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彤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树突状细胞功...
  • 1篇双频指数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研究
  • 1篇通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功能
  • 1篇脑电双频
  • 1篇脑电双频指数
  • 1篇脑电双频指数...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降钙素
  • 1篇降钙素原
  • 1篇骨髓来源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周彤
  • 1篇刘真
  • 1篇叶明
  • 1篇蒋桂华
  • 1篇刘文华
  • 1篇王怀泉
  • 1篇李明
  • 1篇陈永胜

传媒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持续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持续脑电双频指数监测(Bispectral Index,BIS)用于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诊断及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我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其中38例患者出现脓毒症相关性脑病(脑病组),其余52例患者为非脓毒症相关性脑病(非脑病组)。所有患者在入住ICU后进行BIS持续监测24 h,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S100β水平,并分析BIS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APACHE-Ⅱ的相关性。结果:脑病组患者的血清PCT、S100β水平及急性生理健康与慢性疾病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score,APACHE-II)均明显高于非脑病组(P<0.05),而BIS值、GCS评分均明显低于非脑病组(P<0.05)。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BIS值与GCS评分呈正显著相关性(r=0.487,P=0.013),与APACHE-II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性(r=-0.682,P=0.027)。结论:采用BIS监测脓毒症患者利于相关性脑病的及早诊断,结合检测血清PCT、S100β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李原超张若琳周彤曹阳叶明
关键词:降钙素原S100Β蛋白
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树突状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其下游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免疫抑制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骨髓来源的MSCs和DCs按1∶10比例共培养,在共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IL-10、IL-10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和JAK抑制剂(AG490)干预。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IL-10和IL-12水平的变化;流式检测DCs表面分子标志物CD80、CD86、OX62及MHC-II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JAK1,(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MSCs和DCs并得到流式鉴定证实。MSCs与DCs培养后上清液分泌IL-10水平明显升高。MSCs处理后DCs没有典型的成熟DCs表面标志,CD80、CD86、MHC-II及OX62的表达下降,IL-12分泌的水平也降低。实验中还发现外源性IL-10加到共培养板IL-10水平增加而IL-12水平减少,DCs的表面标志物表达下降,而加入IL-10NA与IL-10恰恰表现了相反的作用效果。加入JAK抑制剂(AG490)到共培养板后,IL-10分泌和(P-)JAK1和(P-)STAT3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大鼠骨髓来源的MSCs能抑制DCs成熟和功能,可能是通过IL-10和JAK1/STAT3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作用的。
刘文华李明王怀泉刘真周彤蒋桂华陈永胜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树突状细胞白细胞介素-10JAK-STAT信号通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