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振

作品数:18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湖南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降水
  • 4篇可降水量
  • 4篇降水量
  • 4篇大气可降水量
  • 3篇遥感
  • 3篇台风
  • 3篇GPS遥感
  • 2篇登陆台风
  • 2篇对流性
  • 2篇对流性降水
  • 2篇混合型
  • 1篇大雾
  • 1篇登陆
  • 1篇地基GPS
  • 1篇短时强降水
  • 1篇信息发布
  • 1篇信息发布系统
  • 1篇预报预警
  • 1篇预报预警系统
  • 1篇预警

机构

  • 16篇大连市气象局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沈阳市气象局

作者

  • 18篇黄振
  • 4篇李万彪
  • 3篇张俊峰
  • 3篇梁军
  • 3篇邹善勇
  • 3篇邹耀仁
  • 3篇王囝囝
  • 3篇李燕
  • 3篇宋煜
  • 2篇张彩凤
  • 2篇濮文耀
  • 2篇刘晓初
  • 1篇曲晓波
  • 1篇石小龙
  • 1篇赵繁盛
  • 1篇王荣基
  • 1篇徐晓波
  • 1篇吴士杰
  • 1篇朱晶
  • 1篇李学立

传媒

  • 5篇气象与环境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Meteor...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连地区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3
2014年
利用GPS反演的大气可降水量(PWV)分析了2010-2012年大连地区水汽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GPS/PWV资料能够反映大气中水汽的变化。大连地区PWV空间分布比较均匀;PWV最大的月份为7-8月,月平均值为43 mm左右;PWV最小的月份为1月,月平均值在4 mm以下。大连地区春、冬季PWV日平均变化幅度在0.5 mm以下,夏、秋季PWV日平均变化幅度在1 mm以上;夏、秋季PWV日平均变化呈单峰型,春、冬季PWV日平均变化呈多峰型。主汛期(7-8月),日平均PWV与气温有较好的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有较好的正相关;06:00(北京时,下同)-15:00,气温逐渐升高,水汽输送造成PWV的下降大于蒸发所造成PWV的上升,大气水汽总量减小,相对湿度减小;15:00-次日06:00,气温逐渐下降,水汽输送造成PWV的下降小于蒸发造成PWV的上升,大气水汽总量增加,相对湿度增加。
石小龙尚伦宇尹远渊黄振黄艇程航李鸿强
关键词:地基GPS大气可降水量
大连及黄渤海大雾研究与预警业务系统
赵国卫邹耀仁梁军朱晶黄振张俊峰
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于2005年12月在大连市科学技术局立项,项目编号2005E21SF151。该项目利用近年最新加密的气象和海洋水文观测资料,开展大雾的天气气候特征、时空分布、生消机制、演变规律等的研究。在此基础...
关键词:
关键词:大雾预警
大连地区自动站数据处理分析系统设计思路及其实现被引量:2
2011年
介绍了大连地区自动站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功能特点。系统基于数据库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由独立的模块完成数据录入、质量控制及分析处理等功能,能处理当前气象部门获取的自动站数据,生成相应的业务应用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成业务产品种类多和使用方便简捷等特点。系统解决了业务应用部门资料分析处理应用的相关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实用价值。
黄振王囝囝邹善勇
关键词:自动站
大连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及预报指标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利用2004—2013年4—10月大连地区7个气象站和249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对大连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特征、演变趋势和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强降水天气预报指标。结果表明:2004—2013年大连地区各气象站短时强降水年平均发生次数为2.2—2.8次,南部和东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年平均发生次数呈略增多的趋势,中部和西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年平均发生次数变化较小,中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年平均发生次数呈略下降的趋势。大连地区短时强降水最早出现在4月,最晚出现在10月,7—8月为短时强降水集中出现的月份,强降水多出现在02—10时。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呈递减的趋势,大连东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最多,南部地区次之,西北部瓦房店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最少;其中7月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最多,8月东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最多,其他月份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较少,说明大连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分散性较强。925hPa与850hPa平均比湿、700hPa温度露点差、850hPa与500hPa温度差平均值、K指数平均值、0℃层平均高度及暖云层平均厚度等参数阈值可用于短时强降水实际预报业务中,可为大连地区强降水预报提供参考。
王囝囝黄振邹善勇刘晓初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Analysis on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Lightning in Dalian Area of China between 2007 and 2008被引量:2
2010年
