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欢乐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耐药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耐药性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检出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血常规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纤维
  • 1篇血浆纤维蛋白
  • 1篇血浆纤维蛋白...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参数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血液

机构

  • 7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刘欢乐
  • 3篇王良兴
  • 3篇余方友
  • 3篇张雪青
  • 2篇吴小乐
  • 2篇杨丽红
  • 2篇王明山
  • 1篇刘媚娜
  • 1篇金艳慧
  • 1篇郑周
  • 1篇李小龙
  • 1篇徐斐
  • 1篇徐晓杰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2015浙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液病患者血液中肺炎和发酵支原体的检出
目的: 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感染可能与儿童急性白血病有关,发酵支原体(Mycoplasmafermentans,Mf)感染可能与肿瘤相关且发酵支原体的慢...
刘欢乐
关键词:血液病患者肺炎支原体儿童急性白血病肺炎发酵支原体
文献传递
2003-2013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与耐药率变迁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及耐药率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13年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年随机挑取60株进行分析,共660株,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标准进行结果解释。结果 6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55.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86株,检出率58.5%;MRSA的检出率2009-2013年低于2003-2008年;2003-2013年MRSA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均〉80.0%,对环丙沙星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70.0%,而对四环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9.3%~90.7%、44.4%~100.0%、20.7%~91.3%和3.7%~33.3%。结论 MRSA检出率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刘欢乐陈舒影林纯婵张雪青王良兴余方友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调查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1 250株,其中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438株,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测定,采用K-B法测定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结果在1 25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438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耐药率为35.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13年的32.6%升至2015年的41.0%;2013-2015年IRPA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保持稳定外,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从2013年的39.0%降至2015年的9.7%;2013-2015年共检出耐阿米卡星IRPA 109株,除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78.9%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5.0%。结论近年来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但IR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升反降,特别是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下降明显,耐阿米卡星IR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
刘欢乐陈舒影吴小乐林纯婵张雪青王良兴余方友
关键词: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阿米卡星
血小板参数在鉴别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作用及其对疗效判断的应用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鉴别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作用和疗效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5例ITP和49例AA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抗凝静脉血,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小板参数对ITP和AA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小板参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ITP组和AA组PLT、PCT低于对照组(P <0. 05);MPV、PDW-SD在ITP组中高于AA组(P <0. 05),AA组高于对照组(P <0. 05);P-LCR在ITP组中高于AA组和对照组(P <0. 05)。治疗后,ITP患者PLT、PCT增高(P <0. 05),P-LCR、MPV降低(P <0. 05);AA患者P-LCR、MPV均增高(P <0. 05),而PLT、PCT持续下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LCR、MPV、PDW-SD在ITP患者中高于AA患者,可做为两者鉴别诊断的依据。ITP患者治疗有效后P-LCR、MPV、PDW-SD显著降低,这对判断ITP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吴小乐刘欢乐郑周侯玲玲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参数
高危妊娠患者不同孕期血常规及凝血常规监测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患者孕早期、中期、晚期血常规、凝血部分指标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孕妇164例,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正常组,检测孕早期、中期、晚期血常规及凝血常规并作比较分析。结果孕早期中度组、重度组TT、D-D值显著增加;孕中期中度组RBC显著减少,重度组D-D显著增加,RBC、PLT显著下降;孕晚期中度组APTT值显著增加,RBC、HBG、HCT值显著减少,重度组PT、MCV值显著增加,FIB值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高危孕妇在孕早期TT、D-D、RBC显著变化已经出现,尤其是重度组孕晚期,凝血象及血常规指标改变明显加剧,临床对凝血象和血常规全程监测非常必要,为临床诊断和及早干预高危妊娠提供可靠实验数据,防止血栓形成甚至DIC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母婴生存质量。
徐斐徐晓杰李小龙杨丽红刘欢乐王明山
关键词:高危妊娠
莫匹罗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体外敏感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调查莫匹罗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敏感性,并探讨其耐药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2013年9月连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共899株,采用K-B法测定其对莫匹罗星的敏感性并统计耐莫匹罗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89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82株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417株,其中2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匹罗星耐药,包括22株MRSA和4株MSSA;2007-2013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匹罗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02%、3.00%、1.56%、3.92%、2.08%、1.67%和2.26%;所有耐莫匹罗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呋喃妥因均表现为敏感,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70.00%。结论莫匹罗星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且耐药率保持相对稳定且较低的水平。
陈舒影林纯婵刘欢乐张雪青王良兴余方友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莫匹罗星耐药
口服抗凝剂治疗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口服抗凝剂治疗患者抗凝剂剂量稳定,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发生变化时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单体(FM)和D-二聚体(D-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42例INR稳定于1.4~3.0口服抗凝剂治...
刘欢乐刘媚娜金艳慧杨丽红王明山
关键词:口服抗凝剂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D-二聚体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