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强
- 作品数:2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内蒙古汉族寻常型银屑病GJB2基因rs72474224位点检测
- 2015年
- 目的:检测内蒙古汉族寻常型银屑病GJB2基因rs72474224位点的多态性。方法:提取29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287名正常对照外周血DNA,利用PCR和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GJB2基因rs72474224的多态性。结果:SNP rs72474224等位基因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0.03571和0.01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267)。结论:GJB2基因多态性rs72474224可能与内蒙古汉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的易感性相关。
- 刘佳黄艳平丁文媛孙志强杨俊君韩建文吕新翔乌日娜
-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GJB2
- TNIP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相互作用蛋白1(TNIP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遗传关联性。方法收集284例汉族人 SLE 和630例汉族人对照,选择 TNIP1基因区域12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对分型数据利用 PLINK 1.07和 Haploview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数据质控,最终105个 SNP 的分型数据进入最终统计分析。rs3805433 C、rs12516176 C、rs6869605 C 和 rs4958882 G 的等位基因频率在 SLE 组(参考等位基因频率0.301~0.306)高于对照组(参考等位基因频率0.221~0.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0~1.53,均 P 〈4.72×10^-4)。这4个SNP 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r2≥0.871,D′≥0.938),且与既往报道的 SLE 相关 SNP rs10036748间存在中等程度的连锁不平衡(r^2≥0.073,D′≥0.868)。单倍型分析发现,单倍型(H2:CCCGT)在病例组中的频率(0.290)显著高于对照组(0.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1.54,P 〈4.72×10^-4)。结论 TNIP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 SLE具有相关性。
- 王勇韩建文李鸿斌阿拉腾楚鲁孙志强吕新翔乌日娜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致药疹2例
- 2022年
- 2例患者(例1女,59岁;例2女,67岁)分别因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例1接受rhTNFR:Fc 50 mg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3次后双侧上臂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伴瘙痒,自行停用rhTNFR:Fc后皮疹减轻;2周后再次使用rhTNFR:Fc,双侧上臂红色丘疹复现并加重,肩背部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左踝部出现水肿性红斑,考虑为rhTNFR:Fc所致药疹,停用该药,给予抗过敏治疗10 d后皮疹减轻,1月后皮疹消退。例2接受rhTNFR:Fc 50 mg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4次后左下肢出现散在的黄豆大小红色丘疹,此后丘疹面积逐渐增大并出现脱屑,考虑为rhTNFR:Fc所致。停用该药,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其他抗风湿药物及补钙等治疗,14 d后丘疹基本消退。
- 吴桂英孙志强乌日力嘎王勇白丽杰
- 关键词:药疹
- 慢性砷中毒伴多发皮肤恶性肿瘤一例被引量:1
- 2017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双手、双足角化10余年,背部斑块4年,左手掌肿物9个月,于2015年1月就诊于我科。患者双手掌、双手指指关节伸侧、双足跖点状角化10余年,渐加重。4年前,患者背部出现甲盖大红色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皮疹缓慢增大,无破溃、无渗出。9个月前,左手掌出现黄豆大红色肿物,反复破溃、渗出,局部有压痛。
- 黄艳平韩建文孙志强乌日娜
- 关键词:左手掌皮肤恶性肿瘤慢性砷中毒足跖炎细胞浸润饮水型
- ZMIZ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内蒙古蒙汉族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ZMIZ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汉族寻常型银屑病(PsV)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汉族PsV1030例,蒙古族PsV379例,正常对照汉族965例,蒙古族518例。选择位于基因区域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1250559_C和rs1250546_T利用二代测序法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HLA-C*06:02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s1250559_C、rs1250546_T在汉族PsV患者中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蒙古族PsV患者中的频率(分别为33.5%和48.5%)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7%和43.4%,P<0.05)。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2个SNP与汉族PsV仍无相关性(P>0.05)。而在隐性遗传模式下,rs1250559_CC在蒙古族PsV患者中的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2,OR=1.88);在显性遗传模式下,rs1250546_TT+TC在蒙古族PsV患者中的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24,OR=1.40)。在蒙古族HLA-C*06:02阳性样本中,rs1250559_C在PsV患者中的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OR=1.42)。而在HLA-C*06:02阴性样本中,2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250546_T在HLA-C*06:02阳性、阴性的样本中,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MIZ1基因SNP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PsV可能相关,与HLA-C*06:02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 黄艳平吕新翔孙志强李欣丁文媛韩建文
