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延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清
  • 3篇蛋白
  • 2篇性疾病
  • 2篇自身免疫
  • 2篇免疫
  • 2篇抗体
  • 2篇风湿
  • 2篇风湿性
  • 2篇病毒
  • 1篇蛋白抗体
  • 1篇毒性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清CA12...
  • 1篇血清PCT
  • 1篇血清前S1抗...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疾病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检出率

机构

  • 9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张延林
  • 2篇位冒冒
  • 2篇宋红林
  • 2篇徐耀瑜
  • 2篇张海燕
  • 1篇李素彦
  • 1篇孙静美
  • 1篇李国强
  • 1篇屈晓东
  • 1篇刘舒扬
  • 1篇董志鹏
  • 1篇李敏霞
  • 1篇王丹
  • 1篇李艳霞
  • 1篇王飞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HE4、ROMA指数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卵巢癌患者的HE4、CA125和ROMA指数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研究对象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CA125)和ROMA指数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卵巢癌患者HE4、CA125和ROMA指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卵巢癌组患者的HE4、CA125和ROMA指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学分级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HE4和CA125阳性表达率、ROMA指数较高,不同年龄的患者无明显差别。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作为自变量,将卵巢癌患者的HE4、CA125和ROMA指数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卵巢癌患者血清HE4、CA125和ROMA指数的因素。结论卵巢癌患者的HE4、CA125和ROMA指数水平较高,且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是其影响因素。
张海燕张延林
关键词:卵巢癌糖类抗原125
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与抗ENA抗体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抗ENA(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与抗核抗体(ANA)荧光核型之间的相关分析。方法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ENA抗体采用欧蒙斑点法检测。结果314例ANA阳性标本中抗ENA抗体阳性率90.4%(284/314)。ANA135例颗粒型阳性占抗ENA抗体常规6项检测阳性的47.5%(135/284)。抗ENA抗体中抗nRNP/Sm、抗Sm、抗SSA、抗SSB抗体一项或多项阳性时ANA颗粒型占72.6%(98/135),显示ANA多为颗粒型(斑点)或合并有其他核型;抗SSA、SSB抗体阳性时颗粒型占35.5%(22/62);抗ScI-70抗体阳性时核仁型所占比例较高,阳性率80.0%(16/20)。结论AN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筛查实验,而抗ENA抗体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鉴别意义,两者需要平行检测。
张延林
关键词:抗核抗体抗ENA抗体荧光核型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I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糖尿病患者和70例健康者同时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检测方法为金标免疫定量。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尿微量白蛋白也越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越高,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监测和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张延林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联合捡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与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38例RA患者与42例其他风湿病患者.64例正常健康组同时进行抗ccp抗体、AKA、RF检测.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比浊法。结果138例RA患者中抗ccp抗体、AKA、RF的阳性牢分别为65.2%、43.4%、67.4%;64例正常组中抗ccp抗体、AKA、RF的阳性率分剐为3.1%、4.7%、18.8%结论抗ccp抗体和AKA对RA具有高度的特异度.而抗ccp抗体比AKA敏感度高;RF敏感度高,但特异度低;同时检测这三种抗体对R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张延林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
强直性脊柱炎可溶性CD28/CD80/CD86/CD152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紊乱,HLA—B27表达增高的慢性炎症疾病,协同共刺激免疫分子失调是其主要诱因。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补体依赖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MLCT)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CD28/CD80/CD86/CD152的表达。
徐耀瑜李艳霞刘舒扬孟保福张延林宋红林屈晓东董志鹏孙静美位冒冒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CD152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慢性炎症疾病
血清PCT、IgM水平检测联合痰培养对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检测联合痰培养对急性支气管炎(AB)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7例AB患者,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感染组(n=44)与非细菌性感染组(n=43),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相关因子水平,87例AB患者另行痰培养。对比3组血清PCT、IgM水平,并对比血清PCT、IgM、痰培养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AB阳性检出率。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与对照组,非细菌性感染组PC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细菌性感染组IgM高于细菌性感染组与对照组,细菌性感染组Ig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PCT、IgM、痰培养联合检测AB阳性检出率高于PCT、IgM、痰培养单项检测[97.70%(85/87)比51.72%(45/87)、49.43%(43/87)、45.98%(40/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IgM水平检测联合痰培养有利于提高AB阳性检出率,并对细菌性感染及非细菌性感染进行鉴别诊断,有助于患者接受有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张海燕张延林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M痰培养病毒性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检测及其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与前S1抗原的相关性。方法500例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前S1抗原。结果280例HBeAg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率75.4%;120例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率53.3%;89例HBsAg和抗HBc阳性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率67.4%。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阳性呈高度相关性,前S1抗原能够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特别是在HBeAg阴性患者中是否有病毒复制。
张延林
关键词:前S1抗原乙型肝炎病毒病毒复制
不确定风湿病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B_(27)测定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调查临床诊断不确定风湿性疾病患者HLA-B27抗原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在风湿性疾病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标准NIH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方法对747例临床诊断不确定风湿性疾病患者做HLA-B 27抗原检测.结果 747例中,HLA-B27阳性196例,总阳性率26.24%.HLA-B27阳性者中16岁以下20例(男16例、女4例),占10.21%;16~40岁162例(男126例,女36例),占82.65%;大于40岁14例(男9例、女5例),占7.14%.结论 HLA-B27血清学检查对临床诊断不确定风湿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HLA-B27阳性提高了发现AS的可能性.对于诊断不确定的风湿病患者,HLA-B27可作为筛选指标.
李敏霞张延林王丹李国强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HLA-B27抗原
联合检测血清PAPP-A及抑制素A对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早期孕妇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抑制素A对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孕6-11周孕妇462人,随访至胎儿出生,其中由先兆流产发展为难免流产者43人(A组),由先兆流产经过治疗继续妊娠者52人(B组),正常妊娠者367人(C组)。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清PAPP-A和抑制素A水平。结果 A组血清PAPP-A及抑制素A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PAPP-A及抑制素A的浓度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98.12mU/L作为临界值,PAPP-A预测难免流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6%、82.3%和82.6%。以231.47pg/mL作为临界值,抑制素A预测难免流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5.2%、83.5%和86.3%。二者联合检测时,预测难免流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4.6%、86.6%和89.1%。结论 PAPP-A及抑制素A对先兆流产的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
王飞位冒冒孟保福张延林宋红林徐耀瑜李素彦
关键词:妊娠相关蛋白A抑制素A先兆流产难免流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