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得刚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青海油田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油田
  • 2篇青海油田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中心
  • 1篇责任感
  • 1篇中国报业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责任感
  • 1篇石油
  • 1篇提升管理
  • 1篇企业
  • 1篇企业文化
  • 1篇人才队伍建设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工作
  • 1篇文化管理
  • 1篇屋脊
  • 1篇领军
  • 1篇领军人物
  • 1篇后勤

机构

  • 4篇青海油田

作者

  • 4篇王得刚
  • 1篇邬剑锋
  • 1篇李云
  • 1篇刘勇

传媒

  • 2篇柴达木开发研...
  • 2篇石油政工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冷湖:屹立屋脊的石油高地
2017年
冷湖,是一个青海石油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青海油田机关及后勤单位搬迁敦煌,这里日渐荒芜,残垣断壁。但巍峨的赛什腾山,连绵的冷湖三号、四号、五号丘陵,在漠风的合奏下,永不歇息地吟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慷慨壮歌;在冷湖“废墟”的周边,东坪、牛东井站林立,“气”冲霄汉,世人瞩目,大涨了冷湖久违的声威,特写了“爱国、创业、奉献、实干”的柴达木石油精神!
李云康文训王得刚
关键词:石油青海油田后勤单位创业
文化管理与文化“落地生根”被引量:1
2016年
越来越多的企业渐渐意识到企业文化对发展的巨大作用,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企业文化虚无缥缈的问题,类似“镜中花、水中月”“做得一身累,什么都没有”的感叹让人尴尬。究其原因,就是企业文化工作重建设、轻落地,没有接地气,没有引起员工的共鸣。
王得刚马惠玲
关键词:文化管理企业文化文化工作
不忘初心“醉”新闻——记中国报业经营管理领军人物李云
2018年
在30多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李云勤奋钻研,创作精品,在汗水浸透的足迹中,一步步成长为高级编辑,成为青海石油报社社长、油城电视报社社长、青海油田电视台台长,成为青海油田新闻中心的掌舵人。30多年来,李云肩负使命,心系大局,既有新闻人的敏锐和直觉,亦有管理者的智慧和文人的情怀;既凌空妙舞上触思想和理论的高地,又低俯贴近下接现实和石油的土壤,具有厚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实践能力。他勤勉务实、学风精进,人品文品俱佳,数十年扎根柴达木沃土,在新闻舆论宣传特别是新闻传播和研究的道路上,勤奋耕耘,笔耕不辍,以笔端、镜头,为石油矿区和青海新闻舆论宣传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天道酬勤结硕果李云一直认为,理论研究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博大的人文情怀、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这是理论工作者最为重要的品质,也是以理论方式面向现实并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而广博的知识储备,更是催化理论生成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新闻舆论宣传领域,李云是一名专家,更是一名真正的“杂家”。他涉猎广泛,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社会学、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精通报纸编采,熟悉电视采编制播等工作。这正是他在多个专业及其交叉领域有着不俗表现的原动力所在。30多个风雨春秋,他不断探索实践、潜心思考,先后在《攀登》《青海社会科学》《求索》以及《柴达木开发研究》《新闻之友》《昆仑声屏》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从传媒中石油工人形象透析我国社会之变迁》《三十年报业发展探析》《新兴媒体冲击与报业再造》《电视传媒30年探析》《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国家与社会”理论模式的历史演进》《从社会发展看新闻传播的功能》《“互联网+”时代做强做优
邬剑锋王得刚
关键词:报业经营管理新闻中心领军人物青海油田社会责任感
提升管理干部综合素质的实践
2013年
青海油田格尔木炼油厂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制定了人才开发与生产经营相互协调、自我培养与对外引进相互结合、重点突破与普遍推动相互促进的工作原则,不断提升炼油厂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团队战斗力和市场竞争力。
刘勇杨有伟王得刚
关键词:管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