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
-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选择膀胱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并出血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分析浸润性膀胱癌(IBC)并出血行超选择膀胱动脉灌注栓塞治疗的临床影响。方法 采集样本量(例数):100;样本及来源:IBC病例、我院;样本采集时间范围:起始点-2020.8、截止点-2022.8。组别划分依据:手术方案,A组(病例数:50)、B组(病例数:50),前者直接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者超选择膀胱动脉灌注栓塞后3-5d再行TURBT,术后A、B组均行膀胱灌注。统计指标:围术期指标、预后指标。结果 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A组>B组(P<0.05)。无复发生存时间,A组0.05);6、12、24个月无复发生存率,12、24个月总生存率,均A组
- 李树森宋少楠王焕军李燕张雪峰
- 关键词:出血浸润性膀胱癌TURBT
- 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准确性以及生存预后分析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T、N分期准确性,放疗效果和生存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29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分为钡餐造影组、CT扫描组和联合组,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3组患者进行术前T、N分期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不同检查方法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评估价值。另根据钡餐造影结合CT评价标准将放疗后3个月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无缓解(NR);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绘制3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并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食管癌钡餐造影单独诊断术前分期的灵敏度为67.57%,特异度为70.97%,曲线下面积为0.681(95%CI:0.616~0.747);CT扫描单独诊断术前分期的灵敏度为77.42%,特异度为72.00%,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0.691~0.802);两者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6.46%,特异度为69.23%,曲线下面积为0.867(95%CI:0.829~0.906),诊断效能优于单独使用。CR组的1年和3年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PR组和NR组,CR组、PR组和N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6、22.5、11.2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食管癌患者3年生存率有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术前Ⅱ~Ⅲ期(HR=3.762,P=0.012)、CT最大管壁厚度>1.2 cm(HR=3.518,P=0.009)、治疗后淋巴结体积>1.0 cm^(3)(HR=2.604,P=0.005)、病变位于胸中上段(HR=0.284,P=0.007)、放疗后3个月NR(HR=3.362,P=0.001)。结论:食管钡餐造影联合CT检查可以明显提高食管癌术前T、N分期准确性,基于钡餐造影联合CT扫描的放疗后3个月的疗效判断标准有助于更好地评估食管癌患者的生存预后,且术前分期、CT最大管壁厚度、治疗后淋巴结体积、病变位置、放疗后3个月的疗效均为影响食管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独�
- 李洪来鲁北于华张雪峰
- 关键词:食管癌钡餐造影CT扫描
-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 2023年
- 探讨和研究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120例患者纳入研究,在患者接受诊断的过程中,首先利用基础诊断得出诊断结果并将其纳入参考组,然后患者再接受医学影像诊断并结合基础诊断得出诊断结果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种结果。结果 研究组结果的准确率96.67%显著高于参考组的85.00%,P<0.05;研究组结果中对于各类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有效提升了诊断的准确率,降低了诊断过程中的漏诊、误诊风险,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治疗干预,对保证患者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邱丽娜张雪峰
- 关键词:影像诊断
- 胸部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及鉴别诊断良性肿瘤与肺癌探究
- 2023年
- 探讨和研究胸部CT与X线胸片放射诊断及鉴别诊断良性肿瘤与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以36例肺癌患者与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CT与X线胸片检查;就检查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 CT对于肺良性肿瘤和肺癌诊断的阳性率分、特异性与敏感性也更高,典型征象检出率均比X线胸片高,P<0.05。结论 这两种检查用于诊断这两种疾病均具有不错的效果。但相对来说CT诊断的应用价值更高。
- 邱丽娜张雪峰
- 关键词:胸部CTX线胸片良性肿瘤肺癌
- 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探讨
- 2023年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乳腺钼靶检查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筛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的能力。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疾病。结果 然而,很多患者在发现乳腺癌时已处于晚期,治疗和预后都受到很大影响[1]。因此,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结论 本文将探讨乳腺钼靶检查对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意义及其应用价值,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讨论。
