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丹

作品数:39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食品
  • 4篇毒素
  • 4篇基因
  • 3篇药材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芯片
  • 3篇色谱
  • 3篇试剂
  • 3篇试剂盒
  • 3篇中药
  • 3篇中药材
  • 3篇细胞
  • 3篇相色谱
  • 2篇毒性
  • 2篇学成
  • 2篇烟草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芯片技术
  • 2篇引物
  • 2篇荧光

机构

  • 30篇辽宁出入境检...
  • 7篇中央民族大学
  • 4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辽宁出入境检...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大连工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包钢稀...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3M中国有限...
  • 1篇大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山东出入境检...
  • 1篇重庆出入境检...
  • 1篇国家乳制品质...
  • 1篇鲅鱼圈出入境...

作者

  • 36篇蒋丹
  • 21篇刘淑艳
  • 8篇马惠蕊
  • 8篇孙晓飞
  • 7篇王刚
  • 7篇黄耀江
  • 6篇宋慧君
  • 6篇曹际娟
  • 6篇丁健
  • 5篇万超
  • 5篇马敏敏
  • 4篇卢行安
  • 4篇齐震玉
  • 4篇曹远银
  • 3篇吴斌
  • 3篇徐君怡
  • 3篇郑江
  • 3篇林长军
  • 2篇史社坡
  • 2篇郑秋月

