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作品数:6 被引量:31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 FS)随机试验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LUFS的临床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运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3个试验符合标准,纳入患者共计824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灸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可能优于西药对照组[RR=1.60,95%CI(1.45,1.77),P<0.01]。结论针灸在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方面可能存在一定优势,但由于研究中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使证据强度更高。 周洁 王娟 王蕾 吴群 张永兴关键词: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针灸 有效性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穴位艾灸对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穴位艾灸对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热敷、听流水声、会阴冲洗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穴位艾灸,取中极、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每天1次,每次持续10~15 min,疗程自术后第7天至排尿正常。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尿流动力学参数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max、VMCC和BC明显高于对照组,PVR、Pdet-Q-max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5例(14.7%)膀胱功能异常,对照组有12例(36.4%)膀胱功能异常,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对照组(72.7%)(P〈0.05),观察组无效率为8.8%,显著低于对照组(27.3%)(P〈0.05)。结论穴位艾灸预防盆腔恶性肿瘤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王蕾 周洁关键词:穴位 艾灸 盆腔恶性肿瘤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7 2015年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指在月经周期中有成熟卵泡发育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在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使效应器官出现一系列类似于排卵周期的改变,是排卵异常的一种常见类型,属于卵巢性不孕。本病发病机理不详,考虑与内分泌紊乱、机械性因素、医源性因素及精神心理性因素等有关^([1]),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之一。 周洁关键词:绝经前后诸证 中医治疗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卵巢性不孕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治中心就诊的产后NLBP患者共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针对下背部肌筋膜触发点的TENS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4周,对照组VAS评分、ODI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后(P<0.05),观察组VAS评分、ODI指数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EPDS评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4周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TNES可有效改善产后NLBP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以及抑郁情绪状态,减少NLBP的复发。 骆黎静 陈喜军 段爱红 张宇迪 杨洋 周洁 卢丹关键词:产后 非特异性下背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 皮内针加电针配合西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皮内针加电针配合西药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LUFS患者按入组顺序以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CC)及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皮内针及电针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排卵率为73.3%,对照组为4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针加电针配合西药能提高LUFS患者的排卵率。 周洁 王娟关键词: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皮内针 电针 桂枝茯苓加味保留灌肠联合超声药物导入治疗盆腔炎的疗效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味保留灌肠联合超声药物导入治疗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理疗科盆腔炎患者62例,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药物导入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茯苓加味保留灌肠联合超声药物导入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中医证候评分、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显效率优于对照组(61.29%比32.26%,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3(0.0,2.2)比2.3(2.1,3.3),P<0.05],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2(0,3)比3(3,5),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ESR、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加味保留灌肠联合超声药物导入能治疗盆腔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临床疗效显著。 周洁 吴群 王蕾 王娟 李宁关键词:盆腔炎 桂枝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