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英霞

作品数:77 被引量:274H指数:8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教育厅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4篇胰腺
  • 14篇胰腺炎
  • 14篇腺炎
  • 9篇综合征
  • 8篇胃炎
  • 8篇慢性
  • 7篇蛋白
  • 7篇血清
  • 7篇内镜
  • 7篇急性胰腺炎
  • 7篇肠易激
  • 6篇易激综合征
  • 6篇幽门螺
  • 6篇幽门螺杆菌
  • 6篇源性
  • 6篇疗效
  • 6篇螺杆菌
  • 6篇静脉
  • 4篇胆源性
  • 4篇胆源性胰腺炎

机构

  • 60篇保定市第一中...
  • 8篇济宁市精神病...
  • 7篇承德医学院
  • 3篇河北大学
  • 3篇保定市第四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职工医...
  • 1篇河北以岭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2篇郝英霞
  • 27篇高广周
  • 18篇张金卓
  • 14篇张彦
  • 12篇杨洋
  • 7篇姚红梅
  • 6篇张晓明
  • 5篇刘四方
  • 4篇李雪梅
  • 4篇齐红兵
  • 3篇杨冬林
  • 3篇刘欣
  • 3篇郭亚平
  • 3篇黄一茜
  • 3篇杨颖
  • 3篇宋文杰
  • 2篇任红
  • 2篇梁芝萍
  • 2篇郭艳敏
  • 2篇周玉萍

传媒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河北职工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2篇中国医药
  • 2篇医学研究与教...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泌特联合中草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体会
2012年
目的研究应用泌特(复方阿嗪咪特肠溶片)联合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体会。方法10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泌特加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应用中草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排便间隔时间、总体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治愈率60%,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愈率3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后排便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特加用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中草药。
郝英霞李雪梅
关键词:糖尿病性胃轻瘫中西医结合
内镜下硬化联合奥曲肽、普萘洛尔、螺内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韩静刘巍柳喜凤刘四方路璐姚红梅郝英霞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中国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及逐渐成熟,内镜治疗已经成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线治疗,也是预防曲张静脉出血的有效措施。该院采...
关键词: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早期进食对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观察进食因素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探讨ERCP后早期进食的可行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实验组术后6h开始进食,对照组术后24h开始进食,观察ERCP后6、8、12、24、48、72h血清淀粉酶水平。结果 实验组发生急性胰腺炎2例,对照组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与进食无明显关系;2组患者术后6、8、12、24、48、72h淀粉酶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ERCP后并发急性胰腺炎与进食时间无关。早期进食不会增加胰腺炎的危险。
郝英霞姚海英张金卓
关键词:肝胆胰疾病血清淀粉酶
经颅磁刺激在难治性老年躯体化障碍治疗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在难治性老年躯体化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4例难治性老年躯体化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方案;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刺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3周、6周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结果差异,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周、6周后,两组受试者PSQI评分、HAMD、HAMA评分及SCL-90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vs 7.3%,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疗法在促进难治性老年躯体化障碍患者病情转归、改善其预后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郝英霞杨冬林于文平杨真真尚鲁宁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奥氮平
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胰腺、腹膜后1例
2024年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伴纤维化疾病,病理表现为IgG4阳性浆细胞为主的淋巴、浆细胞浸润,伴有席纹状纤维化、闭塞性静脉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该病几乎可累及全身所有脏器,包括胰腺、泪腺、唾液腺、腹膜后、胆道、肾脏、肺、甲状腺、垂体等,大多数患者可同时或前后出现多个器官受累[1]。笔者报道1例IgG4-RD累及胰腺、腹膜后患者诊治经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IgG4-RD认识,实现早诊早治。
杨洋高广周郝英霞
关键词:胰腺IGG4相关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腹膜后纤维化
慢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2007年
张彦张金卓郝英霞杨颖
关键词: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炎症常见疾病胃镜检查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1例
2015年
患者男性,17岁,因“间断左上腹痛半年,加重1周”于2013年12月2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左上腹胀痛,3个月前发现双侧腋窝肿块,直径约1 cm ×1 cm,于当地医院手术切除(病理不详)。1周前上腹痛加重,查腹部超声示:肝右叶低回声区,大小10.2 cm ×9.1 cm,中上腹可见实性不均质回声包块,左侧达脾肾间,下达脐部;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入院查体:左侧颈部、左锁骨下和双侧腋窝下均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最大者2 cm ×2 cm,质地中等,无压痛,表面光滑,无黏连。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左上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可触及巨大肿块,有压痛,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下界达到左肋下10 cm,右界过脐,左界达腋后线,大小约22 cm ×20 cm。胸腹部增强CT 示:双肺内多发软组织结节,纵隔内淋巴结肿大;左上腹巨大分叶状肿块影,肿块与肝脏分界不清,部分病变位于肝右叶内,部分病变自肝左叶外生性生长(图1),考虑肝脏间叶来源肉瘤,合并胰腺、左侧肾上腺区、腹膜转移。
姚红梅高广周刘四方张彦郝英霞
关键词: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左上腹痛腋窝肿块腹壁静脉曲张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
炒麦芽治疗精神药物性泌乳23例
2002年
郝英霞
关键词:炒麦芽抗精神病药物
神经递质调节剂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和/或性状改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胃肠病,多数患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焦虑、抑郁和神经过敏等症状.IBS发病机制包括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脑-肠轴互动异常、精神心理障碍等.目前常规治疗药物包括解痉药、促动力药、止泻剂、通便药、益生菌和抗生素等.小剂量抗胆碱能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能有效治疗IBS,不仅能够调节胃肠道动力,降低内脏高敏感性,还能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神经递质调节药物治疗I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要更多随机对照、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证据.
高广周郝英霞
关键词:神经递质抗胆碱能5-羟色胺肠易激综合征
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探究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1月到2021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等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数量分别为43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的时候主要通过西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表现积分、血浆胃动素与生长抑制素情况、Hp阳性率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积分进行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积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表现积分明显更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生长抑制素整体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生长抑制素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长抑制素明显更低,血浆胃动素明显更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Hp阳性率,治疗前观察组Hp阳性率为60.47%,治疗后为4.65%;对照组治疗前Hp阳性率为55.81%,治疗后为20.93%,治疗前两组患者Hp阳性率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治疗有效率得以提升,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杨娇黄一茜张会娣郝英霞徐樱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