传媒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科技导报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福建分析测试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检验检疫学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空肠弯曲菌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多重PCR反应(multiplex PCR,m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建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编码嗜热弯曲菌属的16S rRNA基因、编码空肠弯曲菌的gyrA基因为靶基因,选择2对引物,建立并优化了鉴别空肠弯曲菌的多重PCR体系,扩增产物分别为287bp、159 bp。采用22株细菌验证了该多重PCR具有特异性。PCR检测的灵敏度在DNA水平上达到10 pg/μL;在人工模拟污染样品起始污染浓度为1.5个/mL时,42℃微需氧条件下培养24 h可被检出。结果在随机采集的172份冷冻鸡肉类样品中,检出了18份样品为空肠弯曲菌阳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DHPLC方法可特异、灵敏地实现对空肠弯曲菌的快速检测。
徐君怡曹际娟刘淑艳蒋丹徐杨王刚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多重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
曲霉属产毒真菌DNA的制备及其毒素相关基因aflR的PCR检测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曲霉属产毒真菌DNA的方法,并与试剂盒提取法进行比较。经过改良的CTAB法能够成功提取出曲霉属产毒真菌的DNA,且浓度和纯度均可达到PCR扩增的标准。根据合成黄曲霉毒素的aflR基因设计两对引物,运用PCR方法进行扩增鉴定,结果表明黄曲霉、寄生曲霉和溜曲霉基因中可检出aflR基因,烟曲霉和杂色曲霉中并未检出,达到对黄曲霉毒素产生菌进行鉴定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为产毒真菌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蒋丹靳卫林苏德山黄耀江
关键词:DNA提取黄曲霉毒素
真菌毒素免疫液相芯片测试方法的研究
宋慧君马惠蕊曹远银蒋丹刘淑艳徐静徐扬王刚齐震玉
该研究中以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为研究对象,采用黄曲霉毒素B1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玉米赤霉烯酮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结合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平台,首次成功建立了黄曲霉毒素B1多克隆抗体液相芯片定量检测...
关键词:
关键词:真菌毒素
检测中药材肉苁蓉的LAMP引物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检测中药材肉苁蓉的LAMP引物组合物、试剂盒、方法和用途,所述LAMP引物组合物包括:正向内引物FIP,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内引物BIP,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黄耀江刘宇蒋丹马敏敏
文献传递
最可能数的精确计算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最可能数(MPN)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食品安全指标菌的检测中,但是由于大多数操作者对该方法的原理及使用原则缺乏了解,错误地使用了该方法,最终导致对结果的错误评价。本文通过解决上述问题来增强该方法的可操作性。方法利用细菌浓度泊松分布数学模型全面分析MPN值及其置信区间;通过国内外相关标准方法的比较分析,以相应实例诠释MPN表的实际应用原则。结果推导MPN置信区间的精确计算公式;通过ISO标准的概率类群分类的引入建立新的MPN表;扩展FDA标准中5个平行样品连续稀释度的选取原则至9管法,建立实例表。结论 MPN值的置信区间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精确的计算,计算结果将为国内外标准方法的进一步修定提供很好的参考;MPN方法的关键是将样品进行倍比稀释直至产生阴性管,MPN值的确定取决于对实验结果中连续稀释度的正确选择。
刘淑艳马惠蕊蒋丹李和义王长文石业娇郑江卢行安陆苏飚
关键词:MPN泊松分布
食源性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1年
本文分析了真菌毒素致病机理及危害,评述了真菌毒素检测技术与方法,了解和掌握了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的进展,阐述了加强我国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为建立准确、快速、简便的检测技术体系提供了依据。
马惠蕊王玉坤刘淑艳蒋丹宋慧君曹远银
关键词:真菌毒素致病机理免疫检测
黑线鳕鱼核酸标准样品的研制被引量:1
2017年
为推进鱼类物种鉴定,填补黑线鳕鱼核酸标准样品国内空白,本研究制备了黑线鳕鱼核酸标准样品。研究采用8家单位合作定值的方法,确定了该标准品的DNA质量为(2.02±0.07)μg,k=2;DNA纯度为(1.82±0.08),k=2。并对该标准品的均匀性、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样品均匀性与稳定性均达到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可用于黑线鳕鱼物种鉴定中方法验证和质量控制。
蒋丹刘宇丁健马敏敏孟菊黄耀江
关键词:物种鉴定均匀性不确定度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快速检验的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主要介绍了进出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及其快速检验,重点介绍了针对该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如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快速检测方法、PCR检测方法、显色培养基快速检测方法、免疫磁珠捕集法、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以期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起到帮助和指导作用。
王刚邱阳王秋艳刘淑艳蒋丹宋惠君马惠蕊齐震玉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PCR脉冲场凝胶电泳
地桃花中黄酮类成分研究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研究地桃花Urena lob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MS、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地桃花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6-C-(6″-O-反式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银锻苷(2)、山柰酚-3-O-(6″-O-顺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半乳糖苷(4)、芦丁(5)、紫云英苷(6)、黄芩苷(7)、杨梅苷(8)、异槲皮苷(9)、黄芩素(10)、木犀草素(11)、芹菜素(12)、山柰酚(13)、槲皮素(1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地桃花苷A;化合物3、4、7、8为首次从锦葵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首次从肖梵天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苏聪杨万青蒋丹张旭郑姣史社坡屠鹏飞
关键词:地桃花杨梅苷
MALDI-TOF-MS鉴定2008年辽宁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检出的沙门菌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应用MALDI-TOF-MS技术对2008年辽宁省食源性疾病监测检出的24株沙门菌和2株沙门菌标准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中4种血清型的16株沙门菌进行种水平的鉴定。通过MALDI-TOF-MS的相关性分析,研究MALDI-TOF-MS与血清分型结果的相关性及MALDI-TOF-MS对实验的沙门菌的分型能力。方法考察并确定既适合菌株生长又适宜MALDI-TOF-MS分析的沙门菌培养基后,应用MALDI-TOF-MS的相关软件对沙门菌进行数据采集和图谱比对,所得鉴定结果与血清分型结果进行比较。对属于4个种的4株沙门菌的蛋白峰信息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生化鉴定及MALDI-TOF-MS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讨论4株肠炎沙门菌同源关系。结果 MALDI-TOF-MS技术分别在属和种的水平上准确鉴定了沙门菌株,并且在种的鉴定水平上与血清分型结果具有极大相关性。MALDI-TOF-MS区分了属于4个种的4株沙门菌的蛋白峰之间的微小差异。而且,对相同血清型的4株肠炎沙门菌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显示出其同源程度的差异。结论 MALDI-TOF-MS技术在属水平上鉴定沙门菌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在种水平上的鉴定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MALDI-TOF-MS技术可能为沙门菌分型溯源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吕佳卢行安刘淑艳蒋丹宋惠君侯君胡英
关键词:沙门菌MALDI-TOF-MS血清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