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智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3篇认知功能障碍
  • 3篇术后认知
  • 3篇术后认知功能
  • 3篇术后认知功能...
  • 3篇消融
  • 2篇切除
  • 2篇微波
  • 2篇微波消融
  • 2篇麻醉
  • 2篇老年
  • 2篇恶性
  • 2篇肝切除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支架
  • 1篇胆道支架治疗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病
  • 1篇导管

机构

  • 7篇空军总医院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陈智
  • 4篇张洪义
  • 4篇吴丹
  • 3篇杨晓明
  • 3篇李新慧
  • 2篇冯志强
  • 2篇徐新保
  • 2篇汪鑫
  • 2篇刘洋
  • 1篇纪筠
  • 1篇刘承利
  • 1篇赵刚
  • 1篇赵二鹏
  • 1篇刘君

传媒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空军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胆囊泥沙样与非泥沙样结石保胆取石术后复发情况的比较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胆囊泥沙样结石与非泥沙样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后1-3年结石复发情况。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空军总医院行保胆治疗的155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泥沙样结石组(n=29)和非泥沙样结石组(n=126)。观察术后1-3年结石复发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6.13±20.52)min vs(75.64±16.58)min,t=7.709,P〈0.001]。术后1-3年泥沙样结石组共有6例复发,1、2、3年复发率分别为13.79%、20.69%、20.69%;非泥沙样结石组共有8例复发,1、2、3年复发率分别为3.97%、6.35%、6.35%;其中2、3年复发率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均为4.284,P值均为0.038)。结论胆囊泥沙样结石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非泥沙样结石患者,手术时间也明显延长,因此胆囊泥沙样结石患者应避免行保胆取石术。
陈智张洪义徐新保刘承利李新慧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复发
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清醒健忘慢诱导麻醉和快诱导麻醉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的腰椎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清醒健忘慢诱导组(M组,n=50)和快诱导组(K组,n=50),术中全凭静脉麻醉维持。于麻醉诱导前(A1)、拔管后(A2)、术后第1天(A3)、术后第3天(A4)、术后第7天(A5)5个时间点采集2组患者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和S100蛋白(S100P)的浓度。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早期POCD;于入室后静卧5 min(T1)、麻醉诱导后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手术开始(T4)、手术结束(T5)、拔管后即刻(T6)6个时间点记录2组患者的血压(SBP/DBP)、心率(heart rate,HR)和脑氧饱和度(Sct O2);并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中一般情况。结果T1时,M组HR较K组快(P<0.05);T2时,M组SBP较K组高(P<0.05);T4时,M组Sct O2较K组高(P<0.05)。A3、A4时,K组IL-6较M组高(P<0.05);A2、A3、A4时,K组HMGB1较M组高(P<0.05)。与A1时比较,A3、A5时2组IL-6均明显升高(P<0.05),与A2时比较,A3时2组IL-6均明显升高(P<0.05)。与A1时比较,A2、A3和A4时K组HMGB1明显升高(P<0.05),A3时M组HMGB1明显下降(P<0.05)。K组术后第3天POCD 10例(20%),M组1例(2%)(χ~2=8.274,P<0.01);K组术后第7天POCD 8例(16%),M组0例(0),(χ~2=6.658,P<0.05)。结论清醒健忘慢诱导麻醉方式比快诱导麻醉方式引起老年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低。
吴丹杨晓明陈智
关键词:麻醉诱导插管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微波辅助肝切除在治疗肝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辅助肝切除在治疗肝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4-01~2016-01来我院行肝部分切除的58例肝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微波组是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37例,对照组是非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21例。其中微波组腔镜手术7例,开腹手术30例;对照组腔镜手术4例,开腹手术17例。微波组术前在超声引导下或腹腔镜直视下、开腹直视下行微波消融,使肝切缘凝固化,减少肝切除时肝创面出血。记录手术方式、术中出血、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有无阻断肝门情况等。结果腹腔镜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无明显胆漏及出血,腹腔镜微波组较腹腔镜对照组出血较少(P=0.004),住院时间短(P=0.000),二者手术时间无差异(P=0.821);开腹手术患者中1例术后因继发胸腹水,肝功能衰竭死亡,开腹微波组较开腹对照组出血较少(P=0.037),手术时间短(P=0.042),二者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927)。结论微波辅助肝切除可有效地减少出血,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可能,增加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尤其对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能有效控制出血,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
陈智徐新保赵刚吴丹张洪义
关键词:微波消融肝切除