The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data between 2007 and 2008 were collected by lightning detection and location system,which was composed of four lightning detectors in four different sites of Dalian area.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in surrounding areas of Dalian was analyzed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polarity distribution,diurnal variation,lightning intensity and lightning dens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negative lightning accounted for 93.9% of the total number of lightning,and its average lightning intensity was 27.99 kA.The number of positive lightning accounted for 6.1% of the total number of lightning,and its average lightning intensity was 35.56 kA.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lightning frequency showed an obvious structure of two peaks (17:00-18:00 and 04:00-05:00) and two valleys (09:00-10:00 and 00:00-01:00).The number of lightning between May and September was 91.5% of the annual number,and the lightning occurred the most frequently between June and August.Most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lightning was at the intensity of 15-35 kA,80.0% lower than 40 kA,and 99.3% lower than 100 kA.The lightning density had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high in the Liaodong Bay and the Dalian Bay and low in inland areas.Therefore,coastal areas should attract more attention in lightning disaster defense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of Dalian.
黄振李万彪
WAVEWATCH Ⅲ模式在渤海海浪预报的应用与检验被引量:10
2014年
大连黄海、渤海海浪数值预报系统采用WAVEWATCH III模式进行海浪预报,预报产品包括48 h内浪高、周期和浪向的逐3 h预报,并可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WAVEWATCH III模式对渤海中部浪高模拟较好,浪高预报TS为71.7%,对近岸海区浪高模拟相对较差。个例检验表明,浪高最大值模拟较好,模拟浪高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与实况基本吻合,浪高变化趋势预报也较好。WAVEWATCH III模式对两个周期个例进行检验,预报误差最低可达0.17 s,预报效果较好。
李燕黄振张俊峰吴文杰张彩凤赵钱飞
关键词:海浪预报周期
GRAPES模式对2005年登陆强台风预报检验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针对2005年4个登陆强台风,在台风移动路径、登陆时间、地点、强度等方面,对GRAPES模式的预报能力进行检验评价,并进行了误差原因分析。检验结果显示,GRAPES模式台风中心位置预报24 h平均误差131 km,48 h平均误差252 km。模式预报台风登陆的时间、地点接近实况,预报比较准确;台风登陆时的强度预报偏弱。模式48 h预报准确性略低于24 h。误差原因分析表明,需要加强对非常规观测资料的同化应用,改进模式初始条件;提高模式分辨率,使得模式对中小尺度系统的预报模拟能力增强;改进模式地形的精细处理方法,提高模式对地形影响涡旋移动的模拟能力。
宋煜叶成志黄振濮文耀
关键词:GRAPES模式登陆台风
2007~2008年大连地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大连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4个雷击探测仪组成的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获取的2007-2008年云地闪电资料,从闪电的极性分布、日变化、强度、闪电密度等方面,研究了大连周边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云地闪中负闪电占闪电总数的93.9%,平均闪电强度为27.99 kA;正闪电占闪电总数的6.1%,平均闪电强度为35.56 kA;闪电频次的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双谷结构,17:00-18:00和04:00-05:00为2个峰值,2个谷值分别出现在09:00-10:00和00:00-01:00;5-9月闪电次数占全年闪电总数的91.5%,其中6-8月闪电次数最多;正、负闪电的强度主要集中在15-35 kA,80%以上闪电强度小于40 kA,100 kA以下的闪电次数约占闪电总数的99.3%;大连周边地区闪电空间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辽东湾和大连东部沿海地区是对流发生的主要发生地,远离海区的内地区域闪电发生的频率要低的多,沿海地区是大连周边地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重点。
黄振李万彪
关键词:闪电强度
GPS遥感大气可降水量在降水天气过程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3年
应用GPS探测的大气可降水量(PWV)对2010年大连地区降水过程中的水汽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PS/PWV资料能反映大气中水汽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其变化特征与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不同性质的降水过程PWV变化特征明显不同,稳定性降水过程PWV变化较为平缓,呈明显的单峰结构,对流性降水过程水汽变化程度剧烈,呈震荡趋势,而混合型降水具有两种性质降水的共同特征;降水过程中的GPS/PWV阈值表明,GPS/PWV资料在降水天气预报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黄振李万彪梁军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对流性降水
GPS遥感大气可降水量在降水天气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目前,对大连地区地基GPS可降水量资料的应用工作还没开展起来,进行大连地区GPS可降水资料在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对提高大连地区气象预报和服务的能力水平还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主要应用2010年4月~10月大连地区降水天气...
黄振邹善勇王囝囝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过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