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志强

作品数:47 被引量:163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心脏
  • 21篇先天
  • 21篇先天性
  • 21篇先天性心脏
  • 21篇先天性心脏病
  • 19篇心脏病
  • 8篇静脉
  • 7篇异位引流
  • 7篇引流
  • 7篇手术
  • 7篇完全性肺静脉...
  • 7篇完全性肺静脉...
  • 7篇肺静脉
  • 7篇肺静脉异位
  • 7篇肺静脉异位引...
  • 6篇胎儿
  • 5篇动脉
  • 5篇婴儿
  • 5篇SUTURE...
  • 4篇缺损

机构

  • 31篇广东省心血管...
  • 14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澳大利亚莫纳...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44篇聂志强
  • 33篇欧艳秋
  • 31篇刘小清
  • 26篇陈寄梅
  • 24篇麦劲壮
  • 20篇庄建
  • 18篇高向民
  • 17篇吴勇
  • 12篇曲艳吉
  • 10篇岑坚正
  • 8篇温树生
  • 4篇许刚
  • 3篇韩凤珍
  • 3篇袁海云
  • 3篇潘微
  • 3篇何标川
  • 2篇丁以群
  • 2篇罗丹东
  • 2篇庞程程
  • 2篇章晓华

传媒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第15届中国...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第16届中国...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1篇201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动人口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
目的运用分类树结合logistic方法分析影响流动人口中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影响因素及交互作用。方法2004-2011年8年广东省先天性心脏病缺陷监测网36个单位数据,共入...
聂志强欧艳秋刘小清麦劲壮吴勇高向民陈寄梅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母亲孕期空气污染物混合暴露对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的联合作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母亲孕期空气污染物中可入肺颗粒物(PM_(1))、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二氧化氮(NO_(2))混合暴露对子代先天性心脏病发生风险的影响,并估计上述几种污染物的作用权重。方法:纳入广东省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登记网(GRCHD)2007—2016年登记的来自21个地市、40家医疗机构的60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例组)及5227名健康对照儿童(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母亲暴露于单个空气污染物对子代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影响,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各种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Quantile g-computation评估空气污染物混合暴露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联合效应及各种污染物的权重。结果:病例组PM_(1)、PM_(2.5)、PM_(10)和NO_(2)的暴露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PM_(1)、PM_(2.5)、PM_(10)、NO_(2)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0。母亲孕期PM_(1)、PM_(2.5)、PM_(10)和NO_(2)暴露均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发生风险显著升高有关。当这些紧密相关的污染物混合暴露时,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风险较其独立暴露时更高。混合暴露物与先天性心脏病风险之间呈单调递增关系,混合暴露每升高一个分位数,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增加47%(OR=1.47,95%CI:1.34~1.61)。母亲孕早期空气污染物混合暴露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影响最大,但孕早、中、晚期任一时间段的暴露效应均不及整个孕期的混合暴露效应强。混合暴露中PM_(10)的作用权重最大(81.3%)。结论:母亲孕期空气污染物混合暴露会增加子代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风险,且较各污染物独立暴露时效应更强。PM_(10)在混合暴露中的作用权重最大。
曲艳吉周芯俪刘小清王晰朦杨博逸陈功博郭玉明聂志强欧艳秋高向民吴勇董光辉庄建陈寄梅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空气污染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
实现logistic与Cox回归相乘相加交互作用的临床实践宏程序被引量:10
2016年
病例对照研究常采用条件或非条件logistic分析,生存资料分析常采用Cox比例模型,但多数文献仅纳入主效应模型,然而广义线性模型不同于一般线性模型,其交互作用分为相乘交互与相加交互作用,前者只有统计学意义而后者更符合生物学意义。笔者以SAS9.4软件编写宏,在计算logistic与Cox相乘交互项同时计算交互对比度、归因比、交互作用指数指标及利用Wald、Delta,PL(profile likelihood)3种方法的可信区间评价相加交互作用,便于临床流行病学与遗传学大数据分析相乘相加交互作用时参考。
聂志强欧艳秋庄建曲艳吉麦劲壮陈寄梅刘小清
关键词:LOGISTIC回归COX比例风险模型
临床生存数据新视角:竞争风险模型被引量:20
2017年
临床生存数据常常伴有多个结局,各结局间存在竞争关系,忽略竞争风险使用传统单因素Kaplan-Meier法会高估累积死亡率,使用传统多因素Cox有可能错误估计HR值。目前国内临床文献较少提及竞争风险且方法学均未提供具体实现程序,亦无解析主流模型应用条件与参数。为此本文旨在阐述竞争风险的概念与核心模型,以实例解析累积发生率、原因别风险模型、部分分布风险模型正确的应用,并提供相应SAS 9.4程序以便临床研究人员进行竞争风险建模时参考。
