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24 被引量:87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大豆
  • 11篇基因
  • 6篇植物
  • 4篇转基因
  • 4篇靶基因
  • 3篇冬小麦
  • 3篇小麦
  • 3篇胁迫
  • 3篇开花
  • 2篇蛋白
  • 2篇双歧杆菌
  • 2篇逆境
  • 2篇农杆菌
  • 2篇转基因植物
  • 2篇脱落酸
  • 2篇温下
  • 2篇抗寒
  • 2篇抗寒性
  • 2篇基因植物
  • 2篇家族

机构

  • 19篇东北农业大学
  • 6篇教育部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4篇王涛
  • 15篇李永光
  • 15篇李文滨
  • 4篇李冬梅
  • 4篇李维娜
  • 3篇孙莹璐
  • 3篇李卓夫
  • 3篇王明芳
  • 3篇付连双
  • 3篇王晓楠
  • 3篇孙铭阳
  • 3篇李悦
  • 3篇陈薇
  • 3篇王朋朋
  • 2篇杨德光
  • 2篇孟祥晨
  • 2篇王雪松
  • 2篇黄文佳
  • 2篇盖江南
  • 1篇李威

传媒

  • 7篇大豆科学
  • 6篇基因组学与应...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玉米苜蓿间作条件下的除草方法
一种玉米苜蓿间作条件下的除草方法,属于农作物生产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苜蓿间作条件下的除草方法:间作第1年,向种植地喷施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2,4‑D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药剂混土后,起垄作业;在玉米...
李威李鑫杨德光况丹妮陈庚张倩李天普滕春红许芳维王涛
文献传递
甲基紫精胁迫下转GLP7基因大豆抗氧化性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讨GLP7基因参与植物抗氧化胁迫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以转GLP7基因大豆T2代株系及其受体品种垦丰16为材料,在氧化剂甲基紫精(MV)胁迫条件下,测定植株叶绿素、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非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在MV氧化胁迫下MDA含量降低,总叶绿素含量增加,SOD、CAT活性显著提高。初步证明GLP7的过量表达提高了大豆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了氧化胁迫对大豆幼苗的损伤。
李维娜李永光盖江南王朋朋王涛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MV氧化胁迫叶绿素抗氧化酶
大豆GmABCG40基因的功能预测及表达分析
2017年
通过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中检索拟南芥At ABCG40在大豆中的同源基因,获得了Gm ABCG40基因序列。通过对Gm ABCG40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及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Gm ABCG40基因CDS序列全长4 284 bp,编码1 427个氨基酸。Gm ABCG40编码的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具有多个N-糖基化位点、激酶磷酸化位点、N-豆蔻酰化位点、2个ATP/GTP结合位点基序A和1个速激肽家族信号。结构域分析表明Gm ABCG40含有2个核苷酸结合域与2个跨膜结构域,形成NBD1-TMD1-NBD2-TMD2结构,属于ABCG亚家族的成员。Gm ABCG40预测的启动子区域含有与激素、胁迫、光应答、胚乳表达和转录因子结合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m ABCG40与菜豆、红豆、木豆、百脉根等豆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Gm DABCG40在叶片中表达量最低,在根中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可能参与根中ABA的转运过程。
李悦张宇航李冬梅王涛陈薇王珣李永光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生物信息学
大豆Glyma03g24460基因功能预测及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大豆Glyma03g24460基因,与拟南芥ECERIFERUM1(CER1)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是一种植物角质层蜡质基因,参与植物角质层蜡质的合成。本研究对其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和表达分析,利用Plant CARE分析启动子元件发现在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含有黄酮合成、激素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元件。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Glyma03g24460与其他物种的脂肪醛脱羧酶基因家族成员有很高的相似度。Glyma03g24460在大豆的q RT-PCR结果表明,它主要在植物的地上器官表达,并且可以受到ABA及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诱导表达。
李冬梅王涛陈薇李悦李永光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角质层蜡质脱落酸非生物胁迫
植物逆境microRN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MicroRNA(miRNA)在生物中广泛存在,在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方面起重要作用。多种非生物逆境会影响植物生长,不同逆境胁迫还会使植物相应的miRNA诱导或下调表达,有时一种miRNA会同时受几种逆境胁迫影响。本文综述了植物中参与温度、水分、盐、养分、氧化、ABA、重金属及其它非生物逆境胁迫的miRNA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艾佳李永光王涛宋北光杨德光李文滨
关键词:MICRORNA植物逆境
