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伟
- 作品数:15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09-2012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重症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09-2012年连云港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病例男性多于女性,<3岁占84.39%;散居儿童占92.48%;4-8月份为重症发病高峰期;全市8个县区均有重症病例报告。重症病例EV71阳性占61.85%。结论手足口病为连云港市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应对3岁以下散居儿童家长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医疗机构的早期诊断能力,同时早期监测手足口病重症危险因素,降低病重率和死亡率。
- 营亮马昭君张伟伟
-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
- 江苏省连云港市区2012年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对2012年连云港市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进行评价。[方法]根据连云港市肿瘤登记系统上报的数据,计算因肿瘤早死所致寿命损失年(YLLs)、残疾所致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结果 ]2012年连云港市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6.23/10万、中标率为128.50/10万。2012年恶性肿瘤所致的DALYs为24.78/千人,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7.19/千人和22.27/千人;YLLs为20.52/千人,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4.21/千人和16.67/千人;YLDs为4.26/千人,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98/千人和5.60/千人。恶性肿瘤DALYs损失以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为主。除乳腺癌等个别癌种外,早死所致寿命年损失男性均高于女性,而残疾所致寿命年损失女性高于男性。DALYs损失前5位顺位和死亡率顺位一致,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DALYs在45~59岁年龄组最高。[结论]45岁以上的人群应当作为癌症预防的重中之重,肺癌、肝癌和乳腺癌应作为连云港市区肿瘤预防的重点。
- 李伟伟董建梅马昭君秦绪成张伟伟
-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疾病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07-2013年女性乳腺癌流行状况分析
- <正>研究连云港市2007-2013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利用连云港市恶性肿瘤登记系统报告资料,分析2007-2013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表明女性乳腺癌是连云港市女性第二位高发恶性肿瘤,2007-...
- 董建梅李伟伟秦绪成张伟伟
- 关键词:女性乳腺癌恶性肿瘤
- 文献传递
- 2014-2020年连云港市脑卒中死亡特征和趋势分析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脑卒中死亡特征和变化趋势,指导今后脑卒中防治工作。方法利用“江苏省人口死亡登记信息系统”中2014-2020年连云港市脑卒中死亡资料,计算脑卒中粗死亡率,用2010年全国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采用趋势检验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4-2020年连云港市脑卒中年均粗死亡率105.81/10万,标化死亡率89.14/10万。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0.84%,t=-5.382,P<0.001)。男性脑卒中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1.041,P<0.001),男性、女性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10.59%,t=-5.534,P<0.001;APC=-11.16%,t=-5.081,P<0.001)。农村地区脑卒中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χ^(2)=230.022,P<0.001)。农村地区、城市地区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8.37%,t=-4.973,P<0.001;APC=-24.30%,t=-6.641,P<0.001)。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明显高于出血性脑卒中(χ^(2)=4841.673,P<0.001)。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9.83%,t=-4.423,P<0.05;APC=-11.70%,t=-6.862,P<0.001)。结论2014-2020年连云港市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居民、农村居民是连云港市今后脑卒中防治的重点人群。
- 秦绪成李伟伟马昭君张伟伟董建梅
- 关键词:脑卒中死亡率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07~2013年女性乳腺癌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2007-2013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方法]利用"连云港市恶性肿瘤登记系统"和"连云港市死因登记系统"提取2007-2013年连云港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计算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死亡)率、标化率、变化百分比(percent change,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等指标。[结果]女性乳腺癌是连云港市女性第2位高发恶性肿瘤,2007-2013年连云港市女性乳腺癌的年均粗发病率为26.00/10万,标化发病率为19.61/10万,35-64岁截缩发病率为64.56/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61%;2007-2013年连云港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t=4.98,P=0.0042);发病高峰年龄为55-岁,40-岁和45-岁年龄组发病率随时间变化呈现上升趋势(t=2.87,P=0.035;t=4.43,P=0.0069),而8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下降趋势(t=-2.89,P=0.0446);城市地区发病率显著性高于农村地区(P〈0.001)。2007-2013年连云港市女性乳腺癌年均粗死亡率为7.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0/10万,35-64岁截缩死亡率为17.96/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84%;2007-2013年连云港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t=-0.89,P=0.4119);死亡高峰年龄为55-岁;65-岁组死亡率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上升趋势(t=3.80,P=0.0127)。[结论]2007-2013年连云港市女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城市地区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但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
- 董建梅李伟伟秦绪成张伟伟
- 关键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
- 2008-2019年连云港市食管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趋势分析
- 2025年
