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溪

作品数:21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手足
  • 13篇手足口
  • 13篇手足口病
  • 12篇病毒
  • 10篇基因特征
  • 8篇基因特征分析
  • 7篇肠道
  • 6篇肠道病毒
  • 5篇病例
  • 5篇病原学
  • 4篇柯萨奇
  • 4篇柯萨奇病毒
  • 4篇VP1基因
  • 4篇VP1区
  • 3篇进化分析
  • 2篇诺如病毒
  • 2篇流感
  • 2篇轮状
  • 2篇轮状病毒
  • 2篇柯萨奇病毒A...

机构

  • 20篇云南省疾病预...
  • 3篇云南省第一人...
  • 2篇昆明市疾病预...
  • 2篇云南省德宏州...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云南省曲靖市...

作者

  • 20篇杨溪
  • 17篇寸建萍
  • 17篇姜黎黎
  • 16篇周晓芳
  • 14篇曹亿会
  • 10篇田炳均
  • 8篇伏晓庆
  • 4篇罗春蕊
  • 3篇杨景晖
  • 2篇杨建斌
  • 2篇古文鹏
  • 2篇乔恩发
  • 2篇徐闻
  • 2篇周永明
  • 2篇李多
  • 1篇李超群
  • 1篇尹建雯
  • 1篇李桂满
  • 1篇宁德明
  • 1篇赵世文

