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冰玉

作品数:33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细胞
  • 9篇黑色素
  • 9篇黑色素瘤
  • 7篇增殖
  • 6篇A375
  • 4篇迁移
  • 4篇瘢痕
  • 3篇脂肪移植
  • 3篇自体
  • 3篇瘢痕疙瘩
  • 2篇蛋白
  • 2篇熊果酸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
  • 2篇氧化苦参
  • 2篇氧化苦参碱
  • 2篇早期脑损伤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瘢痕
  • 2篇脂肪

机构

  • 26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作者

  • 30篇郭冰玉
  • 22篇陶凯
  • 20篇回蔷
  • 17篇常鹏
  • 9篇张宇
  • 4篇刘晓燕
  • 3篇李晓明
  • 3篇苏静缘
  • 3篇张婷婷
  • 3篇全亮亮
  • 2篇张倩
  • 2篇侯明晓
  • 2篇梁久龙
  • 2篇李丰
  • 2篇梁国标
  • 2篇李伟
  • 1篇李萍
  • 1篇边志超
  • 1篇董明
  • 1篇俞楠泽

传媒

  • 16篇中国美容整形...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9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delung's病的诊治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multiple symmetric lipomatosis,MSL),也称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benign symmetric lipomatosis,BSL),是一种罕见的脂肪代谢异常疾病.本病最早在1846年由BC Brodie首次报道,1888年,OW Madelung报道了33例患者.PE Lanois和R Bensaude在1898年对65例相似症状患者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因此,该病也称为马德隆病(Madelung's disease)或Lanois-Bensaude综合征.典型的MSL患者临床表现为弥漫性、对称性、无包膜的脂肪组织缓慢沉积于颈项部(83.3%)、背部(55%)、胸腹部(35%)、上肢(54.1%)、下肢(28%)等部位,四肢远端及阴囊部少见,多数主要分布于颈部,外观形似“河马脖”,影响患者美观及头颈部活动,病变严重者可压迫呼吸道及消化道,影响呼吸及吞咽等功能.可伴有代谢紊乱类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肝功能障碍、内分泌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和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神经病、认知障碍、进行性肌无力、共济失调、听力下降、记忆功能减退等)2.最近有文献报道该类患者合并克氏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特异性皮炎等.自1846年首次报道,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共报道约400例.该病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意大利男性的发病率为1/25 000,多发生于30 ~ 60岁的男性,60% ~ 90%有长期酗酒史,男女发病率比例高达15∶1 ~30∶1.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长期嗜酒关系密切.笔者检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和探讨.
任贝贝邱涛徐森郭冰玉回蔷常鹏陶凯
关键词:颈部发病原因
青藤碱增强表柔比星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初探青藤碱如何增强表柔比星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Transwell方法检测不同处理因素对A375细胞侵袭的影响。处理因素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对照),表柔比星处理组、青藤碱处理组和两种药物联合处理组。通过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不同因素作用下侵袭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5μg/mL表柔比星、10μg/mL青藤碱以及两种药物联合处理组24 h后对A375细胞侵袭的抑制率分别为20.40%±4.63%、14.40%±2.67%和50.32%±3.02%。药物联用后对A375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各单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藤碱可以增强表柔比星对侵袭相关蛋白MMP-2和MMP-9的抑制作用。结论低浓度青藤碱(10μg/mL)可以显著增强低浓度表柔比星(0.1×PPC)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青藤碱可以作为化疗过程中的辅助用药,起到优化治疗效果的作用。
郭冰玉张宇回蔷全亮亮陶凯
关键词:青藤碱表柔比星A375黑色素瘤
miRNA在病理性瘢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好发于面颈部和四肢关节等部位,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引起功能障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miRNA是长18~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近年来,对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表明,miRNA参与调控皮肤疾病和创伤修复的发生和发展,参与调控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存在表达差异。通过分析miRNA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预测其相应的靶基因和(或)靶蛋白,上调或下调相应的信号分子,能够实现在基因水平上对瘢痕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调控,为病理性瘢痕的治疗提供崭新的平台和思路。
徐志山陶凯郭冰玉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
数字化3D打印技术在巴马小型猪下颌角截骨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小型巴马猪的下颌角3D打印模型,为模拟临床复杂下颌角截骨术的新型治疗方法提供全面的预手术设计方案。方法选择12个月龄巴马小型猪3只,采用螺旋CT在术前、术后扫描巴马小型猪的头部骨骼形态,应用Mimics 10.01、Geomagic stodio 2013等软件进行下颌骨的三维重建并进行3D打印,设计改良的下颌骨截骨导板,在导板引导下,完成下颌角截骨术。结果经术中验证,巴马小型猪下颌骨3D打印模型能够精确模拟下颌角形态,术前设计的截骨导板能够在术中辅助进行精确截骨。结论数字化3D打印技术对于模拟下颌角形态,辅助术前手术方案设计,进行精确下颌角截骨,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常鹏张宇郭冰玉回蔷岳红利赵连前刘晓燕陶凯
关键词:下颌角截骨术3D打印巴马小型猪
