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立森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8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波诺丁汉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走向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新理念被引量:33
- 2001年
-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人们对高校图书馆的地位、作用、馆藏、经费、管理等问题的认识也发生着深刻变化。革除旧思想确立新理念将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
- 喻立森
- 关键词:馆藏建设经费筹集
- 立起“人生支点”:初中教育的本来意义
- 2014年
- 目前的初中学生最难教,初中教师最难当,初中校长最难做。缘何?因为教育观念莫衷一是、误区太多,初中学生又处于人生中的"多事之秋",初中教师恰好处在教育系统链条中的"咽喉要塞",初中校长更是置身于社会批评教育的"风口浪尖"当中。平心而论,初中教育是人的一生当中至为关键的成长时期。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乃至前途命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几年。根据物理学的杠杆原理,初中教育实际就是立起人生未来的一个重要支点。
- 喻立森
- 关键词:初中教师批评教育教育分流教育系统励志教育
- 多途并进,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理性选择被引量:6
- 2011年
-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应该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校风建设、课程教学、导师指导、课外活动、考试评估等项活动的每个环节。重在培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夯实学术累积的知识根基,点燃刨根究底的潜在资质,促进非智力因素的不断增长。在学生完成相应学业时,检验他们成长进步的形成状况,使之成为德才兼备、兴趣广泛、身心两健、和谐发展的人。
- 沈伟其喻立森
- 关键词:大学生非智力因素
- 中外合作大学的时代使命
-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加入WTO组织,都要求中外合作大学肩负起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探索全球性教育合作与改造新世纪中国大学的时代使命.发达国家对于国际教育合作更为积极,它们希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教育服务,...
- 喻立森
- 关键词:师资队伍教学体系
- 文献传递
- 论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把握国际机遇,破解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三难”,即资金投入难、自主办学难与学生就业难;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凸显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三性”,即人本性、公平性与公益性;必须瞄准强国目标,勇闯中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三关”,即办学特色关、师生素质关与教育质量关。中国私立高等学校的举办者、董事长、校长,应该具备这种雄才大略,冲破其间的重重阻力,迎来灿烂辉煌的美好明天。
- 喻立森
- 千万莫让“学术腐败”玷污大学被引量:1
- 2013年
- 大学乃育人场所,是各门科学的知识殿堂,是教师执教治学和学生进德修业的共同场所,也是经济社会的文化中心与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惩治学术腐败直接维系到大学纯洁、未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培养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倡导"行业学术自律",从道德上筑牢学术腐败的精神防线;实行"严厉制裁措施",从制度上打压学术腐败的生存空间;颁布"学术防腐法案",从法律上根除学术腐败的滋生根源。让大学远离腐败、规避市侩,回归到追求真理和教书育人的本来场所。
- 喻立森
- 关键词:学术腐败
- 论中国私立高校走向国际化的前提
- 2014年
- 中国私立高校走向国际化必须具备三个前提:一是确立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奋斗目标。二是营造与公办高校公平竞争的生存环境。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从法律上保证公私高校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彻底取消"公办民营"的二级学院模式,从制度上划清公私高校公平竞争的明确界线,全面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市场,从经费、生源、出路上创造公私高校公平竞争的活跃局面。三是建立和国际接轨的校风、教风与学风。弘扬追求真理的大学校风,树立严谨治教的大学教风,倡导刻苦治学的大学学风。夫如斯,中国私立高校方可走向国际化,并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占有数席之地。
- 喻立森
- 论中国私立高校走向国际化的前提
- 中国私立高校走向国际化必须具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遗传基因,具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后天素质,具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动力;营造与公办高校公平竞争的生存环境,从法律上保证公私高校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从制度上划清公私高校公平...
- 喻立森
- 关键词:高等教育私立院校法律保护
- 文献传递
- 教育学逻辑起点的历史考察被引量:61
- 1986年
- 逻辑赶点在科学的分类和科学体系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考察了近.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中提出的各种逻辑起点及其根据,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 瞿葆奎喻立森
- 关键词:教育学理论逻辑史考
- 高质量就业:大学教育的根本命脉——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就业策略被引量:6
- 2010年
- 高质量就业是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根本命脉。宁波诺丁汉大学2008、2009届本科毕业生就学与就业率达到100%,2010届毕业生考上研究生与成功就业的目前已占91.7%。这源于其成功的就业策略:制定生涯规划,就业从"入学教育"做起;提供质量保证,就业在"教学全程"奠基;高度负责,就业要"一个不少"落实。大学不仅应该成为青年学习深造的理想场所,更应该成为他们高质量就业的预演基地。
- 喻立森沈伟其仇琳
-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大学使命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