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脓毒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休克
  • 1篇液体管理
  • 1篇通路
  • 1篇脓毒性
  • 1篇脓毒性休克
  • 1篇脓毒症
  • 1篇限制性液体复...
  • 1篇急性肺损伤
  • 1篇肺损伤
  • 1篇SYNDEC...
  • 1篇TOLL样受...
  • 1篇TOLL样受...
  • 1篇WNT5A
  • 1篇ALI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陈兵
  • 2篇李真玉
  • 2篇王斌
  • 1篇赵华杰
  • 1篇赵君
  • 1篇刘晓伟
  • 1篇张恩圆
  • 1篇齐颖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Wnt5a与Syndecan-1在小鼠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Wnt5a及Syndecan-1的表达在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脓毒症致ALI动物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LI组和对照组。小鼠按时间点分为1、3、5、8、12、24h,每组8只,研究血清Wnt5a及Syndecan-1浓度、血管通透性及肺组织病理的改变。ALI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取血保留上清备用,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测定血清Wm5a及Syndecan-1的浓度;小鼠左肺组织进行HE染色,右肺上叶进行匀浆提取蛋白,Westernblot检测Wnt5a蛋白的表达;右肺下叶进行组织mRNA的提取,并进行逆转录及Real—timePCR观察Syndecan-1基因的表达水平;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vansblue,EB)观察肺血管渗透性;透射电镜下观察右中叶肺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改变。结果ALI组的肺组织肺泡壁增厚,血细胞及炎性细胞大量渗出;随着肺损伤程度加重,血清Wnt5a及Syndecan-1浓度逐渐升高,分别在5h及3h达峰值,在24h内维持较高浓度;Wnt5a蛋白表达水平随肺损伤程度加重而表达增加,Syndecan-1 mRNA在3h开始表达上调;甲酰胺中伊文思蓝的浓度随肺损伤程度加重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电镜下观察到肺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显著,细胞内空泡增加,部分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细胞间距增宽,基膜与内皮细胞分离。结论肺脏血管内皮损伤发生在Au早期,血清WntSa与Syndecan-1浓度改变与肺损伤严重程度一致,二者作为ALI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为临床液体管理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齐颖李真玉王斌陈兵
关键词:WNT5A脓毒症液体管理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24h达到复苏目标后根据液体复苏策略,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CLFM组)和开放性液体管理组(LLFM组),其中CLFM组20例,LLFM组28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TLR4信号通路mRNA水平、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CLFM组第3、7天的心功能指数(CFI)为(5.01±1.41)/min、(5.39±1.48)/min,心脏指数(CI)为(3.43±0.50)、(3.73±0.76)mL·min-1·m-2;LLFM组第3、7天的CFI和CI分别为(4.28±1.22)/min、(4.22±1.63)/min和(3.31±1.24)、(3.09±1.14)mL·min-1·m-2;两组第7天CFI和cI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6、2.185,均P〈0.05)。CLFM组和LLFM组第3天TLR4mRNA分别为3.0±1.1和4.8±1.4(t=4.786,P〈0.01),第7天分别为1.6±0.5和4.0±1.1(t=9.089,P〈0.01);第3天NF-κB mRNA分别为3.5±1.1和6.8±1.5(t=8.354,P〈0.01),第7天分别为2.4±0.5和5.7±0.9(t=14.820,P〈0.01)。CLFM组血清TNF-α和IL-1β在第3天、第7天低于LLFM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液体平衡状态(OR=1.236,95%CI:0.78-1.692,P=0.033)、CFI(OR=3.263,95%CI:1.136~7.936,P=0.027)、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OR=2.064,95%CI:1.248~2.898,P=0.003)是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LFM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心肌抑制因子TNF—α和IL-1β的产生,从而改善心功能状态,降低病死率。
李真玉赵华杰赵君陈兵张恩圆刘晓伟王斌
关键词:休克脓毒性TOLL样受体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