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贤高

作品数:21 被引量:109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儿童
  • 5篇小儿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3篇人干扰素
  • 3篇重组人干扰素
  • 3篇重组人干扰素...
  • 2篇低出生体重
  • 2篇低出生体重儿
  • 2篇新生儿
  • 2篇心肌
  • 2篇血钙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支气管炎
  • 2篇治疗儿童
  • 2篇气管炎
  • 2篇铅水平
  • 2篇重症
  • 2篇重组人干扰素...

机构

  • 11篇安庆市立医院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淮南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市第三人...
  • 1篇池州市人民医...
  • 1篇宿州市立医院

作者

  • 20篇程贤高
  • 7篇李晓春
  • 6篇程正平
  • 5篇李晓春
  • 3篇丁丹
  • 3篇胡方启
  • 3篇王幼明
  • 2篇徐森懋
  • 2篇孔少云
  • 1篇韩旻
  • 1篇储振宇
  • 1篇朱良梅
  • 1篇李艳玲
  • 1篇张爱勤
  • 1篇蒋世良
  • 1篇赵世华
  • 1篇李传景
  • 1篇桂宝风
  • 1篇温晓红
  • 1篇武迎建

传媒

  • 4篇现代诊断与治...
  • 3篇安徽医学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医学信息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苏皖新生儿医...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注入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效果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单独应用PS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PS气管(气管插管或LISA管)内滴入,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PS气管(气管插管或LISA管)内滴入,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呼吸机应用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BPD发生率、PS重复给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给药后,两组pH值、PaO2、PaO2/FiO2高于给药前,PaCO2低于给药前,且观察组pH值、Pa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应用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PD发生率、PS重复使用率低于对照组(15.63%vs 37.50%)、(3.13%vs 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气管插管或LISA管下滴入布地奈德联合PS治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指标,抑制炎症反应,有效防止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几率,不增加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且可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并降低PS的重复使用率。
饶军程贤高李晓春胡方启朱良梅储振宇
关键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布地奈德肺表面活性物质
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儿童重症心肌炎3例
2010年
胡方启程贤高李晓春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自然妊娠五胞胎救治及早期生长发育跟踪研究
李晓春潘莲丽程贤高孔少云桂宝风何宏勋王幼明张爱勤朱慧芳
项目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妊娠五胞胎围生期临床特点研究;自然妊娠五胞胎救治;自然妊娠五胞胎早期生长发育随访,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及经验。
关键词: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方法及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对6个月内有脑瘫可疑表现和体征的患儿进行体检和头颅CT检查。明确后应用药物、针灸、按摩进行治疗。结果:有52例幼婴儿被诊为脑瘫,经早期干预50例患儿临床表现及体征有所改善。结论:小儿脑瘫早诊早治,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程贤高
关键词:小儿脑瘫体征
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33例早期诊治分析
2014年
目的:总结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临床特点,提高本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3例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患儿均有持续高烧症状,患儿的临床症状均不足4项诊断标准要求,实验室检测值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小儿不典型性川崎病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对有持续高热,川崎病典型性临床表现不显著的患儿,应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心脏彩超结果尽早确诊并行免疫球蛋白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
王士杰李晓春程贤高
关键词:不完全性川崎病
儿童Behcet综合征5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Behcet(白塞氏)综合征在儿童中较少见,临床症状广泛,当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时,易误诊为其它系统疾病.我科于1993年~1998年曾诊治5例,开始均系外院误诊.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1岁~5岁;病程1月~4月.
程贤高
关键词:BEHCET综合征误诊儿童
100例窒息新生儿48小时内血气变化与头颅CT的改变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48小时内血气变化与头颅CT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每例窒息后48小时内入院新生儿在吸氧之前立即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PaO2、PaCO2、pH值,72小时行头颅螺旋CT检查,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分为轻度和中重度两组,应用统计学处理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100例窒息新生儿中重度组有52例,合并颅内出血40例(占40%),PaO2、PaCO2、pH值与轻度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窒息后持续缺氧,导致高碳酸血症、酸中毒,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损害。
程贤高李晓春程正平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气分析头颅CT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采用ELISA检测方法 ,对TORCH检验中CMV IGM阳性者 ,结合临床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 4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中发热 2 2例、咳嗽 17例、呼吸困难 4例、皮疹 4例、黄胆消褪延迟 14例、肝脾肿大 4例、肝功能异常 2 2例、生长发育障碍 3例、先天缺陷 7例。
程贤高李晓春程正平王幼明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儿童ELISA
多层螺旋CT平扫加三维重建在反复或持续喘息患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加三维重建在反复或持续咳喘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以持续喘息≥4周或反复喘息≥3次的80例住院患儿进行胸部多层螺旋CT平扫加三维重建检查。结果 80例患儿中支气管异物16例,经耳鼻喉科会诊取出异物后咳喘症状消失;支气管发育异常10例与支气管镜检查符合;肺炎54例,经加强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其中5例行支气管镜灌洗后痊愈。结论胸部多层螺旋CT平扫加三维重建能准确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明确异物位置、判断气管先天畸形;了解肺部炎症程度及痰栓堵塞位置,为指导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丁丹程贤高李晓春
关键词:咳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儿童脓毒症血培养结果与血清降钙素原关系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判断细菌感染及其种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为脓毒症的253例患儿的血培养结果与其PC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53例脓毒症患儿中,血培养阳性124例,阳性率49.01%;其中G+细菌感染71例(28.06%),G-细菌感染53例(20.95%)。253例患儿PCT中位水平为1.6(0.4~4.5)ng/ml,其中低(0.05~0.5 ng/ml)、中(~2 ng/ml)、高(~10 ng/ml)、极高组(~300 ng/ml)分别为86例、55例、75例、37例。不同PCT水平组间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4,P〈0.01),PCT低水平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最低,其他三组阳性率均高于60%。不同PCT水平组间G+和G-菌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PCT高水平组G+菌检出率最高,而PCT极高水平组G-菌检出率最高。结论 PCT对于判断儿童脓毒症是否为细菌感染有一定指导作用,其水平异常升高可考虑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胡方启程贤高丁丹李宗光
关键词:脓毒症血培养细菌感染降钙素原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