微波消融辅助肝切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技术在开腹及腹腔镜肝切除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微波辅助肝切除应用中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观察微波消融对肝切除手术围手术期的影响,并随访微波技术对肝原发恶性肿瘤的长期疗效的影响,分析微波辅助肝切...
陈智
关键词:微波消融肝切除疗效评价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测试量表的重测信度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测试量表的重测信度。方法随机选取50例健康老年人,采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测试量表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视觉语言测试(visual verbal learning,VVL)、概念转移测试(concept shifting task,CST)、STROOP色词测试(stroop colour word test,SCWT)和符号数字转化测试(symbol digit substitution coding,SDSC),然后在第1次测试(T1)后第3天(T2)和第7天(T3)分别进行第2、3次测试,记录3次测试结果并计算重测信度。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VVL和SDSC得分升高,SCWT得分降低,CST无明显变化。总量表半信度分析各部分信度α均>0.5。VVL、SDSC和SCWT的重测信度较高(r=0.564~0.951,P<0.01),CST的时间重测信度较高(r=0.725~0.779,P<0.01),但错误个数重测信度较差(r=0.000~0.316,P>0.05)。结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测试量表具有一定的学习效应,且重测信度较高,可以用来评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彭涛吴丹杨晓明陈智
关键词:重测信度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量表老年
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及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老年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右美托咪定组(n=50)、乌司他丁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为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组采用术中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乌司他丁组采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联合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四组患者均采用快诱导和全凭静脉麻醉。检测麻醉诱导前、拔管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时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HMGB1、S100P和TNF-α)浓度。于术前1 d、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观察四组POCD发生率、炎症因子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定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延长(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苏醒时间延长(P<0.05),联合组在各时间点脑氧饱和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IL-6和HMGB1低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P<0.05);乌司他丁组术后HMGB1和S100P低于对照组,TNF-α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右美托咪定组和乌司他丁组POCD发生率较对照组低(4%,6%vs 20%,P<0.05);联合组(14%)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右美托咪定组和乌司他丁组POCD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2%vs 16%,P<0.05);联合组(6%)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定或乌司他丁可降低老年患者围术期POCD的发生率,但联合使用两种药物不能降低POCD的发生率。
吴丹陈智杨晓明刘君纪筠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麻醉老年人乌司他丁
挑战门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禁忌证
2016年
目的探讨复杂高龄门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治疗的可行性和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6例复杂高龄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为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2例为门静脉高压致顽固性腹水,1例既有上消化道出血,又有顽固性腹水,统计其手术成功率、相应症状缓解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手术时间、穿刺针数、血氨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相应症状缓解率均为100%,肝性脑病发生率为0。结论高龄复杂门脉高压行TIPS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这需要医师有一定的临床操作经验,术后需加强综合治疗。
张洪义冯志强李新慧刘洋汪鑫陈智赵二鹏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门脉高压
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1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经皮肝穿刺或内镜下引流及支架置入技术在临床已逐渐成熟并取得了一定效果([1]),但由于肿瘤生长等原因导致支架堵塞会影响其治疗效果。胆道导管射频消融设备及技术的问世解决了上述难题,既往研究已证实,经内镜行胆道导管消融是安全可行的([2-3])。为了解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2012年2月—2014年8月,我们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1例,效果满意。
李新慧冯志强张洪义刘洋汪鑫陈智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导管消融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