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疼痛介质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研究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进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拟行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观察组切皮前10 min地佐辛0.1 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两组采用喉罩全麻,行相同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对比术前及术后2、6 h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疼痛介质指标[5-羟色胺(5-HT)和前列腺素E;(PGE;)]的变化。术后2、6 h分别采用Ramsay镇静评分(RSS)评价镇静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镇痛效果。结果:术后2、6 h血清炎症因子指标IL-1β、IL-6和TNF-α较麻醉前升高,但观察组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疼痛介质指标5-HT和PGE;水平先升高后降低,观察组水平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 h时RS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超前镇痛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疼痛介质分泌,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术后镇痛有一定应用价值。
- 郑颖
- 关键词:地佐辛超前镇痛炎症因子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浊内停证证候漂变的证素特征
- 目的:探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湿浊内停证的证候漂变现象,分析NAFLD湿浊内停证患者发生证候漂变后其证素的分布特征,深入了解NAFLD变化过...
- 郑颖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证素
- 文献传递
- 中医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8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以肝实质脂肪贮积以及细胞变性为特征,且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它与遗传易感和胰岛素抵抗有密切相关性。在中医古籍中,该病则属于"肝癖"、"肝著"、"痞满"等范畴。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迅速攀升,占据我国慢性肝病的主导地位之一,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中医在诊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领域中,展现了独特的优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行分类和早期干预,充分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及"救治于后不若摄生于先"的思想。
- 郑颖孙华胜毛乾国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治未病
-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老年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分别应用低剂量和高剂量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100例老年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为高剂量,观察组为低剂量,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0、T1、T2时间段MAP、HR、BI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2观察组应激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麻醉效果,低剂量用药安全性更高,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确保患者麻醉安全。
- 张孟昕郑颖林世强
- 关键词:胃癌瑞芬太尼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麻醉效果
- 黄芩素对高位SCI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Nrf2在其中的作用
- 2025年
- 目的评价黄芩素对高位脊髓损伤(SCI)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8~10周龄,体质量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n=6):假手术组(Sham组)、SCI组、SCI+黄芩素组(SCI+Bai组)和SCI+黄芩素+ML385组(SCI+Bai+ML385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大鼠高位SCI模型。Sham组仅暴露第7颈椎(C_(7)),但不打击脊髓;SCI组暴露C_(7)并打击脊髓;SCI+Bai组在SCI后即刻腹腔注射黄芩素50 mg/kg;SCI+Bai+ML385组于SCI前1 h腹腔注射Nrf2抑制剂ML38530 mg/kg,SCI后即刻腹腔注射黄芩素50 mg/kg。SCI后24 h时麻醉大鼠,采集腹主动脉血样后取大鼠心脏,采用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病理学评分;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行线粒体Flameng评分;ELISA法测定血清cTnI浓度;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亚铁离子(Fe^(2+))含量;生化法测定心肌组织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SOD活性;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和Nrf2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SCI组病理学评分、线粒体Flameng评分及血清cTnI浓度升高,心肌组织Fe^(2+)和MDA含量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降低,GPX4表达下调,ACSL4和Nrf2表达上调(P<0.05);与SCI组比较,SCI+Bai组病理学评分、线粒体Flameng评分及血清cTnI浓度降低,心肌组织Fe^(2+)和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和SOD活性升高,GPX4和Nrf2表达上调,ACSL4表达下调(P<0.05);与SCI+Bai组比较,SCI+Bai+ML385组病理学评分、线粒体Flameng评分及血清cTnI浓度升高,心肌组织Fe^(2+)和MDA含量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降低,GPX4和Nrf2表达下调,ACSL4表达上调(P<0.05)。结论黄芩素可减轻高位SCI大鼠急性心肌损伤,Nrf2参与了这一过程。
- 陈辉姚文水郑颖魏丽钦廖烨李佳琦林丽君陈嘉欣林文娜
- 关键词:黄芩苷心肌NF-E2相关因子2
