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胃肠道症状特征分析及胃肠镜下表现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的胃肠道症状特征和胃肠镜下表现。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就诊的CMPA患儿共120例,采集患儿病史,并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查、血清牛奶蛋白变应原IgE检测、牛奶蛋白回避试验,部分进行胃肠镜检查。后续对患儿进行牛奶回避治疗和跟踪随访记录。分析消化系统症状、胃肠镜下表现,比较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血便为消化道症状中的主要表现,28 d至3月龄的CMPA患儿中血便发生率最高[71.43%(30/42)],其次为胃绞痛[66.66%(28/42)],便秘发生率最低[9.52%(4/42)]。>3~7月龄的CMPA患儿中血便发生率最高[59.09%(26/44)],其次为胃绞痛[27.27%(12/44)],腹胀发生率最低[13.63%(6/44)]。>7~12月龄的CMPA患儿中血便发生率最高[61.76%(21/34)],其次为便秘[20.58%(7/34)],腹胀发生率最低[11.76%(4/34)]。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检查阳性率为4.3%,嗜酸性粒细胞胃炎患儿2例,胃肠镜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2例,结肠镜检查过敏性结肠炎8例。CMPA患儿回避致敏食物后消化系统症状多于3~7 d消失,血常规于2周左右恢复正常。治疗后随访30 d有效率为79.54%,90 d有效率为97.34%。结论CMAP的主要胃肠道症状为血便、胃绞痛,便秘的发生率随着月龄同步增长;对于诊治困难的CMAP可通过胃肠镜检查、血清特异性过敏原IgE检查协助诊断,其中胃肠镜检查主要途径为观察胃肠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变化情况。
- 王爱平谢蒙蒙李伟霞肖睿雪
- 关键词:牛奶蛋白过敏胃肠道症状胃肠镜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被引量:33
- 2018年
-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探讨不同疗程吸入布地奈德对毛细支气管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住院治疗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112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1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7 d,缓解期继续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至3个月;治疗2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7 d;对照组单用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7 d。观察三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三组患儿疗效,并随访观察停药后1年喘息性疾病患病例数及患病率。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1组较治疗2组更短(P<0.05)。治疗1组显效率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P<0.01)。治疗1组停药1年喘息性疾病患病率(25.0%)低于较治疗2组(48.5%)和对照组(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缓解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症状疗效肯定,毛细支气管炎缓解期早期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3个月,可降低喘息性疾病的发病率。
- 王永芳王爱平王璇许玉芳
- 关键词: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毛细支气管炎预后
-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的病因探讨
- 2011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复发的病因。方法将随机经胃镜诊断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134例患儿,其中110例,经正规抗HP感染治疗,停药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实验呈阴性,后又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儿,复查胃镜或13C-尿素呼气实验,统计HP再感染的比率与家长是否有HP感染及是否同时根治的关系。结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患儿,年复发率为18%,与家长是否有HP感染及是否正规抗菌治疗密切相关。结论要减少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儿的复发,必须要求HP阳性的家长同时治疗。
- 程艳波吴文先王爱平
- 关键词:儿童幽门螺杆菌胃炎复发
-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TLR4和NF-κB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e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患儿血清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NF-κB)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住院治疗的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69例,其中RMPP组33例,普通MPP组36例,选同期至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结果在急性期,三组TLR4、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1.916、297.082,P均<0.05),RMPP组TLR4、NF-κB表达水平高于MPP组(t值分别为6.382、9.850,P均<0.05),MPP组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830,16.553,均P<0.05)。在恢复期,三组TLR4、NF-κ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808、1.719,P均>0.05)。结论RMPP患儿急性期血清中TLR4、NF-κB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为临床早期诊治RMPP提供参考。
- 王永芳许玉芳程艳波李琳楠王爱平谢蒙蒙张成云
-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 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的疗效评价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评价克拉霉素与奥美拉唑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FD合并Hp感染患儿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奥美拉唑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腹胀、呕吐、嗳气)缓解时间、Hp感染根除率和不良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口腔炎、药物疹等)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为74.60%(P<0.05),患者的腹胀、呕吐、嗳气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Hp感染根除率93.65%高于对照组79.37%(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FD合并Hp感染患儿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其症状缓解时间,提高Hp感染根除率,且对安全性无影响。
- 王爱平肖睿雪李伟霞
- 关键词:序贯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功能性消化不良
- 孟鲁司特钠联合膳食回避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儿童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膳食回避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儿童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膳食回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皮肤指数值(SI)、免疫功能及血清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33/34)]高于对照组[82.4%(28/34),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牛奶蛋白SI值降低,且观察组患儿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 M、Ig G、Ig A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患儿免疫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均有所降低,且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P <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膳食回避治疗儿童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增强患儿免疫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王爱平谢蒙蒙李伟霞肖睿雪李霞
-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儿童牛奶蛋白过敏
- 小婴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婴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及愈后。方法选取65例小婴儿,均为足月出生,28d以后黄疸未退。根据检验、检查结果,组合运用抗感染、清肝利胆、保肝等药物治疗7~17d。结果 65例患儿治愈61例;4例临床治疗7d,肝功能化验结果无好转,转儿外科手术治疗,后经随访1人治愈,3人家长放弃治疗。总有效率为93.8%。结论新生儿黄疸早期易误诊为生理性或母乳性黄疸,延误治疗时机。小婴儿黄疸应该及早检查和治疗,大部分患儿恢复情况良好,个别患儿因为胆管阻塞严重,失去治疗机会。
- 王爱平
- 关键词:小婴儿病理性黄疸
- 小儿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11年
- 目的提高小儿肾上腺节神经节细胞瘤的早期诊治率。方法回顾分析1例肾上腺节神经细胞瘤的症状及诊断,通过临床表现、诊断进行讨论。结论小儿肾上腺节神经细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通过超声、CT和MRI是诊断肾上腺节神经细胞瘤的主要方法,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病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 王爱平
- 关键词:小儿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