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露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麻醉
  • 2篇低海拔
  • 2篇低海拔地区
  • 2篇动脉
  • 2篇心脏
  • 2篇手术麻醉
  • 2篇患儿
  • 2篇海拔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病患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心肺转流术
  • 1篇心功能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
  • 2篇湘雅医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8篇王锷
  • 8篇王露
  • 3篇郭曲练
  • 3篇潘韫丹
  • 3篇覃罡
  • 2篇张帆
  • 2篇牛姣姣
  • 2篇罗宁
  • 2篇曹亚楠
  • 2篇李龙艳
  • 1篇陈旦
  • 1篇张俊杰
  • 1篇熊云川
  • 1篇张重
  • 1篇刘晓
  • 1篇牛姣姣
  • 1篇高晓薇

传媒

  • 2篇实用休克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麻醉安全与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风险被引量:10
2019年
血液保护技术能减少术中同种异体血的输注,节约宝贵的血源,并避免异体输血相关风险,因此,在围手术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也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本文综述其禁忌证、潜在风险及并发症,增强认知,提高麻醉中实施自体血回输的安全与质控,保障患者安全。
王露张俊杰熊云川王锷郭曲练
关键词:血液保护血液回收禁忌证并发症
老年患者腹腔镜术中脑电爆发抑制与苏醒期谵妄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腹腔镜术中脑电爆发抑制与苏醒期谵妄(E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行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58例。根据患者出麻醉后恢复室(PACU)前重症监护室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结果将患者分为ED组[63例,男46例,女17例,年龄(70.8±0.6)岁]及非ED组[295例,男220例,女75例,年龄(69.7±0.2)岁]。采集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相关情况、术中脑电爆发抑制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ED的危险因素。结果ED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脑电爆发抑制比(BSR)>10%且持续1 min以上发生率分别为(224.4±9.6)min、(240.8±33.9)ml、36.5%(23/63),均高于非ED组的(204.7±3.6)min、(150.5±9.2)ml、21.7%(64/29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长是ED的保护因素(OR=0.904,95%CI:0.833~0.982,P=0.016),术中失血量多(OR=1.002,95%CI:1.000~1.003,P=0.013)、BSR>10%且持续1 min以上(OR=2.131,95%CI:1.004~4.524,P=0.049)是ED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术中脑电爆发抑制可能是手术后ED的危险因素。
罗宁李龙艳叶春艳刘星扬王露王锷
关键词:老年人腹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
西藏先心病患儿在低海拔地区行手术麻醉的围术期安全性
目的:观察西藏高海拔地区先心病患儿到低海拔地区进行先心病矫治术的临床指标和短期预后,以探讨其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 :2-12岁在我院进行先心病矫治术的西藏地区(X组)和湖南地区(H组)两组患儿,每组各7例.比较两组患者...
潘韫丹牛姣姣覃刚王露张帆王锷
西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低海拔地区行手术麻醉的围手术期安全性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到低海拔地区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临床指标和短期预后,以探讨其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至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来自西藏自治区(X组)和湖南省(H组)的患儿各7例。比较两组患儿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结果: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两组患儿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无明显差异,X组患儿肺高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组(P<0.05)。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CU停留时间X组患儿更长(P<0.05)。血清NT-proBNP水平X组患儿明显高于H组(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到低海拔地区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有助于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麻醉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但术后心功能不全风险仍高于低海拔地区患儿,术后恢复时间延长。
潘韫丹牛姣姣覃罡王露张帆王锷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麻醉围手术期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DNR)的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因此,本研究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DNR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防治术后DNR的发生提供循证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腹腔镜手术且术中行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_(2))监测的22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影响术后DNR的常见因素及潜在因素作为分析变量,逐步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模型的预测因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校准曲线评估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并绘制列线图。另抽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30例患者,对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患者术后DNR的发生率为15.4%(35/22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年限、合并糖尿病、术中rScO_(2)最低值是术后DNR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据此构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DNR的风险预测模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 (95%CI=0.676~0.839,P<0.001),校准曲线中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模型拟合良好(P=0.516);行外部验证的C指数为0.617。结论:与rScO_(2)监测相关的术后DNR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为预防术后DNR提供临床依据。
罗宁叶春艳刘星扬王露王露李龙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
右美托咪定对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年龄18~60岁,体重42~68 kg,ASA分级Ⅱ-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15):对照组( 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 D组)。 D组麻醉诱导后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随后以0.5~1.0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于麻醉诱导后即刻(右美托咪定给药前)、CPB 30 min、CPB结束后30 min时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CO和肾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动脉内径、肾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肾血流量、肾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于麻醉诱导后即刻、CPB结束后2、12和24 h时取桡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性粒细胞白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和胱抑素C的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D组CPB 30 min和CPB结束后30 min时肾血流量增加,CPB结束后各时点血浆中性粒细胞白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浓度降低( P<0.05),其余肾血流动力学指标、CO和血浆胱抑素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增加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肾血流量,产生肾保护作用。
牛姣姣王露刘晓潘韫丹张重覃罡王锷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心肺转流术心脏瓣膜假体植入血流动力学
七氟烷吸入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应用腹腔单次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观察及比较七氟烷吸入对肺高压大鼠及正常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入肺高压组(M组)及对照组(C组),M组腹腔单次注射野百合碱60mg/Kg。饲养28天后,两组大鼠分别进行开胸手术,置入右心PV导管。C组及M组分别梯度吸入0.5%,1%,1.5%浓度的七氟烷,观察七氟烷吸入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对两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区别。结果M组大鼠右室厚度及重量明显高于C组,但两组大鼠心输出量及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七氟烷吸入使两组大鼠ESP、HR、MAP均降低,但M组大鼠每搏量、心输出量及心率指标优于C组大鼠,能更好的耐受七氟烷吸入。结论低浓度七氟烷梯度吸入抑制肺高压大鼠和正常大鼠循环功能,但肺高压大鼠较正常大鼠更能耐受低浓度七氟烷吸入。
覃罡王露曹亚楠高晓薇陈旦代思思王锷郭曲练
关键词:七氟烷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
长链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使更多的非编码RNA被发现并研究,包括长度小于200个核苷酸的小非编码RNA,如微小RNA (microRNA,miRNA,miR)和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介绍lnc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纤维化等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相关研究,以期为心血管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曹亚楠王露郭曲练王锷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