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华

作品数:57 被引量:35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基因
  • 12篇细胞
  • 12篇基因表达
  • 10篇表达谱
  • 9篇蛋白
  • 8篇克隆
  • 7篇蛋白质
  • 7篇叶提取物
  • 7篇银杏叶
  • 7篇银杏叶提取物
  • 7篇提取物
  • 7篇基因表达谱
  • 7篇白质
  • 6篇基因芯片
  • 5篇胃癌
  • 5篇GBE50
  • 4篇造血
  • 4篇内皮
  • 3篇毒性
  • 3篇幽门螺

机构

  • 3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血液学研...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上海华盈生物...
  • 2篇上海华冠生物...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市针灸经...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57篇张庆华
  • 12篇赵国屏
  • 7篇宋凯
  • 7篇陈竺
  • 7篇叶赛
  • 7篇黄秋花
  • 5篇顾笑梅
  • 5篇肖华胜
  • 4篇沈建颖
  • 4篇孙爱军
  • 4篇杨燕青
  • 4篇杨永清
  • 4篇徐玉东
  • 4篇王宇
  • 4篇陈赛娟
  • 4篇尹磊淼
  • 4篇郜恒骏
  • 3篇刘文忠
  • 3篇萧树东
  • 3篇彭海林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遗传
  • 3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3年
在真核生物的脂肪酸代谢过程中,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A,CPT1A)是长链脂肪酸由胞浆转移到线粒体氧化供能的关键限速酶。CPT1A基因可受到体内多种转录因子、激素以及代谢物的调节,同时影响相关代谢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的新靶点和热点。全面综述了CPT1A基因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调节,与疾病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
魏婷张永煜张庆华
关键词:代谢性疾病
正常人垂体组织基因表达谱的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建立正常人垂体组织基因表达谱。方法 垂体cDNA文库构建、大规模表达序列标记 (EST)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处理。结果 在所测的 72 2 2条可分析的EST中 ,2 949条 (4 1% )为已知基因 ,其中参与基因 /蛋白表达者最高 (2 3.2 % ) ,13 .7%的基因与内分泌相关 ,18.1%的基因参与信号转导。前 2位高表达的基因是促生长素和催乳素。垂体表达甘丙肽、可卡因和安非他明调节的转录肽 (CART)及黑色素浓集激素 (MCH)等与食欲调节有关的激素。还表达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和受体。Pit 1、锌指蛋白 (ZNF) 74和PLAG1在垂体中是相对特异表达的。结论 正常垂体组织中参与信号转导的基因明显高于心脏和CD34 +造血前体细胞 ,而与脑、下丘脑、肾上腺组织相近。甘丙肽和CART可能是参与食欲调节的垂体激素。垂体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广泛的相互作用。Pit 1、ZNF74和PLAG1可能是垂体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
宋怀东胡仁明彭永德黄秋花周隽吴昕彦任双喜高国峰王立毛羽丰余亚萍戴蒙徐淑华范惠泳沈宇付刚陈名道张庆华陈家伦
关键词:垂体计算生物学基因表达谱
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含有NAD+依赖性l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NAD+-dependent 15-hydroxyprostaglandin dehydrogenase,15-PGDH)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5-PGDH)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方法:Real time PCR检测多种胃癌细胞株中15-PGDH的表达情况。双酶切方法鉴定15-PGDH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5-PGDH后,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其转染入胃癌细胞SGC7901中。MTT法检测质粒转染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观察质粒转染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质粒转染对胃癌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SGC7901细胞中15-PGDH表达显著偏低。pcDNA3/15-PGDH质粒转染入SGC7901细胞的效率较高,转染后24 h及48 h时pcDNA3/15-PGDH组的15-PGDH mRNA表达量分别是pcDNA3空质粒组的188倍和271倍。pcDNA3/15-PGDH质粒转染后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低于空质粒组和未转染组(P<0.05)。结论:15-PGDH基因转染可显著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推测15-PGDH可能是抑制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申玉翠张庆华叶赛杨燕青王弢靖大道
关键词:胃肿瘤转染细胞运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h亚群细胞因子的检测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Th亚群细胞因子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BioPlex系统和悬浮阵列技术通过荧光编码检测43例ITP患儿血清中的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GMCSF和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的变化,并与2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与正常健康儿童相比,ITP患儿Th1型细胞因子显著升高(P<0.01),而Th2型细胞因子显著降低(P<0.01)。结论儿童ITP发病中存在异常的淋巴细胞极化状态,是一种Th1优势的疾病。
阮积晨赵芹周海霞钱江潮沈树红张庆华
关键词:儿童
稳定转染15-PGDH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
