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江

作品数:21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血管
  • 4篇脑梗
  • 4篇梗死
  • 3篇心血管
  • 3篇心血管疾病
  • 3篇血管疾病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癫痫
  • 3篇脑梗死
  • 3篇CT
  • 2篇动脉
  • 2篇症状
  • 2篇脐血
  • 2篇脐血间充质干...
  • 2篇细胞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塞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人

机构

  • 19篇柳州市人民医...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苏江
  • 4篇周英
  • 3篇吴逊
  • 3篇陈红
  • 2篇赵迪诚
  • 2篇余佩玲
  • 2篇卢连梅
  • 2篇杜鹃
  • 2篇黄玉
  • 2篇贺平
  • 1篇韦文科
  • 1篇肖岩
  • 1篇韦汐
  • 1篇陈金钰
  • 1篇王辑伟
  • 1篇谭杰琳
  • 1篇吴逊
  • 1篇杨明秀
  • 1篇庞媛尹
  • 1篇韦秀英

传媒

  • 6篇华夏医学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6
  • 1篇1990
  • 1篇198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早期预测被引量:2
2003年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预后差 ,早期临床、神经化学和神经影像学因素预测 ,可识别占位性脑水肿 ,利于及时采取手术、低温等治疗 。
苏江
关键词: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CTMRI
胰岛素增敏剂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韦汐贺平谭杰琳韦秀英周英苏江余佩玲庞媛尹陈金钰黄玉
该课题是柳州市科技局柳科综字[2006]第15号文件下达的科技攻关课题(合同编号:2006031113)。该课题主要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探索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治疗方...
关键词:
关键词:胰岛素增敏剂糖尿病并发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糖尿病与老年人脑梗塞性癫痫30例分析
2000年
苏江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人
Arnold-Chiari二氏畸形16例报告被引量:1
1990年
Arnold-Chiari二氏畸形为较少见的后脑畸形。1896年Chiari首先报告24例。患病率在新生儿约为1/2.5万。一般分为三型:Ⅰ型仅有小脑扁桃及延髓下降进入颈椎椎管;Ⅱ型合并脊髓膜脊髓膨出;
苏江吴逊
关键词:颈椎椎管反射亢进颅底凹陷颈胸段
青壮年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00年
苏江
关键词:青壮年脑梗塞
无症状脑梗死46例临床分析
2009年
苏江
关键词:无症状脑梗死CTMRI
癫痫和妊娠被引量:1
2001年
苏江吴逊
关键词:癫痫妊娠抗癫痫药
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及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的代谢产物,生物化学的研究认为同型半胱氨酸高水平影响半胱氨酸及赖氨酸的功能及结构,会使动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及多糖蛋白等结构蛋白衰退,因此,血清内同型半胱氨酸的高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有研究报道[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5μg/L,
周英贺平苏江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
老年迟发性癫痫48例病因分析
1999年
老年人迟发性癫痫并不少见,据报道发病率为40~77/10万人年[1],其病因比较复杂,易造成误诊误治。笔者对48例老年人迟发性癫痫患者,就其病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均为60岁以上,病程中至少有2次抽搐发作的患者。其中男30例,...
苏江
关键词:老年人迟发性癫痫病因
血液磁极化疗法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磁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但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7%,54.1%,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揭示:血液磁极化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陈红苏江肖岩王辑伟韦文科杨明秀周莹
关键词:血液磁极化疗法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药物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