- 邱丽娜张雪峰
- 关键词:乳腺钼靶检查乳腺癌高危人群
- 超选择动脉栓塞联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膀胱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5年
- 高危膀胱癌(BC),行超选择动脉栓塞(SAE)联合经尿道电切术(TUR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以2023年1月为开始时间,以2024年1月为截止时间;样本来源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以高危BC举例,共计100例;以手术方式划分组别,A组、B组,各组50例。方法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SAE+TURP。A组、B组针对下述指标作出比较:围手术期指标、住院天数、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水平、血清肿瘤相关因子(FGF、VEGF、MMP-2)、治疗效果、复发率、生存率。结果 围手术期各项时间指标、住院天数,B组均较少;CA19-9、CA125、CEA,B组均较低;FGF、VEGF、MMP-2,均以B组更低;治疗效果、生存率,以B组比较高,复发率,B组较低,均(P<0.05)。结论 高危BC者,行SAE+TURP,临床效果显著,住院天数较短,康复时间较快,限制肿瘤进展。
- 李树森宋少楠王焕军李燕张雪峰
- 关键词:超选择动脉栓塞经尿道电切术
- TIPS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长期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 2020年
- 对TIPS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长期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的二十五例病人资料和在手术前的七天内相关生化指标,手术后定期观察病人情况和生存期资料,然后经过Cox对预后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用ROC来对预后因素的最佳界值进行确定。结果:中位的随访时间是18个月,有六位病人在手术后的一年内死亡,没有进行过肝移植。3个月累积的生存率是百分之八十五,一年的是百分之六十六。通过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能够看出血清胆红素和血清肌酐水平能够对顽固性腹水病人的一年生存率进行一个大概的预测。结论:血清胆红素和肌酐是可以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病人一年生存率进行预测的因素,可以为短时间内判断病人的预后提供研究参考。
- 李洪来李树森张雪峰
- 关键词:TIPS肝硬化顽固性腹水预后分析
- 核磁共振DWI联合MRS对早期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 2023年
- 本文通过分析核磁共振扩散加权影像(DWI)联合磁共振波谱(MRS)技术对早期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探究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DWI-MRS联合检查可以提高早期肝性脑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资格。肝性脑病是肝脏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1]。方法 因此,有效地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2]。结果 核磁共振(NMR)成像技术以其较高的分辨率和无创性成为了检测早期肝性脑病的重要手段。而核磁共振扩散加权影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S)技术则是核磁共振成像的两种重要手段。结论 这篇文章探讨了DWI-MRS联合检查对早期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 邱丽娜张雪峰
- 关键词:核磁共振波谱肝性脑病
- 腔内血管重建技术在下肢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 张学强李成恩孟庆路王剑锋王洁霞时秀华张雪峰秦鹏李树森王俊波张彦栋
- 该研究以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3.5-2015.5收治的下肢缺血性病变的患126例为基础,着重研究了多种腔内微创新技术和器材在下肢缺血病变中的应用,并从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症状缓解率、保肢率等方面进...
- 关键词:
- 关键词:下肢缺血性病变微创技术
- 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探讨
- 2021年
- 为了提高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食管支架置入术为主要方法,展开了临床研究,分析了这一方法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中的对象来源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晚期患者,抽选了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治疗的56例患者,为了与传统化疗方法形成对比,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的是常规化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了食管支架置入术。记录、总结、分析两个研究小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了解食管支架植入术的预后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结果:本次调查中,实施食管支架植入术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吞咽难度改善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意义;而预后影响因素以合并食管瘘、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等因素为主,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难度问题,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意义。本次调查发现影响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癌晚期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包括合并食管瘘、肿瘤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深度深等因素,还需要临床上的深入研究。
- 李洪来张雪峰
- 关键词:食管支架植入术食管癌晚期预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