医生处理医嘱和开具处方,在协助医生处理医嘱过程中及时发现...
陈伟李艳屈聪玲
关键词:心内科药学服务安全用药临床药师
文献传递
药师参与肺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治疗实践1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治疗中发挥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例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为例,药师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患者具体病理生理特点,与临床医师共同商讨制定个体化方案。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参与,患者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最终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大大降低了医药费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旨在优化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陈伟李艳屈聪玲
关键词:临床药师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合理用药
血管外科术后感染分析及抗菌药干预评价
2017年
目的对血管外科术后患者感染影响因素分析,为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该院2011年3月—2015年12月年住院485例血管外科手术细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拟合,并分析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血管外科患者手术后的感染率为7.84%,经过单因素分析得出9个和细菌感染的发生有显著性关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持续时间>5小时、糖尿病、手术植入体和抗菌药物未合理使用为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抗菌用药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手术时间>5小时、糖尿病、手术植入体应用和抗菌药物未合理使用等因素,对于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应高度重视,抗菌药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感染率。
屈慧芹屈聪玲陈伟
关键词:血管外科手术细菌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
荧光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光化学法制备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2024年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凭借其细胞毒性低、荧光稳定性好、水分散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本实验以氧化石墨烯(GO)为碳源,H_(2)O_(2)作为氧化剂,采用一步原位光化学法在30 min内快速得到GOQDs,提出了一种高效、绿色制备GOQDs的方法。采用TEM、XPS、UV-Vis等对GOQDs的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光照反应时间为0.5 h,H_(2)O_(2)加入量为18 mL条件下,得到产率高,粒径分布在4-8 nm之间均匀的GOQDs。研究表明,不同浓度GOQDs溶液培养的生物细胞存活率均维持在70%以上。这说明GOQDs作为一种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新型纳米材料可能取代常规的荧光纳米材料,在致病菌检测、组织细胞荧光标记、细胞成像、药物检测等方面有望得到应用。
丁绮董自然陈伟陆王锋
关键词:光化学法氧化石墨烯细胞毒性
临床药师参与1例帕博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肠炎的治疗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带给患者获益的同时可能引起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帕博利珠单抗(2 mg·kg^(-1),q3w)四周期治疗后出现严重腹泻,表现为褐色水样便,每日腹泻次数达12次之多,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后怀疑为免疫相关性肠炎,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腹泻症状明显缓解并最终得到纠正,并在权衡利弊和全程药学监护下安全重启下一周期免疫治疗。
王琴琴李艳屈慧芹陈伟任英红王欣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药学监护
三维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对左氧氟沙星吸附性能研究
2023年
目的 左氧氟沙星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其代谢物、残余药液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方法 本文采用改进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进一步利用低温煅烧技术制备了大比表面的三维多孔碳材料,在200℃马弗炉中煅烧2 min,比表面积可达到675.62 m^(2)/g。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其对左氧氟沙星的吸附机理和效果。结果 三维多孔碳材料在pH值为4~7内对左氧氟沙星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当三维多孔碳材料的投加量为20 mg,对100 ml 30 mg/L的左氧氟沙星在pH值=5时吸附量可达到115.63 mg/g。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跟Langmuir方程能很好地描述三维多孔碳材料的吸附,对其吸附热力学数据进行分析表明三维多孔碳材料对左氧氟沙星的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无序的过程。结论 低温煅烧制备的三维多孔碳材料是一种潜在性能优良的抗生素吸附材料。
丁绮李艳陈伟程辉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氧化石墨烯低温煅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