2009年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胃癌组织中NAD+依赖性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表达明显减低,瞬时转染15-PGDH对人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有一定抑制作用。目的:建立稳定转染15-PGDH基因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观察恢复15-PGDH表达对胃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探讨15-PGDH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双酶切和质粒测序鉴定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5-PGDH,采用脂质体法将质粒转染人SGC7901细胞,G418筛选稳定转染株.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分别以甲基噻唑基四唑(MTT)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稳定转染15-PGDH基因的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情况和迁移能力。结果:经4周G418筛选以及实时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得到4株可稳定、较高水平表达15-PGDH的SGC7901细胞株。稳定转染15-PGDH基因的SGC7901细胞株.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显著低于空质粒组(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转染15-PGDH基因的SGC7901细胞株.恢复15-PGDH表达可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15-PGDH表达减低或缺失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申玉翠靖大道叶赛王弢张庆华
关键词:胃肿瘤转染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基因组学技术初步分析甲基汞神经毒性功能基因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甲基汞神经毒性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方法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大鼠暴露体重剂量为0·5mg/Kg的氯化甲基汞后脑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分析其功能。结果基因表达谱中差异表达基因共有303条,其中上调基因为170条,下调基因为133条。发生显著性改变的功能基因主要涉及到①免疫应答及解毒作用;②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③细胞信号传导;④神经传导;⑤细胞增殖与分化;⑥细胞凋亡;⑦其它未知功能等7组。在暴露组样本中,脑中有关细胞信号传导和神经传导功能基因发生了特别显著的差异表达。结论甲基汞通过对信号传导过程的影响,发挥其神经毒性的作用。
程金平冀秀玲金桂文袁涛郑敏王文华张庆华
关键词:甲基汞基因组学基因芯片神经毒性
利用基因免疫进行日本血吸虫Sj22蛋白抗体制备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应用基因免疫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Sj22蛋白的抗体,并研究CpG佐剂和蛋白加强策略在增强基因免疫效果中的作用。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免疫小鼠,实验动物分为4组:A组注射pVAX1-sj22质粒100μg/只;B组注射pVAX1-sj22质粒50μg/只,同时注射CpG佐剂20μg/只;C、D组注射pcDNA3.1-sj22质粒100μg/只。分别在0、3、6周进行免疫,第9周A、B、C组用30μg重组sj22蛋白加强免疫,D组则用pcDNA3.1-sj22质粒100μg加强免疫。第0、9、10周割尾采血,使用ELISA方法进行抗体效价测定,Westernblot验证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使用基因免疫的方法获得了针对Sj22的特异性抗血清,CpG佐剂能够有效降低质粒用量,基因免疫-蛋白加强的策略使得抗体的滴度提高了40~1280倍。
彭海林宋凯叶赛宋怀光刘锋徐斌张庆华
关键词:基因免疫抗体日本血吸虫
新的生长激素异形体基因的发现及全长cDNA的克隆被引量:2
2000年
在通过大规模 ESTS技术对垂体基因表达谱的研究中 ,从垂体组织产生了 72 2 2个 ESTS,有385个 ESTs是代表生长激素 (GH)基因的 ,其中 1个为中间缺失 1 38bp的 GH异形体基因 ,并经巢式 RT- PCR及测序证实 ;该基因编码 1 71个氨基酸的前肽 ,去除信号肽后 ,其成熟肽由 1 45个氨基酸组成 ;经生物信息学处理 ,其分子量大小约 1 7k D;与正常生长激素分子内有 2个 GH受体结合位点不同 ,该新的 GH异形体分子内仅有一个生长激素受体的结合位点 .研究结果揭示 :正常垂体内存在着新的 GH异形体基因 ,该基因可能编码外周血中 1 6k D的生长激素 ;其功能可能为 2 2k D GH的生理拮挤剂 .
宋怀东高国峰彭永德彭永德黄秋花陈名道黄秋花陈名道胡仁明
关键词:生长激素基因克隆拮抗剂
白斑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运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口腔白斑组织和口腔鳞癌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为探讨口腔白斑癌变基因提供初步筛选资料。方法 对临床切除的 5例口腔白斑和口腔癌组织进行总RNA抽提 ,逆转录制备探针 ,纯化后与含有 412 4个基因的微阵列杂交 ,杂交后的信号经扫描仪检测和计算机分析后筛选出与白斑癌变相关的基因。结果 对口腔白斑和口腔癌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 ,发现存在 3 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 ,它们可能与白斑癌变有关。结论 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能成功检测出两种不同组织中多个基因的差异表达 。
周曾同陶疆张庆华杜艳姿郑培蒸
关键词:白斑癌变相关基因表达谱口腔鳞癌组织
直接标记的抗体芯片筛选血清疾病候选标志物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应用血清样品直接标记和抗体芯片方法进行抗原和疾病标志物的筛选。方法分别取正常、糖尿病和甲亢患者的血清,采用FMB的ASB600抗体芯片的样品及相关的标记试剂盒,对3μl血清样本进行直接生物素标记。抗体芯片孵育后,用链霉亲合素标记的Cy3荧光显色芯片,经扫描仪检测杂交信号,分析比较芯片内、芯片之间的信号结果重复性,初步筛选疾病样本中与正常样本有差别的蛋白标志物。结果芯片内的两点重复性相关系数R2达到0.95~0.99,芯片重复实验间的相关系数R2达到0.98。对不同样本间的芯片信号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新蛋白分子。结论本研究中使用的ASB600抗体芯片和直接标记荧光检测的实验方法可用于疾病相关的血清分子标志物的识别与寻找。
杨蔺范列英马红霞宋凯张庆华
关键词:抗体芯片疾病标志物血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