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文斌

作品数:73 被引量:22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武进区科技局资助项目常州市卫生局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2篇细胞
  • 18篇化疗
  • 10篇肿瘤
  • 10篇胃癌
  • 9篇预后
  • 9篇晚期
  • 9篇肠癌
  • 7篇腹腔
  • 6篇直肠
  • 6篇细胞培养
  • 6篇疗效
  • 5篇直肠癌
  • 5篇紫杉
  • 5篇紫杉醇
  • 5篇晚期胃癌
  • 4篇原代细胞
  • 4篇原代细胞培养
  • 4篇热化疗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机构

  • 38篇江苏大学附属...
  • 28篇常州市武进人...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常州市第一人...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常州市第四人...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6篇陆文斌
  • 53篇金建华
  • 26篇王芳
  • 17篇邓建忠
  • 16篇张华
  • 13篇张华
  • 13篇邓建忠
  • 12篇李献文
  • 9篇邓玲慧
  • 9篇顾小燕
  • 8篇王月
  • 7篇王月
  • 6篇顾小燕
  • 5篇杨玉薇
  • 4篇金丽艳
  • 3篇楚鹰
  • 3篇刘允刚
  • 2篇胡文蔚
  • 2篇赵刚
  • 2篇赵刚

传媒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胰腺病学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电动组织破碎手术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组织破碎手术刀,包括第一刀片、第二刀片、刀头外壳、连接管、传动圆柱外壳、圆柱壳、电源开关、电压显示屏、速度调节旋钮、转盘、U型钢片弹簧、挡杆、圆杆、拨杆、衔接圆盘、电机、可变电阻、圆柱蓄电池、分隔...
陆文斌宫雪超金建华刘迁张华杨玉薇邓玲慧李文晶朱麒
文献传递
紫杉醇每周给药联合小剂量5-Fu持续输注治疗20例晚期胃癌被引量:1
2006年
陆文斌金建华李雪飞顾小燕王芳李献文张华杨玉薇
关键词:紫杉醇氟脲嘧啶
一种带窗口的培养皿盖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窗口的培养皿盖,包括盖体,盖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拍照观察或吸取细胞的窗口,盖体上还活动设有用于打开或覆盖窗口的口盖,通过窗口对一些正在培养的细胞进行拍照或细胞吸取等,可以大大降...
刘迁金建华陆文斌邓建忠杨春霞李文晶沈颖
文献传递
高聚生(高聚金葡素)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高聚生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伴发的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聚生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组和单纯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组各50例,腹腔内化疗方案均为FP方案(5-FU和DDP)。结果:高聚生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有效率为86.0%,单纯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有效率为72.0%,两组有效率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聚生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是治疗胃肠道肿瘤伴发的癌性腹水的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陆文斌金建华王芳李雪飞
关键词:高聚生高聚金葡素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癌性腹水毒副反应
凯西莱联合天晴甘美治疗化疗后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凯西莱联合天晴甘美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时并发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6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以凯西莱联合天晴甘美;对照组(30例)予以凯西莱,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肝损害的疗效,1次/d,连用2周。结果 2周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效率治疗组(7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3)。结论凯西莱联合天晴甘美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张华金建华陆文斌邓建忠王芳李献文赵刚
关键词:凯西莱天晴甘美化疗药物药物性肝损害
多西紫杉醇周疗法加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周疗法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周疗法联合卡铂治疗,其中多西紫杉醇20mg/m2,静滴,d1,8,15,卡铂AUC=5静滴,d1,28d为1周期,每例患者治疗两周期以上。结果全组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7例,稳定18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46.3%。全组中位生存期11.2个月,1年生存率为45.0%。KPS评分增加者占68.2%(28/41)。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余毒副反应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周疗法联合卡铂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或二线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李献文金建华王芳陆文斌顾小燕张华杨玉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西紫杉醇卡铂化疗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在腹腔热化疗治疗癌性腹水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腹腔热化疗治疗癌性腹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 76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化疗组和腹腔化疗组 ,每组 38例 ,化疗方案为FP方案。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的T细胞亚群 (CD3+ 、CD4 + 、CD8+ 和CD4 + /CD8+ )和NK细胞 (CD16 + 5 6 + )值。结果 腹腔热化疗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细胞CD3+ 、CD4 + 、CD4 + /CD8+ 比值和NK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P <0 .0 0 1) ,而腹腔化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的T细胞CD3+ 、CD4 + 、CD4 + /CD8+ 比值和NK细胞数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腹腔热化疗可以改善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腹腔化疗和热疗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癌性腹水的治疗效果。
倪晓谦金建华王芳陆文斌
关键词:癌性腹水细胞免疫功能热化疗
一种基于血液检查指标的结肠癌标志物筛查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血液检查指标的结肠癌标志物筛查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基于血液检查指标的结肠癌标志物筛查系统,包括设备主机,所述设备主机上端面一侧开设有操作槽,所述设备主机上端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小型质谱仪,所述操...
刘迁沈颖王月李文晶邓建忠陆文斌金建华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结肠癌核心基因筛选及验证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结肠癌核心基因,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挖掘潜在的结肠癌分子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23878、GSE37182和GSE74602数据集,应用R语言筛选结肠癌和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DEGs进行GO富集分析、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筛选结肠癌核心基因。利用TCGA数据库验证核心基因表达及预后价值,采用细胞转染及MTT法进一步验证核心基因的功能。结果:3个数据集筛选出270个共有DEGs,GO富集分析显示DEGs参与生长负调控、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结构组织等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DEGs主要富集于Wnt、NF-κB、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PPI筛选出11个核心基因。经GEPIA数据库验证,MYC、TIMP1、UBE2C、SOX9、AURKA、COL1A1、CDC20、TOP2A和CENPF在结肠癌中高表达,而CAV1和CXCL12低表达。进一步生存分析显示,AURKA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期呈正相关(P<0.05),TIMP1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总体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COL1A1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细胞转染及MTT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AURKA、TIMP1可显著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结论:筛选出可能参与结肠癌发生的11个核心基因,其中AURKA和TIMP1表达变化可能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相关。
曾成祁国萍沈颖陆文斌邓建忠邓建忠金建华
关键词:结肠癌生物信息学预后核心基因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与术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表达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行根治术+辅助化疗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90例志愿者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两组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与化疗后效果的相关性。【结果】qRT-PCR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前血清lncRNA H19水平为(1.63±0.35)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259,P<0.01)。以观察组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的中位数2.03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两组各43例。高表达组肿瘤最大径、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侵及浆膜、Ⅲ-Ⅳ期的比例、术前CEA水平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化疗后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神经毒性、黏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33.6个月、22.9个月显著低于低表达组的55.8个月、43.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lncRNAH19水平高表达者的生存状况较差,术后化疗的敏感性更低.但与化疗耐受性未见明显相关性。
邓玲慧金建华陆文斌金丽艳邓建忠张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