-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联合皮肤镜在瑞尔黑变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瑞尔黑变病在反射式共聚焦扫描显微镜(RCM)和皮肤镜下的主要敏感图像特征。方法招募7例经病理确诊为瑞尔黑变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RCM和皮肤镜成像,记录并分析图像特征。结果皮损处RCM主要敏感图像特征:真表皮交界处模糊不清,基底细胞环不完整。真表皮交界处、真皮乳头处数量不等的形状不规则的高折光细胞,散在中等折光类圆形细胞浸润。毛囊口扩张、其内见弱折光物质。皮损处皮肤镜主要敏感图像特征:假网状结构、灰色点状颗粒结构、毛囊周围白晕、毛囊角栓、毛细血管扩张是瑞尔黑变病最显著的特征。结论RCM和皮肤镜可作为瑞尔黑变病的无创诊断手段。
- 黄艳平孙志强李浩吕新翔韩建文
- 关键词:皮肤镜黑变病
- 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2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相关性及与HLA-Cw^(*)0602交互作用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遗传相关性及与HLA-Cw^(*)0602的交互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8年3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409例为病例组,其中汉族1030例,蒙古族379例,健康对照组1483例,其中汉族965例,蒙古族518例。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5 ml提取DNA,选择位于IL-12B(rs2082412、rs2288831、rs3212227、rs3213094、rs7709212)、IL-23R(rs11209026、rs2201841、rs7530511)、IL-28RA(rs4649203)基因区域的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利用二代测序法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对HLA-Cw^(*)0602进行基因分型。利用PLINK1.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比较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并计算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比值比(OR),R×C列联表卡方检验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IL-12B基因rs2082412、rs2288831、rs3212227、rs3213094、rs7709212等位基因频率在汉族病例组显著低于汉族对照组(P<0.005);IL-12B基因rs3213094等位基因频率在蒙古族病例组显著低于蒙古族对照组(P<0.005)。汉族和蒙古族病例组HLA-Cw^(*)0602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相应民族对照组(P<0.005)。分层分析显示,汉族HLA-Cw^(*)0602阳性病例组IL-12B基因rs2082412、rs2288831、rs3212227、rs3213094、rs770921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汉族对照组(P<0.005),而阴性病例组与汉族对照组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HLA-Cw^(*)0602阳性或阴性病例组各等位基因频率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5)。分析IL-12B基因区域的5个SNP构建单倍型,在汉族、蒙古族病例组和对照组中6个单倍型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5)。基于HLA-Cw^(*)0602分层的IL-12B基因多态性单倍型分析,蒙古族、汉族7个单倍型无论HLA-Cw^(*)0602阳性和阴性病例组及对照组中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HLA-Cw^(*)0
- 丁文媛孙志强黄艳平李欣郭燕张雪丽吕新翔韩建文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多态性单核苷酸蒙古族HLA抗原
- 锌-α2-糖蛋白在白癜风患者组织中的表达
- 2019年
- 目的检测锌-α2-糖蛋白(ZAG)在白癜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临床与组织病理确诊的20例白癜风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良性肿瘤周边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组织中ZAG mRNA的表达量。结果白癜风患者组织中ZAG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131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AG在白癜风和正常对照组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AG可能为白癜风发病原因之一。
- 孙志强韩建文黄艳平丁文媛乌日娜
- 关键词:白癜风
- 桃红清血丸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机制被引量:2
- 2021年
-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疾病,表现为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的白色、乳白色斑片。尽管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述清楚。该病尽管对机体健康无明显影响,但作为损容性皮肤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社会、精神、心理负担。现代医学在治疗白癜风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但各有利弊,尚不能达到满意疗效。中医对白癜风进行辨证论治,将白癜风分为肝肾阴虚型和气滞血瘀型两类。此外,研究发现对气滞血瘀型白癜风患者进行心理及药物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疗效,而桃红清血丸就是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的中药复方制剂。
- 张晓云李敏黄艳平于希军贺伟吕新翔孙志强
- 关键词:气滞血瘀型白癜风发病机制中医
- 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皮肤病被引量:5
- 2020年
- 皮肤病种类繁多,有些皮肤病仅累及皮肤,但某些皮肤病不仅累及皮肤,还与机体系统性疾病有关,可能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常作为机体潜在疾病的诊断线索。近年来,代谢相关性皮肤病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的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许多皮肤病(如黑棘皮病、痤疮、银屑病、雄激素性脱发、化脓性汗腺炎和多毛症)的发病可能也与IR有关。因此,对相关皮肤病发生和发展中IR相关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相关皮肤病的预防及治疗。
- 黄艳平窦林燕田华吕新翔韩建文孙志强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皮肤病黑棘皮病痤疮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