- 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进行常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基础上电针刺激神庭、百会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各时间点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前、术毕认知功能相关血液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结果观察组术后3 h、1 d、3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4.4%、18.8%、6.3%,均低于对照组的59.4%、43.8%、25.0%(P<0.05)。术后3 h、1 d、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分别为(25.84±3.92)、(27.31±2.18)、(28.16±1.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91±4.77)、(25.19±4.43)、(26.91±2.99)分(P<0.05)。术后3 h、1d、3 d,观察组的MoCA评分分别为(25.78±3.87)、(27.09±1.97)、(27.78±1.7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41±4.49)、(24.75±4.44)、(26.41±2.75)分(P<0.05)。术毕,观察组的BDNF(3.54±1.22)ng/ml高于对照组的(2.91±1.01)ng/ml,S100β(4.43±0.49)ng/ml低于对照组的(5.35±1.04)ng/ml(P<0.05)。结论电针神庭、百会穴可促进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郑颖曾妍张孟昕
- 关键词:电针神庭穴百会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期认知功能
- 吴耀南从肝脾生理病理关系治疗腰痛的学术思想被引量:5
- 2019年
- 文章旨在阐述全国名老中医吴耀南教授从肝脾生理病理关系着手治疗腰痛病的学术思想。以往医家多从外感、肾虚、瘀血、闪挫论治腰痛病,鲜有从肝脾论治者,本文以古代医籍文献为基础,从肝郁气滞、肝血亏虚、脾气虚弱、脾虚湿蕴、肝木横向乘脾、脾土反侮肝木等病机对腰痛病论治进行理论探讨。吴教授提出利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物艽活汤、二陈汤,以及补中益气汤等有健脾、理脾、疏肝、养肝等效果的方剂,对腰痛病有良好疗效,已成为多数医家的常用方剂。
- 孙华胜郑颖吴耀南梁惠卿
- 关键词:腰痛肝脾学术思想
- p38MAPK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肛门切口痛中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Dex)减轻大鼠肛门切口痛中的作用。方法 24只SPF级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Dex组、模型+NS组,每组6只。空白组仅给予麻醉;模型组、模型+Dex组、模型+NS组建立肛门切口痛模型,其中模型+Dex组、模型+NS组在吸入麻醉后、建模前30 min分别鞘内注射Dex 1.5μg/kg(50μl)及等量0.75%氯化钠注射液。测定所有大鼠造模前1 h(T_(0))及造模后2 h(T_(1))、4 h(T_(2))、6 h(T_(3))、24 h(T_(4))时术区热辐射躲避潜伏期(TWL)和机械刺激回缩阈值(MWT),痛阈测定结束后采用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脊髓p-p38MAPK蛋白表达量。结果 T_(1~4)时,模型组、模型+Dex组、模型+NS组大鼠术区TWL及MWT均较组内T_(0)时降低(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模型+Dex组、模型+NS组T_(1~4)时术区TWL及MWT均降低(P<0.05或P<0.01);分别与模型组、模型+NS组比较,模型+Dex组T_(1~4)时术区TWL及MWT均升高(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模型+Dex组、模型+NS组脊髓p-p38MAPK蛋白表达量均上调(P<0.01);分别与模型组、模型+NS组比较,模型组+Dex组中该蛋白表达量均下调(P<0.05)。结论 预先鞘内注射Dex可通过提高肛门切口痛大鼠术区痛阈,减轻疼痛,其镇痛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脊髓p-p38MAPK蛋白的表达有关。
- 曾妍郑颖林灼永林世强钱彬王翔锋
- 关键词:痛阈P38MAPK通路
- 福州地区部分农村女性绝经前后诸证的证素特点研究
- 目的:初步分析福州地区部分农村女性绝经前后诸证的病位证素与病性证素的分布规律特点,为绝经前后诸证辨证论治的规范化提供依据,以此来指导临床辨证治疗和围绝经期女性的卫生保健。资料与方法:以福州农村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选择...
- 郑颖
- 关键词:绝经前后诸证证素农村女性
- 文献传递
- 黄芪甲苷对高位脊髓损伤大鼠急性期心肌损伤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高位脊髓损伤(SCI)大鼠急性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8~10周龄、体重250~30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高位SCI组(SCI组)、高位SCI+AS-Ⅳ组(SCI+AS-Ⅳ组)和高位SCI+AS-Ⅳ+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抑制剂EX527组(SCI+AS-Ⅳ+EX527组),每组6只。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SCI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SCI+AS-Ⅳ组在伤后即刻腹腔注射40 mg/kg AS-Ⅳ;SCI+AS-Ⅳ+EX527组于伤前1 h腹腔注射5 mg/kg EX527,并在伤后即刻腹腔注射40 mg/kg AS-Ⅳ;假手术组和SCI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伤后苏醒即刻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并采用BBB法评估。伤后24 h,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心肌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8和IL-1β水平;二氢乙啶(DHE)法检测心肌组织活性氧(ROS)水平;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aspase-1和TUNEL免疫荧光双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焦亡率。结果伤后苏醒即刻,假手术组后肢活动正常,BBB评分均为21(21,21)分;其余各组双后肢呈弛缓性瘫痪,自主排泄消失,BBB评分均为0(0,0)分。伤后24 h透射电镜显示,假手术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SCI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改变。伤后24 h 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SCI组血清cTnI水平为(1435.3±148.1)pg/ml,高于假手术组的(619.6±95.4)pg/ml(P<0.01);SCI+AS-Ⅳ组cTnI水平为(1154.0±80.0)pg/ml,低于SCI组(P<0.01);SCI+AS-Ⅳ+EX527组cTnI水平为(1321.8±50.2)pg/ml,高于SCI+AS-Ⅳ组(P<0.05)。SCI组心肌组织IL-18和IL-1β水平分别为(493.0±145.0)pg/ml、(936.7±93.2)pg/ml,均高于假�
- 黄钦凤郑颖魏丽钦廖烨李佳琦林丽君陈嘉欣郑如洁林文娜陈辉
- 关键词:脊髓损伤心肌黄芪甲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