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稀释采样气体污染物延时估算方法被引量:1
- 2020年
- 义一种以发动机转速为基准,利用互相关函数估算CO2、CO和NOx延时的方法。根据NRTC冷态循环试验数据,通过互相关函数法估算了稀释后CO2、CO和NOx延时,并与基于过渡工况估算延时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互相关函数法得到的CO2延时与过渡工况法得到的延时差异0.0s,互相关函数法的CO延时比过渡工况法的小0.6s,互相关函数法的NOx延时比过渡工况法的大1.6s。根据2种方法所得延时修正后的稀释前CO2和CO曲线差异较小,NOx曲线差异略大。
- 熊兴旺王明达李昂于津涛高俊华
- 关键词:延时互相关函数
- 车用发动机WHTC和ETC循环排放对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在发动机台架上针对不同的车用重型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进行了WHTC和ETC循环的排放测试,使用稀释采样分析方法测量了发动机在不同循环和初始温度条件下的污染物排放。结果表明,发动机原始状态和安装催化器后,WHTC和ETC循环的CO_2排放比值不超过105%。柴油机安装催化器后,WHTC和ETC循环的NOx排放比值大于2,明显高于两种循环的NOx原始排放比值。WHTC热启动循环的CO_2、NOx和PM原始排放水平与WHTC冷启动循环基本一致,而WHTC热启动循环的CO和THC排放比WHTC冷启动循环大约低10%~25%。安装催化器后,WHTC热启动循环的CO_2排放与WHTC冷启动循环基本一致,而其他排放物在WHTC热启动循环时的排放水平远低于WHTC冷启动循环。
- 张凡李昂高鑫磊
- 关键词:ETC车用发动机
- 进气参数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针对一款柴油机,考察不同进气负压及中冷压差对发动机动力性能及排放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特性试验时随着进气负压的加大,功率转矩最大降低0.4%,修正系数相应增加。随中冷压差的增加,功率转矩最大降低3.4%,油耗率上升;十三工况时随着进气负压及中冷压差的升高,CO、HC排放值降低,NO_x和烟度排放值升高。
- 高鑫磊张岳秋李昂
- 关键词:外特性
- 不同烟度测试方法在发动机排放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探究不同烟度测试方法的相关性,分别采用了声光法烟度计(AVL 483 MSS)、滤纸式烟度计(AVL 415S)及不透光烟度计(AVL 439)测量了一台增压中冷高压共轨发动机稳态工况和瞬态工况的碳烟排放特性,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VL 483 MSS,AVL 415S,AVL 439的测量结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AVL 415S用于测量稳态工况的碳烟排放,AVL439用于法规试验和瞬态工况的标定,AVL 483 MSS用于测量稳态和瞬态工况下碳烟的排放量,AVL 483 MSS与定容稀释颗粒采样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总的来说,不同测试手段能够针对发动机不同要求下的烟度排放特性进行开发研究。
- 李昂于津涛解瀚光
- 关键词:柴油机颗粒物碳烟
- 国五和国六柴油机颗粒物数量排放测试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分别使用部分流颗粒物采样系统和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进行了颗粒物数量(PN)排放测量,对比了颗粒物计数器在发动机排气中直接采样和在稀释排气中采样的差异,进行了不同测试循环的台架排放试验,研究了发动机在使用不同后处理系统时,颗粒物计数器的稀释比对PN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时,颗粒物计数器的测试结果要大幅度高于使用部分流颗粒物采样系统时,略高于在发动机排气中直接采样。随着颗粒物计数器的稀释比增加,PN排放有降低的趋势,但是降低幅度较小,而凝聚颗粒物计数器(CPC)的测量值基本上随着稀释比的增加呈乘幂关系下降。
- 张凡郭冬冬李昂于津涛
- 关键词:影响因素采样方式稀释比
- 北京Ⅵ阶段重型发动机排放测试方法及限值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相比于我国现行排放法规,北京Ⅵ阶段法规针对重型柴油机排放法规进行了较大改变,文中将从现行法规和欧Ⅵ与京Ⅵ法规之间排放限值、测量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性入手,解读京Ⅵ法规。结果表明,京Ⅵ法规相对于现行法规在测量方法上引入WHTC、WHSC和WNTE测试循环,同时大幅度严格了法规限制,并与欧Ⅵ法规测量方法相同,个别限值严于欧Ⅵ法规。
- 解瀚光张凡李昂
- 关键词:重型发动机排放限值测量方法
- 车用发动机WHTC试验NO_x排放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10
- 2015年
- 试验针对车用发动机在WHTC循环试验中的NO_x污染物排放,根据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建立了NO_x排放的数学计算模型,并通过理论方法对模型中测量重复性、稀释排气流量、排气污染物浓度、NO_x湿度校正系数和实际循环功等各种参数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了NO_x排放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结果表明,WHTC试验NO_x比排放量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5%,满足标准法规对NO_x测量的精度要求。从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可以看出,在试验时要保证发动机和后处理系统状况良好,工作稳定,并在日常保养时加强定容稀释系统、排放分析系统和发动机测功机系统的标定和维护工作。
- 张凡李昂于津涛
- 关键词:车用发动机NOX排放不确定度评定
- 重型发动机氨排放特性的台架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ESC、ETC和WHTC循环的排放测试,使用可调谐激光二极管气体分析仪测量了10台重型发动机催化器后的氨排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以理论空燃比燃烧的气体机在WHTC循环三效催化器达到起燃温度后有氨排放产生,市郊工况中的高速加浓工况有助于氨排放的产生。对于使用SCR技术的柴油机,其氨排放与NO_x排放是互逆的,柴油机的氨排放水平远低于NO_x排放。柴油机在冷态WHTC循环的氨排放低于热态,氨排放峰值出现在市郊工况。
- 张凡李昂于津涛
- 关键词:重型发动机台架试验
- 三元催化器对GDI车辆PM2.5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利用ELPI对满足国Ⅴ排放标准的GDI汽油车进行颗粒物排放测试,对比了三元催化器前后颗粒物排放的粒度分布特性和瞬态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冷热启动状态,GDI汽油机颗粒物排放在催化器后均有一定下降,且在催化器前后的粒度分布基本保持一致;在催化器前后GDI汽油机PM2.5排放,均为数量浓度占比大,质量占比小,采用传统的颗粒物称重的方法已不足以来衡量GDI汽油车PM2.5的排放特征。
- 钟祥麟李君李昂
- 关键词:三元催化器颗粒物排放PM2.5
- 国六柴油机颗粒物数量排放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6
- 2020年
- 根据试验程序和测量方法建立了国六柴油机颗粒物数量排放的数学计算模型,通过理论方法对模型中测量重复性、颗粒计数器精度、部分流稀释系统精度和测功机系统精度等各种参数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颗粒物数量排放的不确定度评定结果。通过采取温度和压力控制参数优化、更换滤芯和计数单元重新标定等改进措施,颗粒物数量比排放量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4.82%,满足国六标准对颗粒物数量测量的精度要求。
- 张凡李昂于津涛
- 关键词:柴油机不确定度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