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艳艳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土壤
  • 1篇土壤N
  • 1篇农学
  • 1篇农学效率
  • 1篇秸秆
  • 1篇秸秆还田
  • 1篇还田
  • 1篇耕作
  • 1篇耕作措施
  • 1篇N2O排放
  • 1篇不同耕作
  • 1篇不同耕作措施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篇武兰芳
  • 1篇丘清燕
  • 1篇李彬彬
  • 1篇秦越
  • 1篇许艳艳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N_2O排放及其农学效率被引量:5
2015年
为评价不同耕作措施下华北平原农田土壤N2O排放及其农学效率,通过设置常规耕作秸秆还田(CT+)、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CT+)、免耕秸秆还田(NT+)、免耕无秸秆还田(NT?)4个处理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了连续3个小麦生长期的表层土壤N2O排放及其主要相关因子,同时测定了小麦产量与氮吸收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下,小麦生长期内表层土壤N2O排放动态基本一致,而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在常规耕作和免耕措施下,单位面积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均表现为秸秆还田土壤显著高于无秸秆还田土壤,CT+和NT+分别比CT?和NT?高26.2%和74.6%;在无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N2O排放量表现为常规耕作比免耕高42.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地下5 cm土壤温度、土壤孔隙充水率(WFP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溶解性有机氮(DON)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利用农学效率指标度量N2O排放量时可知,虽然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在各处理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每生产1 kg小麦籽粒表层土壤N2O排放量为0.18--0.73 g N2O-N,每投入1 kg氮素表层土壤N2O排放量为5.1--18.0 g N2O-N,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单位面积土壤N2O排放量表现一致,单位籽粒产量N2O排放量和单位氮素投入N2O排放量均表现为无论是常规耕作还是免耕措施,秸秆还田土壤均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土壤,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常规耕作土壤均显著高于免耕土壤。总之,免耕是有效减少土壤N2O排放的一种耕作措施。
许艳艳武兰芳李彬彬丘清燕秦越
关键词:土壤N2O排放耕作措施秸秆还田农学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