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晓卿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耐药
  • 2篇血流感染
  • 2篇肿瘤患者
  • 2篇细胞
  • 2篇病原菌
  • 1篇凋亡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炎症
  • 1篇药敏
  • 1篇药敏情况
  • 1篇药敏情况分析
  • 1篇药物
  • 1篇药性分析
  • 1篇用药
  • 1篇原菌分布
  • 1篇生化
  • 1篇生化检验
  • 1篇区域医疗中心

机构

  • 7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7篇范晓卿
  • 3篇王晶
  • 3篇戚敬
  • 2篇张岩
  • 2篇张英兰
  • 1篇田学智
  • 1篇高红军
  • 1篇崔巍
  • 1篇冯宇娇
  • 1篇赵敏

传媒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锌指蛋白A20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1990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病理学家Dixit在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细胞因子诱导的基因,经白细胞介素(IL)-1、PL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刺激后表达量迅速增加,并分布于体内的多种细胞中,其能编码一种特殊的锌指蛋白,该基因被命名为锌指蛋白A20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被命名为锌指蛋白A20,简称A20。A20是一种内源性调控蛋白,其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来抑制炎症反应,并能抑制细胞凋亡。文章将对A20的结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范晓卿张英兰田学智
关键词:锌指细胞凋亡炎症
BIM基因多态性与阿美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BIM基因多态性与阿美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均接受阿美替尼二线治疗,根据疗效情况分为无效组(n=48)和有效组(n=52)。采用TaqMan探针进行基因分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分析情况,并分析两组血清因子水平差异;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BIM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因子的关联;并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无效组CC、CT基因频率以及C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栓病史、性别、病理类型、吸烟、受教育程度、转移部位、PS评分、CR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FGF、VEGF、PTX3、CCL20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有效组bFGF、VEGF、PTX3、CCL20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且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无效组bFGF、VEGF、PTX3、CCL2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评分、吸烟、病理类型、BIM基因(rs724710)C等位基因是阿美替尼二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IM基因(rs724710)与患者bFGF、VEGF、PTX3、CCL20水平显著关联(P<0.05),且bFGF、VEGF、PTX3以及CCL20均与BIM基因(rs724710)多态性存在交互作用;BIM基因(rs724710)基因CC型(31.25%)患者OS率显著低于CT型(69.75%,χ^(2)=5.574,P=0.018)和TT型(77.78%,χ^(2)=4.996,P=0.025)。结论BIM基因(rs724710)多态性与阿美替尼二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密切相关,且与bFGF、VEGF、PTX3、CCL20存在交互作用,临床可通过检测晚期NSCLC患者BIM基因多态性评估其疗效。
武献珍范晓卿原琦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2017—2018年山西省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血流感染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其进展快速,且病死率高[1,2],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血培养是实验室诊断血流感染最常见的方法,但其培养时间较长,所以在培养结果报告之前临床经验用药很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范晓卿张岩戚敬王晶范丽丽
关键词:血流感染经验用药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肿瘤患者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背景下的检验医学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为例
2024年
背景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要求的重要载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截至目前,作为输出医院,在辽宁、山西、河南、广东四地承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形成“国家癌症中心——以肿瘤专科为重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布局。
高红军徐丹菲赫明扬范晓卿范晓卿赵敏
关键词:区域医疗中心肿瘤专科
山西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送检血培养的恶性肿瘤患者8654例,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液培养,采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23.0软件对其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00株(6.9%),其中革兰阴性菌413株(68.8%),革兰阳性菌168株(28.0%);真菌19株(3.2%)。革兰阴性菌前5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7.7%)、肺炎克雷伯菌(14.2%)、阴沟肠杆菌(4.5%)、铜绿假单胞菌(3.0%)、鲍曼不动杆菌(2.5%),革兰阳性菌前5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2%)、屎肠球菌(4.0%)、人葡萄球菌(3.8%)、表皮葡萄球菌(3.5%)、链球菌属(3.0%);2019年至2021年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他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4.7%(214/226)、100.0%(85/85)、96.3%(26/27),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是61.9%(140/226)、17.6%(15/85)、7.4%(2/27),对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分别为62.4%(141/226)、30.6%(26/85)、25.9%(7/27)。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5.5%(1/18)、93.3%(14/15)。葡萄球菌属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肠球菌属细菌以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为主。血培养阳性标本主要分布于血液科与重症监护病房(ICU),非霍奇金淋巴瘤(39株)与急性髓系白血病(12株)为主要病种。结论该地区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状况普遍,医院应结合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范晓卿武献珍戚敬王晶孙艳高红军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2017年山西省肿瘤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报告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统计山西省肿瘤医院2017年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并与山西省及全国耐药监测网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医院的耐药性分析,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初期经验用药提供帮助。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即K-B法对本院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即CLSI 2016年M100-S23版敏感性折点标准判读结果,并用WHONET 5.6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送检标本共13329份,分离菌株共1602株,前5位菌株依次是大肠埃希菌(27.0%)、肺炎克雷伯菌(18.9%)、铜绿假单胞菌(12.5%)、阴沟肠杆菌(6.3%)、金黄色葡萄球菌(5.4%)。MASA检出率为9.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多于屎肠球菌,并且耐药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结论山西省肿瘤医院患者的细菌耐药性仍很严重,应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加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王晶范晓卿张岩戚敬范丽丽
关键词:细菌耐药监测抗菌药物耐药率
临床生化检验假危急值的识别与预防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生化检验假危急值产生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预防假危急值的发生。方法:对2015年1月—12月的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不合格标本登记表、临床咨询联系登记表进行统计,对其中的假危急值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报告假危急值53例,分析前因素导致的假危急值49例,占92.45%,分析中因素导致的假危急值1例,占1.89%,分析后因素导致出现假危急值3例,占5.66%。结论:整个检验分析过程都有可能产生假危急值,前因素导致的假危急值占绝大多数。因此应提高检验人员的理论水平,定期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关于正确采集标本的培训指导,加强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有效预防假危急值的发生。
张英兰冯宇娇范晓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