聂志强欧艳秋曲艳吉袁海云刘小清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单中心328例不同分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早中期结果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单中心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TAPVC)外科治疗不同分型的早、中期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328例行外科矫治术的TAPVC患者,其中心内型109例,心上型161例,心下型32例和混合型26例。收集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5年5月。数据统计应用SPSS 21.0软件。不同分型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不同类型外科治疗TAPVC与术后死亡和肺静脉梗阻( PVO)关系。生存及术后无PVO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不同分型的基线资料差异明显,心下型患者的基线情况最为危重,包含新生儿、术前Ⅲ~Ⅳ级心功能、重度肺高压和三尖瓣反流、术前PVO的比例最高,体质量和年龄最小。心下型和混合型的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多于心内型和心上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下型(9.4%)和混合型(11.5%)手术死亡比例比心内型(4.6%)和心上型(7.5%)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期死亡比例心下型21.9%、混合型30.8%,明显高于心内型(8.3%)和心上型(11.8%);术后需要再干预的PVO发生率混合型(19.2%)最高,其次是心下型(15.6%)。经过校正混杂因素后,心下型和混合型相对于其他两种类型是TAPVC患者术后死亡和发生PVO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PVC不同分型的早期和中期预后有明显差异,心下型和混合型是术后死亡和PV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欧艳秋聂志强庄建陈寄梅高向民吴勇曲艳吉麦劲壮李晓华刘小清岑坚正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全肺静脉异位引流
广州市某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满意度情况,分析医院某阶段管理存在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医院管理者提供质量改善的依据,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方法采用自制的住院病人服务调查表,利用一个月时间,随机分发给住院病人共325份,由住院病人自行填写回收295份,有效问卷255份,统计其满意度。结果 255名接受调查的患者中,绝大多数病人对住院医师服务态度是满意的,但对住院饮食卫生满意度最低。结论非技术因素也已经成为影响病人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在创新医疗技术的前提下,更大空间地改善非技术因素对医疗质量产生的影响,提高病人满意度。
吴君聂志强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外科疗效
<正>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评价并探讨预测手术疗效的新方法。方法收集1992年~...
聂志强欧艳秋刘小清麦劲壮陈寄梅庄建
关键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神经网络模型外科手术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与室间隔缺损的研究
目的研究DNMT单核甘酸多态性(SNP)与室间隔缺损(VSD)的关系,了解室间隔缺损与表观遗传学是否有关。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年龄和性别匹配,选取室间隔缺损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5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9...
张程钟诗龙聂志强丁以群曾国洪庄建张智伟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SNPDNA
广东省中西南北部地区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状况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西南北部地区≤1岁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状况。方法建立覆盖广东省的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监测网,其中监测单位34个。将在中西南北部地区监测单位首次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且≤1岁的患儿列为监测对象。以小儿及胎儿超声心动图为诊断手段;统一专科培训、成立技术监测小组,以提高各网络单位的诊断水平。采用SPSS20.0软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7月至2010年12月监测围产儿383281例,诊断≤1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263例。先天性心脏病总发病率为0.815%(3263/383281),其中男性发病率为0.868%(1799/207347),女性发病率为0.828%(1456/175843);死产率高于活产率[10.627%(676/6361)比0.686%(2587/376920),P〈0.01];珠江三角洲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高于非珠江三角洲[0.906%(2826/311823/)比0.611%(437/71458),P〈0.01]。活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种类的前3位依次为室间隔缺损[占39.93%(1033/2587)]、动脉导管未闭[占29.84%(772/2587)]和继发性房间隔缺损[占13.76%(356/2587)]。结论广东省中西南北部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处于全国中上水平,死产率较高,发病类型以室间隔缺损为主,珠江三角洲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
刘小清麦劲壮高向民吴勇聂志强欧艳秋陈寄梅庄建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发病率婴儿
对传统产前诊断阴性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胎儿家系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的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评估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在产前临床应用于传统产前诊断阴性的异常胎儿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包括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1152例先天性发育异常(包括先天性结构畸形及超声软指标异常)胎儿进行核心家系WES检测。根据WES检测的时间节点与妊娠终止的关系,分为回顾组(妊娠已终止)及前瞻组(妊娠未终止)。根据胎儿畸形的具体发生部位区分各器官畸形亚组,并根据家族史情况分亚组。随访所有入选胎儿的临床预后,并统计WES检测结果对妊娠决策及临床干预的影响。根据随访结果,对初次WES检测未获得阳性诊断但孕晚期或出生后有新增表型胎儿的数据进行重分析。结果接受WES检测的1152个家系中有5例检出非胎儿生物学父母而被剔除,其余1147例中共152例胎儿获得阳性诊断(13.3%,152/1147),包括回顾组74例(16.1%,74/460),前瞻组78例(11.4%,78/687)。对未获得阳性诊断但孕晚期或出生后出现新增表型的胎儿进行WES检测数据的重分析,阳性诊断率为4.9%(8/163)。共34例(21.3%,34/160)受检者的妊娠结局及临床干预直接受对应的WES阳性诊断影响。在诊断性变异为4级的68例活产儿中,29例(42.7%,29/68)通过快速回顾WES结果获得了适当的医学干预。结论WES对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MA阴性的异常胎儿可额外提高13.3%的检出率。产前WES可指导妊娠决策及早期临床干预。重视妊娠晚期及胎儿出生后的专科随访并进行WES数据重分析是提高检出率的有效策略。
符芳黎璐珊杜坤李茹喻秋霞王丹雷婷缨邓琼聂志强张雯雯杨昕韩瑾甄理潘敏张丽娜黎福成张永玲景象一李东至廖灿
关键词:先天畸形产前诊断系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