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2篇手术
  • 2篇术后恶心
  • 2篇术后恶心呕吐
  • 2篇甲状腺
  • 2篇恶心呕吐
  • 1篇单用
  • 1篇穴位
  • 1篇穴位埋线
  • 1篇穴位埋线疗法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手术麻醉
  • 1篇术后疼痛
  • 1篇疼痛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林江海
  • 3篇倪剑武
  • 2篇徐韶怡
  • 1篇詹静
  • 1篇柯建韩
  • 1篇黄玉霜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颊针在脊柱骨折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2024年
在骨科手术中,脊柱骨折手术因其复杂性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1-2]。当前,手术是脊柱骨折主要治疗手段[3],但围术期的疼痛管理和康复过程仍具挑战。颊针疗法作为安全、有效的中医针灸技术,已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展现出优势[4]。近年来,随着颊针理论的深化和临床实践的积累,其在围术期疼痛控制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然而,颊针在脊柱骨折镇痛中的临床研究尚不充分,其疗效与安全性有待验证。因此,本文旨在探索颊针疗法在脊柱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质量。
陈雄为倪剑武周一敏林江海戚茜茜
关键词:炎症反应术后疼痛
单用和多种模式联合方法预防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比较单一和多模式联合方法对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高危人群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控制作用.方法 将20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PONV高危人群(女性,有晕动症史或PONV史,非吸烟者,应用阿片类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40例.单用药物组:手术结束前10 min分别给予恩丹西酮8 mg和胃复安10 mg(各稀释于1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脐贴药物组:除围手术期给予恩丹西酮和胃复安两种药物外,入手术室即给予止吐脐贴;耳穴药物组:除围手术期给予恩丹西酮和胃复安两种药物外,入手术室即采用耳穴贴压;多模式组除围术期给予恩丹西酮和胃复安两种药物外,联合给予止吐脐贴和耳穴贴压;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观察5组患者术后24 h的痛觉模拟评分和发生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对照组(77.5%)、单用药物组(47.5%)、脐贴药物组(32.5%)、耳穴药物组(30.0%)、多模式组(7.5%)PONV的发生率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5或P〈0.01),多模式组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或P〈0.01);而脐贴药物组与耳穴药物组相近,均低于单用药物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行甲状腺切除术的PONV高危人群,多模式止吐方法联合使用优于双模式,双模式优于单一药物模式.
徐韶怡柯建韩黄玉霜林江海倪剑武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后术后恶心呕吐
穴位埋线疗法预防甲状腺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埋线用于预防甲状腺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制订更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C组)和穴位埋线+药物组(D组),每组各40例。C组采用阿扎司琼联合地塞米松预防PONV,D组在药物组基础上给予内关穴和足三里经穴位埋线。比较两组急性期和延长期PONV发生率。结果 D组急性期PONV发生率和延长期PONV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埋线能有效预防全麻后甲状腺PONV,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江海徐韶怡倪剑武詹静
关键词:穴位埋线甲状腺手术术后恶心呕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