传媒

  • 5篇中国病毒病杂...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年份

  • 6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重点地区460例伤寒、副伤寒病例诊断准确性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重点地区伤寒、副伤寒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及符合率,为判明当地疫情是否真正高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照国家诊断标准对重点地区2013-2015年报告的伤寒、副伤寒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不同病种、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及不符合情况。结果 460例调查病例中,伤寒病例占62.8%,副伤寒病例占37.2%。有135例病例完全符合诊断,总诊断符合率为29.35%,其中副伤寒诊断符合率高于伤寒(X^2=86.18,P<0.001);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均存在差异(X^2>31.48,P<0.001),地区以红河州最高(62.22%),医病机构以州市级最高(45.52%)。有325例(70.65%)诊断不规范,其中169例(52%)应排除诊断,156例(48%)应订正为伤寒、伤寒其它诊断类型。不符合诊断类型主要是伤寒和副伤寒确诊病例。结论云南省伤寒、副伤寒病例诊断准确性低,报告疫情数据不真实。按国家标准诊断、报告病例和重点开展病原菌分离、培养方法,有助于提高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及符合率。
伏晓庆徐闻姜黎黎付贤翠周永明杨建斌寸建萍杨溪古文鹏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
云南省2016-2018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2016-2018年云南省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探讨云南省流感流行特征,为云南省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18年云南省19个哨点医院监测到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 ILI)的流行病学特征、病毒分离鉴定结果、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云南省哨点医院ILI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的百分比(ILI%)分别为1.38%(60 292/4 381 852)、 1.45%(71 734/4 945 164)和1.31%(66 729/5 078 609),年平均ILI%为1.38%(198 755/14 405 625),3个监测年度ILI%走势基本一致,不同州市、科室ILI报告情况有较大差异。2016-2017年优势株为B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BV),占36.15%(355/982),2017-2018年、2018-2019年优势株均为甲型H1N1,分别占42.67%(632/1 481)、70.32%(732/1 041)。2016-2017、2017-2018、2018-2019监测年度毒株分离率分别为4.54%、6.55%、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9,P<0.001)。5~<15岁患者的毒株分离率较高(7.38%,1 011/13 706)。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55.71%,39/70)和初中(30.00%,21/70),德宏州、玉溪市、大理州分别占暴发疫情的40.00%(28/70)、17.14%(12/70)、15.71%(11/70),不同年度各州(市)暴发疫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6-2018年云南省冬春季是流感高发季,优势株由2016年的BV系转为2017-2018年的甲型H1N1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部分州(市)暴发疫情居高不下,提示学校应在流感流行季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做好流感疫苗接种宣传工作。疫情高发地应做好暴发疫情的调查和处置,认真落实哨点医院监测、实验室检测等各项工作,控制暴发疫情发生。
张丽芬赵晓南李多周洁楠张美玲陈瑶瑶孙艳红杨溪罗春蕊田炳均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病原学
2018-2021年云南省手足口病病例柯萨奇病毒A4型流行株基因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云南省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病例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分离株基因特征。方法 在云南省7个市州采集2018-2021年HFMD病例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RNA提取、VP1区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基因型别鉴定;构建CVA4分离株与基因库中参考株系统进化树,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结果 从28 565例HFMD病例粪便标本中获得13株CVA4,其中2018年1株、2019年1株、2020年6株、2021年5株;C2基因亚型11株、C4基因亚型2株。C4和C2基因亚型之间核苷酸、氨基酸平均相似性分别为85.77%、93.27%;与原型株HighPoint相比,C2基因亚型核苷酸、氨基酸平均相似性分别为84.51%、93.27%,C4基因亚型分别为84.44%、93.78%。结论 2018-2021年云南省HFMD病例CVA4的优势流行株为C2基因亚型;需继续加强CVA4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杨溪姜黎黎周晓芳寸建萍罗春蕊张勇伏晓庆田炳均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基因特征
2017-2019年我国西南地区病毒性腹泻病原检测分析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病毒性腹泻病原谱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云南、四川、重庆等各腹泻监测点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采集腹泻病人粪便标本2262份。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病毒检测,并收集流行病学资料。结果男性腹泻患者是女性的1.30倍,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3岁及以下年龄组,占全部病例的52.21%。散居儿童,占全部病例的49.38%。病毒性腹泻病原轮状病毒检测率最高10.70%,其次诺如病毒10.43%,腺病毒4.60%。云南省、重庆市检出率最高是轮状病毒,分别为20.18%、16.96%,四川省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3.54%。结论轮状病毒仍是西南地区主要的腹泻病原体。冬春季节腹泻病高发,散居儿童是主要患者,应防范诺如病毒及腺病毒引起的暴发。
曹亿会杨景晖姜黎黎寸建萍杨溪周晓芳
关键词: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
云南省2009-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3
2021年
目的收集并系统分析云南省2009—2019年手足口病病例和病原监测数据,掌握流行规律、防治重点人群和地区,病原谱的构成及变迁。方法自2008年起,云南省按照国家方案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收集云南省2009—2019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监测信息,分析全省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严重程度、人群分布、季节性及不同临床严重程度(轻症、重症非死亡、死亡)的病原学分布变化趋势。结果云南省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呈上升趋势,重症和死亡呈下降趋势,报告发病、重症和死亡呈隔年高发特征。我省手足口病每年呈两个发病高峰,夏季高峰流行强度明显高于秋季高峰。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年均发病率为1819.61/10万。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年均死亡率为0.54/10万;综合2009-2019年发病、重症和死亡水平,重点防控州市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西。基于全省报告的实验室诊断病例情况,EV-A71在重症和死亡病例中占优势地位,分别占比63.91%和92.31%,其他肠道病毒在重症病例中的占比逐年上升,提示持续监测病原改变的同时EV-A71疫苗仍是预防EV-A71感染相关手足口病及其重症、死亡的有效手段。结论持续长期的手足口病监测可提供病原型别和流行特点的变迁,为科学防治手足口提供依据。
