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小型旋挖钻机支撑机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 2012年
- 对小型旋挖钻机支撑机构在提钻和钻进两种极限工况下进行受力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并以此进行结构优化的探讨,最终得出较为合理的优化结构方案。
- 夏北成建联葛鹏于飞王艳
- 关键词:旋挖钻机有限元分析结构优化
- 发动机变油门控制在振动压路机上的应用研究
- 2013年
- 振动压路机匀速压实时间占其作业时间的80%左右,而匀速压实时的功率需求仅占发动机额定功率的60%左右,此时发动机处于高转速低负荷状态工作,耗油率较高,导致振动压路机的作业经济性较差。提出振动压路机的发动机变油门控制方法,即降低匀速压实时的发动机转速,同时适量增大行走泵和振动泵的排量来保证压路机行驶速度及振动频率的稳定性,在不影响压实质量的前提下,使发动机处于经济油耗区工作,提高了振动压路机的作业经济性。分析发动机变油门控制的原理及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其控制流程图,为发动机变油门控制在振动压路机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王艳王福亮李长欢
- 关键词:振动压路机控制方法
- 旋挖钻机回转平台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在对旋挖钻机提钻工况下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力学模型。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转台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揭示回转平台在最大和最小变幅距离提钻工况下的最大变形值、最大应力值、危险截面区域以及变形和应力的分布情况,通过分析转台的应力分布状态,找出该结构在强度和刚度设计上的薄弱环节和富余部位,为进一步优化转台结构、改进转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王艳徐信芯焦生杰
- 关键词:旋挖钻机回转平台有限元分析
-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幅均匀性的仿真优化
- 2013年
- 为了解决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存在的振幅不均匀性问题,建立分析了钢轮悬空振动数学模型,得出钢轮振幅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因素和振幅分布均匀条件表达式。在ADAMS中建立了钢轮振动系统的实体模型并按照振幅分布均匀条件表达式对其进行了优化,使得钢轮高幅工况的振幅分布标准偏差由7.9%降为0.9%,振幅分布均匀性明显改善,验证了钢轮振幅分布均匀条件表达式的正确性。
- 王艳周龙刚王福亮
- 关键词:筑路机械振动压路机激振力
- 旋挖钻机回转平台主体结构分析及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以某型号旋挖钻机回转平台的箱型结构和工字梁结构为例,借助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对工字梁结构进行优化,使其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减轻自重、节约原材料。
- 王艳陈以田徐信芯焦生杰
- 关键词:旋挖钻机回转平台箱型结构仿真
- 振动压路机名义振幅计算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振动压路机的名义振幅是振动轮悬空时测得的振幅,用以比较不同压路机振幅的大小。通过分析振动轮悬空振动模型,提出考虑振动轮位移与激振力之间的相位角及减振器弹性力两个影响因素的名义振幅计算公式,并对该计算公式在单钢轮振动压路上的应用进行了简化,克服了现有名义振幅计算公式的缺陷,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
- 王艳王福亮魏文澜
- 关键词:振动压路机减振器相位角
- 旋挖钻机回转平台主体结构改进及优化
- 2015年
- 现行的某型号旋挖钻机的回转平台为箱型结构,本文将其改制为工字梁结构。然后借助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对两种转台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选择较好的结构,然后对这种结构进行优化.使结构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轻自重,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 王艳
- 关键词:旋挖钻机回转平台仿真
- 旋挖钻机动力头密封结构改进
- 2012年
- 分析了现有市场上旋挖钻机动力头普遍采用的密封结构,针对其经常出现渗漏油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密封结构:动力箱下端采用的旋转密封方式换成静密封方式,并对动力头的其它结构作了相应调整。利用Pro/E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动力头模型,并对改进后的密封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模态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
- 于飞焦生杰葛鹏夏北王艳
- 关键词:动力头渗漏油静密封
- 工程机械维修质量评估探讨被引量:7
- 2000年
- 本文提出工程机械维修质量多层次、多算子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并以挖掘机为例说明该评估模型建立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某单位R200现代液压挖掘机进行维修质量评估,其评估结果与实际较为相符。
- 焦生杰王艳王梅
- 关键词:工程机械综合评估
- 基于ADAMS的变摇臂比配气机构仿真分析
- 2012年
- 本文在ADAMS中建立了变摇臂比配气机构的刚体模型与刚柔耦合模型,并做了仿真分析比较,验证了刚柔耦合模型在变摇臂比配气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可行性,为变摇臂比配气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简捷可行的方法。
- 王福亮王艳
- 关键词:ADAMS配气机构刚柔耦合模型机构运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