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李 作品数:11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家系的分子流行病学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后,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中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0年不良结局家系,ELISA法检测不良结局家系中血亲和非血亲人群的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血亲与非血亲人群各项指标的差异。统计学分析使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共收集不良结局家系102个,HBsAg阳性率血亲组为67.6%(571/845),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8.4%(23/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964,P〈0.01);且血亲组HBsAg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41~50岁到达最高峰。血亲组HBeAg阳性率为37.9%(188/496),抗-HBe阳性率为42.9%(213/496),随着年龄的增加,HBeAg阳性率逐渐下降。40岁以上人群中,血亲组HBeAg阳性率为30.6%(63/206),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8,P〈0.05);40岁以下人群中,血亲组HBeAg阳性率为43.1%(125/290),非血亲组为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人群中,1级血亲及2级血亲中HBeAg阳性率分别为32.1%(44/137)和33.3%(5/15),均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55和3.886,均P〈0.05)。HBsAg阴性的血亲人群抗-HBc阳性率为29.9%(81/271),在31~40岁组(50%)和51~60岁组(60%)出现2次高峰。结论不良结局家系中血亲组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血亲组,且血亲组HBeAg血清学转换明显延迟,可能与聚集性HBV感染性家系不良结局相关。 杨瑗 金李 王静 王科 马晓华 李倩 何英利 刘锦锋 陈天艳 赵英仁关键词:家族聚集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血亲 聚集性HBV感染家系中父亲HBsAg阳性家庭传播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调查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的家庭成员间HBV传播特点以及父母HBsAg状态不同时子代HBsAg流行与分布特点。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集的不良结局家系的每位成员进行一般信息登记及血清学检测,分析家庭成员间HBsAg流行分布情况。对266个核心家系中父母亲HBsAg状态不同时,子代性别及HBsAg流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先证者父母、同胞、子女、配偶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88.2%、76.8%、9.5%。父亲HBsAg阳性母亲HBsAg阴性核心家系中子代男性比例显著升高(男性:女性=2.02),显著高于母亲HBsAg阳性父亲HBsAg阴性(1.22)或父母HBsAg均阳性(0.96)的核心家系;另外,父亲HBsAg阳性母亲HBsAg阴性的核心家系中子代男性HBsAg阳性率(37.4%)显著高于女性(13.8%),在母亲HBsAg阳性父亲HBsAg阴性或父母HBsAg均阳性的核心家系中子代不同性别间HBsAg阳性率无差异。结论在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中,母婴传播仍然是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父婴传播在该特殊人群的HBV传播中也发挥一定作用。父亲HBsAg阳性可能与子代男性比例升高相关,并且HBV在父-子间传播中显著高于父-女间传播。 杨瑗 金李 何英利 刘锦锋 王静 王科 马晓华 李倩 冯玉岭 闫志 弋锐田 陈天艳 赵英仁关键词:乙型 家族聚集 家庭内传播 乙型 一种肾脏内科用手术辅助支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肾脏内科用手术辅助支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U形板两侧竖板外侧均设有底板,U形板两侧竖板之间设有第一横板,第一横板前侧分别设有两个抚平板,第一横板与抚平板之间设有调节抚平板距离的宽度调节装置;第一横... 王晓培 金李不良结局聚集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家系基本核心启动子/前C区热点突变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及前C(PreC)区突变在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中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分布特点。方法共纳入39个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利用PCR及直接测序法对慢性HBV携带者53例,CHB患者56例,肝硬化患者43例和肝细胞癌(HCC)患者28例进行基因分型及BCP/PreC序列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在HCC患者中,A1762T/G1764A、C1766T、T1768A、A1846T、G1899A突变发生率分别为64.29%、25.00%、25.00%、28.57%和17.86%,显著高于慢性HBV携带者的37.74%、1.89%、0、7.55%和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86、8.885、14.503、4.859、4.603,均P〈0.05);其中C1766T、T1768A突变在HCC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HB患者的8.93%和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38、6.868,均P〈0.05)。A1762T/G1764A在C基因型中的突变发生率(59.12%)显著高于B基因型(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8,P〈0.05);A1752V、C1799G突变发生率在B基因型分别为90.32%和96。77%,显著高于C基因型的4、38%和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值分别为110.409、142.82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慢性HBV携带者比较,高龄、男性、ALT、AsT、HBVDNA〉1×10^4IU/mL、A1762T/G1764A、G1896A、C1766T、T1768A、G1899A、A1846T突变与HCC独立相关。