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芮小慧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3篇宫颈
  • 2篇上皮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卵巢
  • 2篇卵巢癌
  • 2篇宫颈癌
  • 2篇LEEP
  • 2篇病变
  • 1篇电切
  • 1篇修复基因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尿失禁
  • 1篇阴道
  • 1篇阴道瘘
  • 1篇诊治
  • 1篇诊治体会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机构

  • 6篇常州市第一人...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0篇芮小慧
  • 3篇徐云
  • 2篇江希萍
  • 2篇胡建铭
  • 2篇蒋敬庭
  • 1篇江希萍
  • 1篇郭彩霞
  • 1篇罗永坤
  • 1篇谢军
  • 1篇何国蓓
  • 1篇黄亚青
  • 1篇陈继明
  • 1篇苏彤
  • 1篇徐云
  • 1篇蒋国华

传媒

  • 3篇江西医药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3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环形电切术后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对70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并对其疗效、病灶持续存在和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0例中,首次LEEP治愈65例(92.86%),2例(2.86%)病变持续存在,2例(2.86%)术后复发,1例LEEP后病检为宫颈微小浸润癌而行根治术。5例(7.14%)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认为LEEP治疗CIN安全有效,但术后随访非常重要。
黄亚青芮小慧
关键词:LEEPCIN复发率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利弊。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3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筛选出同时间段接受传统腹腔镜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围手术期的观察指标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既往手术史、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腹腔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抗生素升级率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可以在妇科良性和早期恶性肿瘤等疾病中广泛开展,其短期疗效结果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
李道云徐云芮小慧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腹腔镜妇科疾病
宫颈绒毛状腺癌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状腺癌(VGPA)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4例VGPA患者年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 14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4. 5岁。2例患者为Ⅰ_(A1)期,11例患者Ⅰ_(B1)期,1例Ⅱ_(A1)期,其中1例为子宫肌瘤行全子宫术后病理偶然发现,其余13例经术前病理诊断。14例患者中,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10例,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1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例,根治性宫颈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全子宫切除术1例。13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阳性,1例高危型HPV阴性。随访时间4~93月,中位时间50月,仅1例复发。结论 HPV感染可能是VGPA的致病因素,与宫颈腺癌比较,VGPA预后较好。
芮小慧江希萍徐云
关键词:病理诊断人乳头瘤状病毒子宫切除术
膀胱阴道瘘22例的诊治体会
2012年
作者对本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22例膀胱阴道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本病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芮小慧胡建铭
关键词:膀胱阴道瘘
年轻宫颈癌32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1986 ̄2006年收治的35岁宫颈癌3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0年年轻宫颈癌发病率较以往明显上升,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发生改变。结论宫颈癌的发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腺癌发病比例增高,应重视对年轻妇女的宫颈癌普查。
江希萍芮小慧罗永坤
关键词:宫颈癌年轻妇女
LEEP和CO_2激光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将中-重度宫颈糜烂的165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75例行LEEP切除(包括CO2 激光治疗效果不佳者),另一组90例行CO2 激光治疗.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各2~4 mm,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评价LEEP和CO2 激光对中一重度宫颈糜烂治疗效果.结果:LEEP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术后12周末一次治愈率96%,效果明显高于CO2激光组(71.1%).提示:LEEP适用于重度宫颈糜治疗,尤其对合并宫颈肥大及CO2激光治疗疗效不佳者,且手术简单、安全、易行,同时可提供全部病理标本,能明确诊断,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率.
蒋国华郭彩霞何国蓓芮小慧
关键词:LEEPCO2激光宫颈癌
趋化因子受体在卵巢癌进展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6
2017年
卵巢癌是妇科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卵巢癌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协同完成的过程,包括细胞的转化、血管生成的前期肿瘤微环境形成、局部肿瘤细胞的生长、细胞外基质降解、肿瘤细胞突破血管基底膜进入人血液循环系统,形成肿瘤细胞向特定组织器官的非随机性转移。趋化因子受体参与肿瘤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细胞粘附、增殖、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趋化因子是卵巢癌进展的重要调节因子,趋化因子受体可作为治疗卵巢癌潜在的新靶点。
芮小慧徐云蒋敬庭
关键词:卵巢肿瘤趋化因子受体免疫反应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上皮性卵巢癌(EOC)因其早期难以发现且晚期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免疫治疗有望成为EOC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机体免疫抑制的产生会影响EOC的免疫治疗效果。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是一种免疫卡控点分子,参与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体外实验和小鼠体内研究结果表明,调控TIM-3的某些生物学功能有助于激活T细胞的活性,抑制肿瘤的生长,因而TIM-3可能成为EOC免疫治疗的潜在新靶点。该文对TIM-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EOC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前景作一综述,旨为妇科肿瘤发生机制和防治技术研究提供新策略。
芮小慧徐云蒋敬庭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免疫治疗
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和尿动力学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雌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比较33例绝经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服用雌激素前后临床症状及尿流动力学结果的变化。结果Ⅰ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达68%,Ⅱ型及Ⅲ型患者的缓解率则分别只有44%和15%。Ⅰ型患者服药前Valsalva漏尿点压力(VLPP)、咳嗽漏尿点压力(CLP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功能尿道长度(FUL)分别为(120.5±23.6)㎝H2O、(130.7±21.6)㎝H20、(106.8±24.3)㎝H2O和(3.5±0.8)㎝H2O,服药后分别为(130.8±20.3)㎝H2O、(140.3±20.4)㎝H2O、(119.7±26.9㎝H2O和(3.9±1.0)㎝H2O,其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Ⅱ型和Ⅲ型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用雌激素治疗对Ⅰ型绝经后尿失禁患者有治疗效果,而对于Ⅱ、Ⅲ型患者合用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苏彤江希萍芮小慧
关键词:雌激素压力性尿失禁尿动力学
子宫内膜癌中MGMT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产物-MGMT在及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GMT在38例子宫内膜癌、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32例中的表达。结果 MGM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6%(13/32),(++)56.2%(18/32),(+)3.1%(1/32),MGMT蛋白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20%(5/25),(++)80%(20/25)、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7%(17/38),(+)55.2%(21/38)。MGMT蛋白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癌(P<0.05);正常子宫内膜组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P<0.05)。结论 MGMT基因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指标子宫内膜癌肿瘤标志物。
芮小慧胡建铭陈继明谢军
关键词:MGMT免疫组织化学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DNA修复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