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心理学
  • 1篇性生活
  • 1篇学生心理
  • 1篇学生心理健康
  • 1篇学生心理健康...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性生活事...
  • 1篇生活满意度
  • 1篇贫困
  • 1篇贫困区
  • 1篇中学生
  • 1篇中学生心理
  • 1篇中学生心理健...
  • 1篇中学生心理健...
  • 1篇理学
  • 1篇满意度
  • 1篇精神卫生

机构

  • 2篇重庆市沙坪坝...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王宏
  • 2篇刘琴
  • 2篇李建桥
  • 2篇王亚

传媒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庆市贫困区县不同监护类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重庆市贫困区县不同监护类型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首先从重庆市11个贫困区县中随机抽取1个区县,然后在该区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中学,最后在每个中学随机抽取初一、高一各4~6个班的中学生。采用集体调查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现场统一发放问卷,内容分为自编一般人口学信息调查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SSMHS)两部分,共发放问卷2401份,回收有效问卷2171份,有效回收率为90.4%。结果2171例中学生中,女1072例(49.4%),男1099例(50.6%);初一学生1114例(51.3%),高一学生1057例(48.7%);单亲监护468例(21.6%),隔代监护756例(34.8%),上代监护101例(4.7%),同辈监护215例(9.9%),父母亲监护631例(29.O%)。不同监护类型中学生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偏执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中学生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适应不良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中学生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护类型女中学生强迫症状、学习压力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抑郁、焦虑、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维度得�
王亚王宏李建桥刘琴曹型厚
关键词:监护心理健康
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索重庆某库区县中学生生活满意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为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MSLSS-Chinese Version)和《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MLERQ)对重庆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2 24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生活满意度的家庭维度得分(4.77±0.91)高于男生(4.66±0.99)(t=-2.765,P<0.05);高一学生的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05±0.58)高于初一学生(3.95±0.76)(t=-3.534,P<0.05);独生子女的朋友维度、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25±0.82,3.90±0.86)低于非独生子女(4.36±0.59,4.02±0.65)(t值分别为-2.071,-2.183,P值均<0.05);住校生的自我维度得分(4.39±0.78)低于非住校生(4.50±0.93),而居住环境维度得分(4.04±0.64)高于非住校生(3.91±0.75)(t值分别为-2.693,3.948,P值均<0.05)。男生生活应激事件的恋爱与性维度得分(0.67±0.67)高于女生(0.50±0.60)(t=6.133,P<0.05),其余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女生(P值均<0.05);初一年级学生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高一年级,除家庭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独生子女的同伴维度得分(0.99±0.82)低于非独生子女(1.15±0.81)(t=-2.914,P<0.05);住校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住校生(P值均<0.05)。父母文化程度在生活满意度、生活应激事件部分维度上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活满意度的家庭、朋友、自我维度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99^-0.301,P值均<0.01)。家庭应激对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有负向影响作用(B=-0.145,t=-5.739,P<0.01)。结论减少家庭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提升学生应对应激事件的能力,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王亚王宏李建桥刘琴曹型厚
关键词:精神卫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