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景高
- 作品数:45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习近平关于劳动创造幸福重要论述的生成基础、核心要义及其实践进路
- 2025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劳动创造幸福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传承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幸福理论精髓,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经验,系统阐明了新时代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理论遵循、基本立场以及实施方略,形成了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习近平关于劳动创造幸福重要论述作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推进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彰显出重要的时代价值。
- 颜景高
- 关键词:实践进路
- 论符号化消费的社会逻辑被引量:7
- 2013年
- "符号化生存"从两个维度解剖着当代人的精神状况,一方面,"符号消费"表征着当代人的需求转向,即从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追求到对商品所蕴含意义的追求;但另一方面,"消费符号"系统又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着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事实上,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观,"符号消费"已经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作为一种社会后果,"符号消费"不仅侵蚀着现代文明的精神底蕴,并且导致一系列的重大社会危害。鉴于此,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符号消费"的社会逻辑。
- 颜景高贺巍
- 关键词:消费意识形态社会危害
- 抽象正义观批判:基于马克思的正义立场
- 2023年
- 罗尔斯借助原初地位设定、无知之幕遮蔽以及反思平衡的方法,认为理性自利的个体能够摒弃各自的特殊性、或然性及趋向性,客观地选择出一种为人们接受的正义原则,并且这种正义原则并没有社会制度类型的特殊限定。然而,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框架内,正义是由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并不存在普遍有效的正义观念,能够适用于多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正义原则是虚妄不实的。马克思反对基于绝对主义立场设定的“超验”正义观念,分析派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脱离这一窠臼,他们都没有认识到正义观念仅仅具有服务于特定历史阶段的工具性价值。
- 颜景高
- 关键词:正义原则正义观念唯物史观
- 社会转型期的“悲剧意识”探析
- 2012年
- 作为“悲剧”自身的内在澄明,“悲剧意识”彰显出悲剧主人翁在社会转型期的自我超越精神,也反映出人类社会在历史大变革中的价值观创造,“悲剧意识”由而生发出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作用,这在中、西社会大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吊诡的是,“悲剧意识”的逆向嬗变,却导致“颓废”意识的诞生以及社会精神日益低俗化、媚俗化和庸俗化的倾向,从而内在酸蚀着历史大变革中的社会精神。
- 颜景高
- 关键词:悲剧意识自我超越社会变革
- 马克思的正义维度何以“晦而不明”被引量:2
- 2021年
- "塔克—伍德命题"否认马克思以某种正义原则谴责资本主义,这在马克思的众多著作中得到了文本支撑。而质疑"塔克—伍德命题"的论者则坚持认为,唯有挖掘马克思文本的隐性话语,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正义维度。对于马克思而言,以正义之名批判资本主义是极为肤浅的理论聒噪,因为试图诉诸正义来实现道德理想的社会主义运动,要么成为乌托邦主义的"理想设计",要么陷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改良实践"。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运行规律"中探索出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上,马克思从分配原则"比较"的意义上考察了不同的社会形态,从而建构了不同层级的正义序列,这为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借鉴。
- 颜景高
- 数智劳动的正义诉求、异化风险及其防控路径
- 2025年
- 正义概念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更替而改变其内涵,从权力正义、资本正义到劳动正义,越来越多普通人的尊严逐渐得以彰显,特别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为全体劳动者过上更有尊严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历史契机。囿于数智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缺陷,“资本—技术”之间媾和而生成的膨胀性支配力量,迫使劳动者不得不遵循资本增殖诉求和扩张逻辑而“卑微”地生存,工人阶级所渴盼的劳动解放和人类尊严的实现遥遥无期。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发挥智能劳动的主导性作用。必须发挥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建构政府、劳动、技术以及资本等社会要素良性互动的数字智慧平台,形成“人—机”共生互惠的耦合关系,在推动数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劳动尊严。
- 颜景高
- 关键词:劳动尊严人工智能应用
- 世俗化转向与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 2011年
- 世俗文化呈现为两副面孔,一副是尘世幸福的规划、自我人格的发育和理性精神的塑造,这种景观受益于近代世俗文化开启的三大动力;另一副是实用心态的培育、未来定向的消解以及共同价值的抛弃,这种拟真得到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和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推动。于是,感性心向、娱乐情结和消费欲求日益演变为当下社会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愈发呈现出酸蚀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倾向。对于社会转型期的精神激变和心灵动荡,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向上的引领作用,这取决于对当下资本化生活世界的有效反思、社会风尚之高雅低俗的理性导向以及价值观形成之成熟完善的构建机制。
- 颜景高
- 关键词:世俗文化三大动力时空观
- 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独特贡献
- 2024年
- 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时代价值以及当代转化的重要论述,包含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独特贡献。一是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源,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彰显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精神;二是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三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文化之力,提出“世界之治”的中国方案;四是阐释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文化密码,为中华文明永续发展指明方向;五是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任务,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支撑。
- 颜景高王永灿
- 关键词:文化密码
- 合作共赢的中国话语何以生成——基于美国强硬派智库的视角被引量:2
- 2020年
- 美国强硬派智库关于中国道路的认知,主要基于欧美列强霸权崛起的历史经验,由此产生的"中国威胁论"必然成为遮蔽中国道路真相的"话语幻象"。他们建构的关于"围堵中国""牵制中国"以及"分裂中国"的遏制性战略举措,源自于美国政府对中国综合实力快速增长的本能恐惧,集中彰显了"美国优先"的帝国主义逻辑。唯有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局限",树立人类命运与共的"大历史观",才能澄清中国开启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文明形态,从而形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构的引领性话语。
- 颜景高
- 关键词:遏制中国合作共赢
-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批判
- 2023年
-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以正义观念为切入点,建构了两种迥异的马克思正义观:以伍德为代表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但没有从道德层面上予以谴责,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符合资本主义生产规律,剥削并不是非正义的;以胡萨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资本主义剥削意味着一种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并且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剥削体制,不符合马克思的正义隐喻。从方法论上说,建构一种内在于生产方式的正义概念,或者一种超验的正义标准,都误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于马克思而言,正义观念是一种社会性历史现象。当下流行的所有权正义理论不过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产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一种共享共富的世界性正义话语即将生成。
- 颜景高
- 关键词:正义观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