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冠群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血行感染
  • 1篇应激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根...
  • 1篇预后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失败病例
  • 1篇食管
  • 1篇手术
  • 1篇受体
  • 1篇死因
  • 1篇内酰胺酶
  • 1篇凝固治疗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脓毒症患者
  • 1篇肿瘤

机构

  • 5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刘冠群
  • 2篇司君利
  • 2篇于云鹏
  • 2篇咸会波
  • 2篇亓玉琴
  • 1篇周少飞
  • 1篇杨静
  • 1篇綦素霞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改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病例的疗效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杆菌( Hp)治疗失败患者的再治疗方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经胃镜、组织学检查确诊的86例既往反复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分别采用常规四联疗法(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连续服药14 d)与改良四联疗法(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7 d,序贯给予兰索拉唑+胶体果胶铋+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7 d)治疗。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按方案治疗( PP)根除率和按意向治疗( ITT)根除率以及Hp复发率。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中42例完成疗程,42例全部根除成功,PP根除率为100.00%,ITT根除率为97.67%;对照组43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其中24例根除治疗成功,PP和ITT根除率均为55.81%;两组患者PP和ITT根除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90和21.11,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为14.29%,6个月的复发率为20.00%,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83%和34.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和1.68,P>0.05)。结论改良四联疗法治疗抗Hp失败病例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綦素霞亓玉琴咸会波刘冠群于云鹏司君利
关键词:根除率复发
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参与的应激调控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023年
随着中国人群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其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肿瘤相关致死的第二高发疾病。探究CRC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新的肿瘤治疗方式对CRC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CRC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参与的应激调控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APA、应激与CRC的网络关系,RNA结合蛋白参与的APA过程在应激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陈建胜刘冠群周少飞王天楹
关键词:结直肠癌应激RNA结合蛋白
肠杆菌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肠杆菌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肠杆菌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科室、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及治疗方案等基线资料,记录患者入院24 h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前白蛋白(serum prealbumin,PA)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计算CRP与PA比值,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和Pitt菌血症评分(Pitt bacteremia score,PBS),并根据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初始经验治疗是否得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预测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RP(OR=1.021,P<0.01)、CRP/PA(OR=34.638,P<0.0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OR=0.244,P<0.01)、不适当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OR=0.156,P<0.01)、APACHEⅡ评分(OR=1.436,P<0.01)、PBS评分(OR=8.622,P<0.01)是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CRP/PA(OR=25.420,P<0.05)、不适当的经验性治疗(OR=0.077,P<0.05)、APACHEⅡ评分(OR=1.476,P<0.01)、PBS评分(OR=12.042,P<0.01)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P/PA水平越高,PBS评分、APACHEⅡ评分越高提示患者预后越差,当CRP/PA≥0.89,PBS评分≥3.5,APACHEⅡ评分≥17.5,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此外,不适当的经验性治疗也是造成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因素。结论CRP/PA、PBS评分、APACHEⅡ评分、不适当的经验性治疗是影响肠杆菌血行感染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B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一样能较好地预测患者不良预后及死亡风险,与APACHEⅡ相比,PBS评分更加简易、实用,可以被广泛推广使用。
杨静司君利刘冠群咸会波亓玉琴
关键词:肠杆菌科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血行感染脓毒症预后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5和干扰素调节因子5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5(TRAF5)和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的表达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活动期患者76例,缓解期患者50例,另选取肠息肉患者50例为对照组,收集三组患者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AF5和IRF5的表达,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TRAF5和IRF5表达与临床症状、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关系。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活动期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中TRAF5和IRF5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肠息肉患者[85.53%(65/76)和80.00%(40/50)比40.00%(20/50)、81.58%(62/76)和76.00%(38/50)比50.00%(2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中TRAF5、IRF5表达与腹泻、腹痛、脓血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Baron内镜评分、炎症性肠病问卷评分、Mayo指数评分、Geboes指数有关(P<0.05)。与TRAF5、IRF5阴性表达患者比较,TRAF5、IRF5阳性表达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少[(6.85±0.47)cfu/g比(8.72±0.43)cfu/g、(8.26±0.27)cfu/g比(9.74±0.31)cfu/g和(6.73±0.47)cfu/g比(8.82±0.44)cfu/g、(8.22±0.27)cfu/g比(9.13±0.30)cfu/g],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较多[(11.06±0.48)cfu/g比(9.73±0.46)cfu/g、(8.47±0.34)cfu/g比(7.64±0.31)cfu/g和(11.09±0.48)cfu/g比(9.87±0.46)cfu/g、(8.48±0.34)cfu/g比(7.76±0.32)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F5、IRF5阳性表达患者二胺氧化酶、脂多糖、D-乳酸水平显著高于TRAF5、IRF5阴性表达患者[(12.18±2.75)mg/L比(7.56±2.49)mg/L、(76.14±13.86)ng/L比(37.57±12.51)ng/L、(18.15±4.83)U/L比(9.87±3.25)U/L;(12.39±2.72)mg/L比(7.65±2.66)mg/L、(77.21±13.79)ng/L比(40.87±13.04)ng/L、(18.36±4.75)U/L比(10.67±3.86)U/L],�
刘冠群梁世秀杨鲁
关键词: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
胃镜下微波凝固治疗52例食管贲门-胃底癌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胃镜下微波凝固(MCT)治疗食管贲门-胃底癌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食管与贲门-胃底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52例食管与贲门-胃底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研究组则采用MCT治疗。结果研究组经胃镜内MCT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54%。经1年随访,研究组生存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45.15%(P<0.05)。结论针对无法手术及放化疗者,胃镜下MCT是治疗食管与贲门-胃底癌的理想方案。
刘冠群于云鹏
关键词:胃镜微波凝固放化疗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