-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2008—2019年食管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将连云港市所有肿瘤登记地区食管癌数据汇总整理并质控达标,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0~74岁累计率、35~64岁截缩率和顺位等指标。使用Joinpoint 4.7.0.0软件分析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结果 2008—2019年连云港市食管癌的发病率为25.9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7.95/10万,世标发病率为17.91/10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第3位。死亡率为20.55/10万,中标死亡率为13.86/10万,世标死亡率为13.71/10万,位居恶性肿瘤死亡谱第3位。食管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且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2008—2019年连云港市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相同,呈下降趋势,中标发病率的AAPC为-6.19%(95%CI:-7.08%~-5.30%,P<0.001),中标死亡率的AAPC为-4.03%(95%CI:-5.81%~-2.22%,P<0.001),分性别、城乡食管癌的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其中城市女性食管癌的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的下降幅度最大,平均每年分别下降-7.99%(95%CI:-10.86%~-5.03%,P<0.001)和-9.19%(95%CI:-12.35%~-5.93%,P<0.001)。结论 连云港市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地区和男性群体是食管癌的重点防控人群。
- 柴莉莉李伟伟董建梅秦绪成张伟伟相璐仲玮王威马昭君
- 关键词: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
- 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2001-2012年甲状腺癌发病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2001-2012年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 2001-2004年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甲状腺癌病例资料通过回顾调查获得,2005-2012年甲状腺癌病例资料从连云港市恶性肿瘤登记系统中提取。计算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标化率、变化百分比(percent change,PC)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等指标。结果 2001-2012年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共新发甲状腺癌525例,粗发病率为5.65/10万,标化率为4.33/10万。其中,男性粗发病率为2.89/10万,标化率为2.38/10万;女性粗发病率为8.52/10万,标化率为6.31/10万;男、女发病比为1∶2.95,χ2=130.43,P〈0.001。2002-2012年甲状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t=3.66,P=0.005),男、女发病率变化趋势和全人群相似。2002-2012年甲状腺癌APC为7.97%,PC为104.55%。2001-2004年(装料前)甲状腺癌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趋势,t=-2.14,P=0.166;核电站周围0~4、5~8、9~15和16~30km 4个区域甲状腺癌发病率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2,P=0.094。2005-2012年(装料后运行期)甲状腺癌发病率也无明显变化趋势,t=0.79,P=0.460;核电站周围0~4、5~8、9~15和16~30km 4个区域甲状腺癌发病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7.09,P=0.064。结论尚未发现田湾核电站电离辐射与周围地区人群甲状腺癌有关联。
- 董建梅李伟伟秦绪成张伟伟
- 关键词:核电站碘营养甲状腺肿瘤
- 连云港市2007—2012年胰腺癌发病特征及趋势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2007—2012年胰腺癌发病特征及趋势。方法根据连云港市肿瘤登记系统上报的数据,计算居民胰腺癌的发病率、中标率和年龄别发病率等指标。率的变化趋势以变化百分比(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描述,以t检验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2007—2012年连云港市胰腺癌年均发病率为4.70/10万,中标率为3.67/10万,世标率为4.93/10万,35~64岁截缩率为7.39/10万,0~74岁累计率为0.60%。2007—2012年胰腺癌标化发病率PC和APC分别为79.45%和14.50%,呈上升趋势(P<0.05);女性胰腺癌标化发病率PC和APC分别为120.71%和19.67%,呈上升趋势(P<0.05),男性胰腺癌标化发病率PC和APC分别为55.15%和10.92%。胰腺癌发病率随居民年龄增长而增加。城市和农村胰腺癌标化发病率PC分别为32.14%和70.13%,APC分别为7.08%和16.17%,均呈上升趋势(P值均<0.05)。结论连云港市胰腺癌发病呈增长趋势,应加强胰腺癌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继续疾病监测,以掌握疾病长期流行趋势。
- 李伟伟董建梅秦绪成马昭君张伟伟
- 关键词:胰腺癌发病率
- 2007—2015年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2007—2015年田湾核电站周围0~30公里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根据连云港市恶性肿瘤登记系统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计算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标化发病率、累积率(0~74岁)、变化百分比(percentage change,PC)、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等指标。[结果] 2007—2015年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恶性肿瘤平均粗发病率为234.73/10万,中标率为172.45/10万,世标率为167.70/10万,累积率(0~74岁)为19.36%。肺癌、肝癌、胃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是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常见恶性肿瘤。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女性。2007—2015年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人群恶性肿瘤粗发病率随时间变化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但全人群和男性的中标率均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P<0.05),APC分别为-2.82%、-3.64%。全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在0~39岁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出现快速上升,在75~79岁组人群达到最高峰。田湾核电站周围地区人群甲状腺癌中标率低于全国水平,但白血病中标率高于全国和江苏省水平。[结论] 2007—2015年田湾核电站周围0~30公里地区人群恶性肿瘤主要癌谱与全国和江苏省的情况相似,发病水平总体低于全国、江苏省的同期水平,但白血病发病水平高于全国和江苏省的水平,建议后期对白血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董建梅李伟伟秦绪成马昭君张伟伟
-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率田湾核电站
- 连云港市2008—2013年胃癌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2008—2013年胃癌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胃癌发病病例来源于连云港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计算连云港市居民胃癌的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和年龄别发病率等指标。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变化百分比(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结果 2008—2013年连云港市居民胃癌年均粗发病率为22.41/10万,中标率为17.11/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C为-14.52%,APC为-3.75%,P<0.05)。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5岁后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在75~7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结论当前连云港市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监测以探究其长期变化趋势。
- 马昭君董建梅李伟伟张伟伟秦绪成
- 关键词:胃癌发病率发病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