富血小板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究人体富血小板凝胶(PR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对比观察不同浓度富血小板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分别取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30 mnl,制备不同浓度富血小板凝胶,血小板浓度依次为1.8×10^(12)/L(PRG_1组)、1.2×10^(12)/L(PRG_2组)、0.6×10^(12)/L(PRG_3组)。通过体外抗菌实验观察不同浓度PRG在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溶液中孵育1、2、4、8、12、24 h后的抗菌效果。结果在孵育开始后,各浓度PRG菌落计数明显少于PBS对照组,PRG对MRSA和MSSA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P<0.05),各浓度PRG抗菌作用均在孵育2 h后最明显,随后逐渐下降;同一时间PRG_1、PRG_2和PRG_3的抑菌率依次下降,与其含血小板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各组间菌落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孵育12 h后,细菌生长进入稳定期,各组抑菌率明显下降,各组菌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时间内,PRG对MSSA和MRS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RG的抗菌作用与血小板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赵连前张宇回蔷郭冰玉常鹏陶凯
关键词:抗菌肽抗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研究
增生性瘢痕中差异性miRNA的筛选及作用初探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筛选出增生性瘢痕中异常表达的miRNA,检测miR-637对增生性瘢痕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Real time PCR的方法验证芯片分析得到的差异性miRNAs在3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637对SMAD3的作用。通过MTT和Transwell方法检测miR-637对HACAT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iR-637对细胞中SMAD3、Cyclin D1和MMP2的影响。结果 Real time PCR证实,增生性瘢痕中miR-637、miR-487、miR-154、miR-582、miR-194等表达显著下调;miR-21、miR-503、miR-550等表达上调。报告基因实验检测显示,miR-637与SMAD3具有结合位点;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显示,miR-637可以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和迁移。Western blot实验证明,miR-637可以抑制SMAD3、Cyclin D1和MMP2的表达。结论 miR-637在增生性瘢痕中呈低表达,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潜在靶点。
岳红利陶凯郭冰玉谢冰
关键词:MIRNA增生性瘢痕HACAT细胞增殖迁移
miR-194-3p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迁移的作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miR-194-3p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芯片方法,筛查出8份人瘢痕疙瘩与正常组织中差异性表达的miRNA。选取下调表达明显的miR-194-3p进行研究,通过miRDB预测其与RUNX2结合作用,并在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keloidfiroblasts,HKFs)及第3代瘢痕疙瘩细胞中,分别通过荧光报告基因验证miR-194-3p与RUNX2间的作用。在2种细胞中分别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94-3p对成纤维细胞迁移的作用。westernblot及real-timePCR分析HKFs细胞中miR-194-3p对RUNX2及迁移相关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metallopeptidase2,MMP2)的作用。采用SPSS19.O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非配对t检验对各组进行比较,P
徐志山回蔷李伟马书丹郭冰玉常鹏陶凯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迁移RUNX2
富血小板血浆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7年
慢性创面的愈合是临床常见的难题,常规疗法通常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富血小板血浆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疗法,展现了独特的优势。现通过检索慢性创面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结合富血小板血浆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报道,对富血小板血浆在慢性创面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王君婷回蔷郭冰玉李萍常鹏陶凯
关键词:创面修复富血小板血浆慢性创面创面愈合难愈性创面
黑色素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2018年
在皮肤肿瘤中,约有80%的死亡是由黑色素瘤造成。黑色素瘤极易发生转移,一旦发生转移5年生存率极差。黑色素瘤中常存在多种蛋白的突变,导致多条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这些都可以在细胞增殖、细胞存活、上皮-间质转化、细胞侵袭转移等方面调节黑色素瘤细胞,进而影响其发生发展;与此同时,这些异常的信号通路或者蛋白也会对某些药物造成抵抗,影响黑色素瘤的治疗和预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最新进展,各种针对黑色素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不断被研发出来。现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阐述黑色素瘤的各种靶点和作用方式,以期对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等提供参考。
郭冰玉回蔷常鹏陶凯
关键词:黑色素瘤靶向治疗信号通路突变
MiR-194-3p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研究瘢痕疙瘩中miR-194-3p对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对瘢痕疙瘩标本应用基因芯片筛选出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并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来验证miR-194-3p表达;采用Western-blot和real-time PCR分析miR-194-3p对其靶蛋白RUNX2的调节作用。在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或抑制miR-194-3p后,通过MTT实验观察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Western-blot和real-time PCR探讨其对RUNX2及其增殖相关蛋白CDK4的调控作用。结果 miR-194-3p在瘢痕疙瘩中呈下调表达,其能够抑制RUNX2的表达;miR-194-3p可以通过抑制增殖相关蛋白CDK4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结论 miR-194-3p可以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徐志山常鹏郭冰玉回蔷马书丹李伟陶凯
关键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