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3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上海浦东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煜
作品数:
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更多>>
合作作者
毕伟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
王猛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
何亚芸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语言文字
主题
1篇
道德
1篇
隐喻
1篇
语言
1篇
语言产生
1篇
社会
1篇
社会身份
1篇
身份
1篇
美学
1篇
美学原则
机构
1篇
昆明冶金高等...
1篇
西南大学
1篇
云南开放大学
作者
1篇
何亚芸
1篇
王猛
1篇
张煜
1篇
毕伟
传媒
1篇
昆明冶金高等...
年份
1篇
202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源于“道德”和“距离”的反语言之美——美学原则下的反语言产生
2022年
人们内心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呈现世界所用的规范语言是同一对立体。规范语言在准确形象地描绘现实的同时也常常有意无意不可避免地冲淡了世界的鲜活美好,模糊了情感的真切,将感官中的世界过于标准化,消磨了新异感和真实感。反语言作为一种同标准语一同反映客观世界的社会现实,具有重新词汇化、过度词汇化等特点,在表现隐喻性和构建社会身份的过程中体现着客观世界的原生美,主观表现了神韵美和语言运用的功能美,从社会美学心理角度鉴赏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在阐释语言美的同时,唤起人们对语言多样性的重视。
张煜
张煜
何亚芸
毕伟
王猛
王猛
关键词:
隐喻
社会身份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