大豆木质素相关基因Glyma06g28890基因功能预测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拟南芥At PRXs基因家族属于过氧化物酶类,在植物木质素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ATPRX在大豆中的同源基因Glyma06g28890进行基因结构功能预测和表达分析,发现了Glyma06g28890和At PRXs相同,具有一个保守的Plant peroxidase结构域,并且与ATPRX25具有最高的相似度;通过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统计,发现在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厌氧诱导调节、激素响应、分生组织表达以及植物防御相关的元件。Glyma06g28890在大豆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它在植物内木质素广泛分布的组织内,如根和茎内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
李冬梅王涛李永光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木质素植物防御
猪全基因组范围ETS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进化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ETS转录因子家族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参与细胞分化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凋亡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文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猪ETS家族成员进化关系和调控图谱,结合RNA-Seq数据分析其组织表达规律。研究利用Pfam鉴定ETS保守结构域序列检索猪(Sus scrofa)蛋白序列,最终在猪基因组上鉴定得到23个ETS家族基因。分析ETS家族基因、蛋白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及亚细胞定位预测。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ETS家族系统发育树发现,可分为11个子家族,子家族成员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理化性质相似。通过生信分析构建由ETS家族、靶基因和miRNA构成的基因调控网络,筛选出40个"ETS家族基因-miRNA-靶基因"前馈回路。转录表达谱提示ETS家族基因在成年公猪和母猪28种不同类型组织中均有表达,且ETS1基因在免疫组织(淋巴、脾脏)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高表达,SPIC基因在免疫组织(淋巴、脾脏)高表达。研究结果为揭示ETS家族成员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王志鹏周萌周萌郭媛媛王涛刘胜伟王涛丁坤闫晓红杨里昂
关键词:系统发育树表达谱基因调控网络
大豆gma-miR1508a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microRNA(miRNA)是生物中广泛分布的、内源性的、由21~25个核苷酸大小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miRNA与靶基因mRNA具有互补关系,能够介导降解靶基因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引起目的基因表达的下调。通过利用PlantCARE、PMRD、BAR等数据库对gma-miR1508a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和靶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启动子分析结果表明gma-miR1508a含有多种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其表达受ABA、低温、干旱等胁迫诱导。利用PMRD软件预测获得7个gma-miR1508a的靶基因,分别参与了细胞凋亡、开花调控、逆境胁迫、细胞壁修饰等调控,最终通过拟南芥同源基因分析获得了Glyma10g03840.1、Glyma16g27800.1、Glyma17g07280.1等5个与低温反应相关的候选靶基因。
李永光艾佳王涛金龙国邱丽娟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MIRNA启动子靶基因
大豆miR172家族成员序列及表达模式初步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Micro RNAs(miRNAs)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mi R172家族是一个保守的mi RNA家族,之前的研究表明mi R172的作用涉及生长期过渡、闭花受精、花器官发育、开花时间调控等方面。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大豆mi R172家族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本实验通过mi RBase、PLACE数据库及DNAman软件对gma-mi R172家族成员的前体序列、成熟序列、启动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gma-mi R172家族成员成熟序列虽然高度保守,但前体序列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导致了各成员的功能差异;启动子分析显示其启动子含有光反应原件和多种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推测其可能参与大豆的开花调控和逆境胁迫响应。通过实时定量PCR分析了大豆mi R172成员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情况。利用PMRD数据库对gma-mi R172的靶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7个AP2-like类转录因子,参与花器官发育、开花时间调控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的方面。上述结果初步分析了大豆mi R172家族的功能与靶基因,对今后进一步分析研究大豆mi R172家族及其靶基因打下了基础。
王涛李永光李文滨
关键词:大豆靶基因
一株来源于人体的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文章从人体粪便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阳性专性厌氧的杆菌B001,根据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其与两歧双歧杆菌亚种S83624的同源性高达99.9%,结合糖发酵试验以及菌体形态学特征,将菌株B001鉴定为两歧双歧杆菌。
王涛孟祥晨
关键词:双歧杆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