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钦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癫痫局灶性发作采用奥卡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比较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比较研究奥卡西平、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局灶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入组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在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局灶性发作癫痫患儿,这60例患儿被随机分为2组,30例每组,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33%、2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局灶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均优于丙戊酸钠,是一种较理想的儿童癫痫治疗药物。
- 钟羽陈斌刘世凯
- 关键词:癫痫奥卡西平丙戊酸钠
- 21例儿童弯刀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儿童弯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早期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收治的21例弯刀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婴儿型组11例和成人型组10例。结果21例弯刀综合征患儿,男10例,女11例,年龄5 d~10岁。与成人型组相比,婴儿型组术前出现临床症状的比例高(P<0.05),心内畸形伴发率高(100%比40%,P=0.002),主肺动脉侧支直径粗[(0.77±0.25)mm/kg比(0.36±0.13)mm/kg,P=0.016],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91.0%比50.0%,P=0.038),重度肺动脉高压占比高(50%比0)。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率高(36.4%比0,P=0.034),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73.22±44.75)h比(19.5±12.79)h,P=0.007],监护室滞留时间延长[(7.89±3.37)d比(2.50±1.26)d,P<0.001]。11例患儿接受单纯手术治疗,10例接受镶嵌治疗(手术+体肺动脉侧支封堵)。全组存活率为90.5%,术后早期无1例并发肺静脉梗阻。15例肺动脉高压患儿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体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P<0.01)。婴儿型组仍有5例患儿存在肺动脉高压。结论儿童期弯刀综合征手术早期效果满意。婴儿型弯刀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更为严重,重度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术后相对恢复时间长。
- 蔡及明刘玉洁陈斌徐卓明张海波李志浩罗凯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儿童
-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56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重症手足口病患儿56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危重患儿中,患儿年龄〈3岁、体温≥38.5℃、发热持续时间≥72 h、病原体为EV71、WBC≥12×109/L、血糖≥9 mmol/L的构成比较高。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肢体震颤、烦躁不安等。采用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救治,1例患儿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其余患儿均治愈。结论 3岁以下为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高危年龄,以EV71和Cox A16感染为主要病原体,患儿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诊断重症病例、及时进行救治可以减少患儿死亡,改善预后。
- 梁传乐陈斌周群玲张廉新金令霞
- 关键词:儿童重症手足口病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探究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10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普通肺炎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CRP和PCT水平,观察研究组患儿入院第1、7d CRP和PCT水平以及转归情况下CRP和PCT水平。结果对照组CRP和PCT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d 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入院第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CRP和PCT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PCT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可将其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 陈斌钟羽陈祺棠
-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脓毒症
-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进行治疗的64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体征消失时间和MMSE评分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MMSE评分均明显提高,惊厥、椎体束征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梁传乐陈斌周群玲
-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重症病毒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