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磊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氧化
  • 2篇黄酮
  • 2篇活性
  • 2篇垂盆草
  • 1篇续断
  • 1篇学成
  • 1篇盐制
  • 1篇阳虚
  • 1篇阳虚大鼠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有机碱
  • 1篇诱饵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机构

  • 6篇浙江医药高等...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陈磊
  • 3篇姚晓敏
  • 2篇孙崇鲁
  • 2篇杜伟锋
  • 2篇葛卫红
  • 2篇叶宇
  • 1篇刘福和
  • 1篇汤小蕾
  • 1篇王玉
  • 1篇陈紫微
  • 1篇俞雪锋
  • 1篇李宏伟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杜仲治疗先兆流产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杜仲治疗先兆流产的潜在作用靶点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结合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报道补充筛选杜仲的活性成分,从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中筛选先兆流产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绘制平台获取共有靶点后,导入Cytoscope3.9.0软件和STRING在线分析平台,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Tools 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将对接结果可视化。结果共筛选得到包括β-胡萝卜素、绿刺桐灵、山柰酚、丁香黄素、槲皮素等16个杜仲潜在活性成分,通过预测得到的成分靶点387个,疾病靶点5287个,并得到共同靶点247个;经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及网络拓扑分析后,获取核心靶点10个,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酪氨酸蛋白激酶转化蛋白(SRC)、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ESR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A)、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热休克蛋白HSP90-β(HSP90AB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B)。GO富集到基因功能120个,KEGG富集到信号通路53条,分析结果表明,KEGG富集分析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癌症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中;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好的构象。结论揭示了杜仲在预防先兆流产中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
叶宇叶宇王玉陈妤恬陈磊方可儿陈磊杜伟锋
关键词:先兆流产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Β-胡萝卜素山柰酚槲皮素
一种小鼠爬行计步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鼠爬行计步器,包括箱子,所述箱子上设置有计步机构,所述计步机构包括拍摄组件,所述拍摄组件包括若干个摄像头,所述计步机构还包括爬行板,所述箱子上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使所述爬行板锁止于所述箱...
陈紫微刘福和陈磊侯姗姗吴静蔡瑜
文献传递
榉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榉树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榉树叶中挥发油,通过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6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1.06%。主要成分为丙酸乙酯(3.61%),乙酸丁酯(8.28%),2-己烯醛(1.66%),丙苯(1.46%),对乙基甲苯(6.18%),三甲苯(5.61%),芳樟醇(1.09%),6-甲基-3,5-戊二烯-2-酮(1.43%),香叶基丙酮(1.43%),β-紫罗酮(1.12%),棕榈醛(1.25%),肉豆蔻酸(1.07%),法尼基丙酮(1.8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82%),植物醇(5.72%)。结论:该研究为榉树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及理论依据。
孙崇鲁汤小蕾陈磊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
垂盆草对四环素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垂盆草对四环素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以及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分离垂盆草的不同部位,即醇提部位、水提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利用四环素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采用生化法检测小鼠肝功能和血脂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生化法测定氧化损伤指标等,从而确证垂盆草的有效部位。结果小鼠腹腔注射四环素24 h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显著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DA)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肝脏的中央静脉和小叶间静脉周围出现肝细胞肿胀、水样变性等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正丁醇提取部位能显著抑制血清转氨酶的升高,缓解血脂的降低;醇提部位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可明显减轻上述病理改变;正丁醇提取部位对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显著;此外,正丁醇提取部位中黄酮的含量高于醇提部位的黄酮量。结论垂盆草的不同部位可显著缓解四环素所致小鼠脂肪肝的作用,尤其是正丁醇提取部位作用更强,其作用与其成分中含黄酮量高有关,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增强其抗氧化损伤有关。
姚晓敏陈磊孙梦贤周余婷龚文杰朱清俊彭尚托李宏伟
关键词:垂盆草脂肪肝四环素抗氧化黄酮
木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木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木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木槿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能力。结果:木槿叶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是:70%乙醇,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温度为55℃。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木槿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极性部位效果最强。
陈磊孙崇鲁
关键词:总黄酮抗氧化性
基于谱效关系的续断盐制前后对肾阳虚大鼠的物质基础研究
2024年
研究续断盐制前后指纹图谱与温补肾阳药效之间的谱效关系,寻找续断盐制前后抗肾阳虚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明确盐制对肾阳虚药效的影响提供依据。采用HPLC-DAD建立了续断盐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得到1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11个成分。检测大鼠血清中多种成分含量的含量变化,比较续断盐制前后的药效差异。药理实验结果表明续断盐制后能够增强肾指数,同一剂量下,生续断和盐续断组间有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的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环磷酸腺苷(cAMP)、皮质酮(CORT)、雌二醇(E_2)、生长激素(GH)、Na^(+)-K^(+)-ATP酶(Na^(+)-K^(+)-ATPase)、睾酮(T)、甲状腺素(T4)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上升,环磷酸鸟苷(cGM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其中生续断高剂量组、盐续断中剂量组、盐续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血清中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整体结果表明盐续断抗肾阳虚药效强于生续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熵值法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对续断药效进行评价,筛选出盐制续断抗肾阳虚药效的成分。根据关联度排序变化结果得,续断盐制前后排名上升的成分为马钱苷、绿原酸、续断苷A、川续断皂苷Ⅵ、咖啡酸、异绿原酸B,初步推测这些化合物可能是续断盐制前后治疗肾阳虚的潜在药效成分。确定了续断盐制前后变化的成分,证明了盐续断在治疗肾阳虚方面优于续断,建立了续断盐制前后与治疗肾阳虚的药效之间的谱效关系,为后续对盐制续断的药效成分及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方可儿张海瑞竹炳叶宇叶宇陈磊葛卫红
关键词:续断盐制谱效关系指纹图谱肾阳虚
一种1-芳基-2-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芳基‑2‑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E)‑2‑甲基‑3‑芳基丙烯酸(I)为起始原料,在有机碱存在下,与叠氮磷酸二苯酯(DPPA)反应;(2)然后升温加热反应;(3)最后向反应液中...
贾姝姚晓敏陈磊
文献传递
垂盆草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垂盆草80%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5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得到5种萃取物,通过总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4种方法对各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垂盆草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在总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上,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四个极性部位,其清除ABTS自由基的半数浓度IC50为0.0131 mg/m L,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浓度IC50为1.0730 mg/m L。结论垂盆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扩展垂盆草的应用范围和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磊俞雪锋姚晓敏
关键词:垂盆草萃取物抗氧化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