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宁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淄博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智齿
  • 2篇智齿拔除
  • 2篇数据分析系统
  • 2篇图像
  • 2篇图像背景
  • 2篇瘢痕
  • 2篇瘢痕疙瘩
  • 2篇下颌
  • 2篇下颌管
  • 2篇下颌神经
  • 2篇口腔
  • 2篇口腔健康
  • 1篇新生儿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皮
  • 1篇植皮术
  • 1篇植皮术后
  • 1篇肉瘤
  • 1篇烧伤
  • 1篇深度烧伤

机构

  • 6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6篇王宁
  • 3篇张郑
  • 3篇吴丹
  • 3篇孙岩伟
  • 3篇李亮
  • 1篇王小虎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剂量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与曲安奈德单独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56处)瘢痕疙瘩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小剂量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瘢痕疙瘩内注射治疗,B组采用曲安奈德单独注射治疗。采用优良、显效及无效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显效率之和计算为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共27处瘢痕疙瘩):优良16处(59.3%),显效9处(33.3%),无效2处(7.4%),有效率92.6%;B组(共29处瘢痕疙瘩):优良9处(31。0%),显效12处(41.4%),无效8处(27.6%),有效率72.4%。A组优良率及有效率较B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1例复发,复发率为3.7%,B组患者7例复发,复发率为24.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疙瘩较曲安奈德单独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率及优良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降低。
孙岩伟李亮王宁吴丹张郑
关键词:瘢痕疙瘩5-氟尿嘧啶曲安奈德
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在新生儿尿布性皮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新生儿尿布性皮炎96例,患儿均来自淄博市中心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病例,患儿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创面采用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应用,对照组予以常规外科换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包括有效率、尿布性皮炎消退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轻度、中度、重度患儿治愈率(分别为93.10%,91.67%,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组(分别为75.00%,57.14%,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1,0.033,0.023)。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为(93.26±21.83)h,明显短于对照组(112.39±48.2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尿布性皮炎较常规疗法疗效为佳。结论水胶体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对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疗效显著,同常规换药相比,可有效消除皮损症状,加快皮肤愈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王宁王小虎
关键词:水胶体敷料新生儿尿布性皮炎
一种用于口腔健康管理的数据分析系统
本发明涉及口腔数据管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口腔健康管理的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构建患者CBCT影像数据集,剔除数据集冗余和噪声,将数据集输入至特征提取模块,以水平阻生智齿的标定位置,进一步选取图像背景中的下颌管目标,将下...
王宁 张群
一种用于口腔健康管理的数据分析系统
本发明涉及口腔数据管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口腔健康管理的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构建患者CBCT影像数据集,剔除数据集冗余和噪声,将数据集输入至特征提取模块,以水平阻生智齿的标定位置,进一步选取图像背景中的下颌管目标,将下...
王宁 张群
脐周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误诊为瘢痕疙瘩临床报告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腹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诊治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误诊为瘢痕疙瘩的脐周腹壁DFSP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腹壁瘢痕形成伴痒痛10年余,瘢痕明显增大1年就诊,查体见腹部脐周10 cm×8 cm大小增生性瘢痕,呈浸润性生长,局部高出周围正常皮肤,按腹壁瘢痕疙瘩拟行瘢痕疙瘩切除加植皮术,术中发现瘢痕皮肤及真皮层极薄,切面呈灰白色,向周围浸润生长,质脆,易碎;剥离瘢痕下脂肪组织,发现脂肪颗粒肥大,质脆,易碎,肉眼未见皮下明显瘢痕增生组织,考虑皮肤肿瘤可能,行局部活组织病理检查示脐周腹壁DFSP。后行腹壁DFSP扩大切除加植皮术,术后予放射治疗。术后随访19个月未出现复发及转移情况。结论 DFSP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确诊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孙岩伟张郑李亮王宁吴丹
关键词:皮肤纤维肉瘤腹壁误诊瘢痕疙瘩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创面愈合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创面愈合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Meek植皮术治疗的71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愈合情况分为早期愈合组(n=55例)与延迟愈合组(n=16例)。仔细阅览71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创面愈合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年龄≥40岁、术中使用常规棉质纱布、烧伤面积≥70%、感染并发症均是导致患者Meek植皮术后创面愈合缓慢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40岁、常规棉质纱布、烧伤面积≥70%、感染并发症均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创面愈合能力的影响因素,临床需重点关注并予以相应干预措施。
王宁李亮孙岩伟吴丹刘全张郑
关键词:大面积深度烧伤MEEK植皮术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