与非HCC比较,高龄、男性、ALT、AST、G1896A、C1766T、T1768A、A1846T突变与HCC独立相关。结论A1762T/G1764A、C1766T、T1768A、A1846T、G1899A突变与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的疾病进展相关,主要与HCC进展相关;A1762T/G1764A、A1752V、C1799G突变在C基因到与B慕因型中存在苹异。 杨瑗 金李 杜丹 何英利 刘锦锋 王静 王科 马晓华 李倩 闫志 弋锐田 陈天艳 赵英仁关键词:家族聚集 病毒突变 转化生长因子β1体外诱导肾脏成纤维细胞活化中自噬的变化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索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肾脏成纤维细胞活化过程中自噬的变化情况。方法(1)10μg/LTGF-β1刺激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49F)不同时间(0、12、24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活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型胶原(Coll)表达情况。(2)不同浓度TGF—β1(0、2、5、10、15、20μg/L)刺激细胞1h,10μg/LTGF-β1刺激细胞不同时间(0min、7min、15min、30min、1h、2h、4h、8h、12h),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及自噬相关蛋白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t-mTor)、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roTor)、Beclin1表达情况。(3)血清饥饿处理细胞2.5h后,加入10μg/TGF—β1刺激细胞不同时间(0、1、4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LC3、p62表达水平。结果(1)TGF-β1刺激NRK-49F细胞后,细胞形态逐渐由星状转变为长梭形;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化标志物仪.SMA、Coll表达水平也逐渐增加(均P〈0.05)。(2)TGF.B1增加NRK-49F细胞中p62蛋白表达(4h左右达峰值),同时测得细胞中p-roTor-过性增加(约30min时达峰值)、Beclinl表达量逐渐降低(均P〈0.05)。(3)TGF-β1降低了血清饥饿处理后的NRK-49F细胞中LC5-Ⅱ的表达,同时促使细胞p62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在TGF-β1体外诱导肾脏成纤维细胞活化过程中,细胞自噬活性受到抑制,进而可能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张艳芝 金李 郝亚宁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化 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感染HBV preS/S基因突变的研究 <正>目的研究preS/S基因突变与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人群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探讨HBV preS/S基因突变在不良结局家族聚集现象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于我科住院HBV感染者333人,根据不良结局家族聚集... 杜丹 杨瑗 刘锦锋 王静 金李 李园园 曹芙蓉 何英利 陈天艳 赵英仁关键词:家族聚集性 慢性乙型肝炎 基因突变 文献传递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正>目的研究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与临床指标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流式液相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普... 李园园 赵英仁 陈天艳 杨瑗 何英利 刘锦锋 王静 金李 杜丹 闫涛涛关键词:干扰素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细胞因子变化 文献传递 父婴传播对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中子代性别构成比及HBV感染的影响 <正>目的我们将连续3代及以上血亲均有慢性HBV感染者,且连续2代及以上每代出现1个及以上肝硬化(LC)和/或肝癌(HCC)的家系,称之为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HBV感染家系。探讨父婴传播是否在该特殊人群的HBV感染中发挥作... 杨瑗 金李 何英利 王静 刘锦锋 陈天艳 赵英仁关键词:家族聚集性 HBV 父婴传播 文献传递 CBL-PBL-EBM整合教学法在肾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整合教学法在肾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1日—8月31日期间于肾脏内科轮转时间为2个月的60名内科规培医师,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CBL-PBL-EBM组)和对照组(CBL组)。对比分析两组规培医师轮转结束时的理论考试、病案分析、综合能力评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21±3.67 vs 44.02±4.90,P>0.05)。试验组病案分析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42.48±2.35 vs 38.45±3.24,P<0.05),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92.24±1.69 vs 89.21±1.56,P<0.05),同时试验组在自主学习、文献查询能力、批判性思维、归纳总结能力方面的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PBL-EBM整合教学法在教学效果上总体优于CBL教学法,能够有效实现规培目标,并促进肾脏内科规培医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金李 吕晶 李慧贤 王晓培 路万虹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肾脏内科 HBsAg阳性孕妇孕期替比夫定治疗后病毒动力学变化 <正>目的妊娠期由于母体免疫状态及激素水平的变化可引起HBV DNA及ALT水平的变化,甚至肝炎的波动,威胁母儿健康,甚至导致胎儿宫内感染,高HBV DNA载量母亲孕晚期应用替比夫定可减少HBV母婴传播率,但是目前关于高... 王静 刘锦锋 何英利 杨瑗 金李 杜丹 李园园 齐彩静 闫涛涛 赵英仁 陈天艳关键词:HBSAG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