杨溪姜黎黎曹亿会寸建萍李楠田炳均周晓芳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
云南省2017年—2018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2017年—2018年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2018年流感监测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和暴发疫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2017年—2018年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就诊百分比(ILI%)为1.45%,14岁以下人群占65.09%,期间共检测22489份ILI的咽拭标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16.68%(3751/22489);分离到流感病毒1670株,甲型H1N1型703株(42.10%),季H3型351株(21.02%),BV型305株(18.26%),BY型305株(18.26%),待定型6株(0.36%)。ILI%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5(P<0.01),两组数据变化趋势相同。2017年—2018年共报告暴发疫情31起,29起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结论2017年—2018年云南流感发病呈现秋冬季峰型,2017年冬季云南省流感活动水平总体较2016年同期略有升高但低于全国同期的平均水平,病例的增加可能由多年未成为优势毒株的BY型成为优势毒株,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所致。流行病学监测和疫情监测提示青少年儿童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为流感防控的重点场所。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2018年云南流感病毒分离主要呈现秋冬季峰型,分离出来的病原呈现逐渐交替循环的规律。ILI%和核酸阳性率变化趋势是相同的,ILI%监测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监测,实时性强,其明显波动可作为流感流行的重要提示。
杨溪赵晓楠李多周洁楠陈瑶瑶宁德明罗春蕊
关键词:流感监测病原学监测
2018—2020年丽江市手足口病持续流行及2020年EV-A71分离株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明确2018—2020年丽江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情况及2020年EV-A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对收集到的2018—2020年丽江市HFMD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EV-A71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扩增其VP1区,获得的序列与参考株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2018—2019年,丽江市HFMD报告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历年男性病例数均高于女性,但男女性病例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构成丽江市HFMD主要病原的是EV-A71、CV-A16和其他EV。其中EV-A71阳性病例2018年1份(0.48%,1/210),2019年未检出,2020年159份(66.53%,159/23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丽江市EV-A71分离株均处于C4a分支,分离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9.44%~100%和99.65%~100%,与攀枝花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9.10%~100%和98.99%~100%。所有丽江分离株在中国内地EV-A71常见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均发生了S283T和A293S突变,在B细胞抗原中和表位中的氨基酸序列均未发生改变。结论其他EV、CV-A16和EV-A71作为丽江市2018—2020年的HFMD流行的优势病原交替出现。2020年丽江市流行的EV-A71均为C4a亚型,与攀枝花参考株亲缘关系最近,考虑为攀枝花市输入传播。
李楠姜黎黎周晓芳曹亿会杨溪寸建萍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VP1区
2011年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三起霍乱疫情菌株分子分型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其南、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因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气候条件,历来为霍乱疫情的高发地区之一。笔者对该地区2011年3起霍乱疫情的菌株进行了分子分型研究,现报告如下。
古文鹏伏晓庆杨建斌尹建雯曹亿会李超群杨溪徐闻赵世文
关键词:分子分型疫情霍乱菌株少数民族气候条件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及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了解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原学分布并分析病原体的基因特征。方法采集曲靖市2020年儿童HFMD病例粪便标本,从便悬液中直接提取病毒RNA,先用MD91/OL68-1引物扩增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VP4区基因并测序,序列在GenBank进行BLAST搜索确定病毒型别,再用各型病毒的相关引物扩增病毒VP1区全序并测序,通过肠道病毒在线定型工具(Enterovirus Genotyping Tool Version 0.1)进行病毒型别鉴定,按文献下载各病原体VP1区基因型/亚型代表株序列,用MEGA5.2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分析各病原体的基因特征。结果2020年共从460份标本中检测到47株EV,总阳性检出率为10.22%(47/460)。检出的病毒依次为柯萨奇病毒A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0.65%,3/460)、CVA6(7.83%,36/460)、CVA10(0.87%,4/460)和CVA16(0.87%,4/460),全为A组病毒(enterovirus species A,EVA),未检测到其他组病毒,其中CVA6检出36株,占7.83%,是检出最多的病毒。EVA71的检出率为零。基因特征分析表明,CVA4的C2、C4两个基因亚型同时在曲靖市流行,CVA6的D3a亚型、CVA16的B1a亚型也在曲靖市流行,而CVA10单独为一个进化分支,可能为曲靖市特有。结论与往年全国的情况一样,EVA71和CVA16的检出率少甚至为零,而CVA6检出率最高,说明2020年曲靖市发生了以CVA6为主的手足口病流行。CVA10基因进化分析表明,曲靖市分离株位于单独的进化分支,可能是曲靖市特有的分支。今后应加强非EVA71和非CVA16尤其是CVA6和CVA10等病毒的实验室和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昌思思杨溪伏晓庆姜黎黎周晓芳寸建萍田炳均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学基因特征分析
2016—2021年云南省手足口病CVA9型肠道病毒VP1区基因分子进化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2016—2021年云南省手足口病CVA9型肠道病毒VP1区基因分子进化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云南省2016—2021年各州市采集的手足口病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分型分析,通过细胞培养,富集病毒后进行VP1区基因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基因进化特征分析。用Mega 5.2软件邻位相接法和Kimura 2参数法构建CVA9的基因进化树。结果云南省共分离到6株CVA9病毒株;CVA9毒株分布在4个州市,阳性病例均表现为轻症,年龄分布在7岁及以下年龄段,发病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2月份。其中VP1区基因在11、12、18、84、132等位点氨基酸变化活跃。CVA9的10个基因组(A~J)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率均大于15%,云南省分离的6株CVA9毒株分布在B基因组的G亚型。各CVA9株之间核苷酸、氨基酸差异率分别为15.75%~24.72%、1.39%~2.16%。云南省分离的6株CVA9毒株和国内云南、山东、浙江参考株遗传距离较近。结论2016—2021年引起手足口病的CVA9病毒散在流行,与国内部分省市引起手足口病的毒株共进化、共循环。
姜黎黎乔恩发杨溪寸建萍周晓芳曹亿会
关键词:手足口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