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杰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张力带
  • 1篇张力带固定
  • 1篇植皮
  • 1篇植皮修复
  • 1篇皮外
  • 1篇肘内翻
  • 1篇肘内翻畸形
  • 1篇小腿
  • 1篇小腿截肢
  • 1篇楔形截骨
  • 1篇内翻
  • 1篇内翻畸形
  • 1篇截骨
  • 1篇截肢
  • 1篇畸形
  • 1篇畸形发生
  • 1篇交叉穿针
  • 1篇封闭引流

机构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作者

  • 2篇王国杰
  • 1篇冯瑞萍
  • 1篇赵明
  • 1篇昌中孝
  • 1篇赵晓非
  • 1篇明晓锋
  • 1篇段小波
  • 1篇张作君
  • 1篇李春游
  • 1篇杨林平
  • 1篇靳国强
  • 1篇张川
  • 1篇王蕾
  • 1篇李星星

传媒

  • 2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交叉穿针皮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交叉穿针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手术治疗肘内翻畸形儿童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13岁,平均7.8岁;术前内翻角度11°~24°,平均(17.50±6.73)°,其中3例较健侧屈曲受限角度>10°。均采用肘外侧切口,行肱骨远端髁上外侧闭合楔形截骨,保留内侧3~4 mm宽度的连续皮质,截骨对合后采用交叉克氏针穿针并皮外张力带(交叉针皮外部分在外侧反向折弯并针尾再返折相互钩绕)固定,截骨端外侧形成加压,术后随访比较治疗前后和健侧提携角,采用Laupattarakasem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6例均于术后2个月内骨性愈合,无感染和神经麻痹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18.8个月,提携角恢复为8°~14°,平均(11.50±3.17)°。Laupattarakasem标准评定术后优14例,良11例,可1例。结论:采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可以有效恢复肘内翻畸形,交叉穿针并皮外张力带固定可以满足术后早期活动要求。
张川张作君王蕾昌中孝杨林平赵明李星星冯瑞萍王国杰段小波
关键词:畸形发生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创伤性小腿截肢残端皮肤缺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观察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15例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5~62岁,平均41.5岁;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5例;左侧9例,右侧6例。小腿毁损伤6例,无保肢价值,急诊行清创、小腿上段截肢并负压吸引术;因小腿感染、坏死转行清创、小腿上段截肢并负压吸引术9例,Ⅱ期均行全厚皮游离移植。小腿残端创面皮肤缺损面积40 cm×20 cm^25 cm×15 cm。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1年,小腿残端创面移植全厚皮全部成活,均顺利佩戴假肢,行走满意。残端皮肤逐渐增厚,耐磨,无破溃,无疼痛。结论:全厚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小腿截肢皮缺损创面,保留了残肢功能长度,植皮成活率高,成活皮瘢痕少,耐磨性好,有利于假肢的佩戴,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赵晓非李春游靳国强明晓锋王国杰
关键词:引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