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反例样本的原始凭证的手写数字识别 被引量:2 2008年 原始凭证的自动识别是财会信息系统的一个瓶颈。输入反例样本,分类器拒识失败是常见的错误识别类型,基于反例样本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器能够降低这类错误的发生概率。通过原始凭证的数字识别试验分析,试验数据曲线图说明采用反例样本训练的分类器能够大大地减少这种类型的错误识别,使这一类型的错误率接近于0。 邓红平 宋婉娟关键词:原始凭证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被引量:10 2002年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形成了网络经济的新经济形式。一种新经济形态出现 ,必然引起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组织的深刻变化 ,进而引起企业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发生变革。 简胜前 邓红平关键词:网络经济 企业 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 网络化社会的房地产业 被引量:1 2001年 网络化社会是以高科技为第一生产力 ,以知识、信息、能力和创新为首要资源 ,以互联网的互动、共享为重要“交互”形式 ,以电子商务为重要交换手段的社会。网络化社会的强大影响力波及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 ,并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房地产业由于技术的进步而发生改变 ,房地产的开发、营销、物业管理及市场管理都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面对网络化社会的挑战 ,房地产业的管理、发展模式、人才及信息共享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邓红平关键词:房地产业 网络化社会 电子商务 市场管理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网络是信息披露的新途径,很多投资者选择在网上浏览下载所需的相关信息,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度已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透明对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和维护正常... 邓红平关键词:网络会计信息披露 公司治理 文献传递 多学科视角下的和谐证券探析 2008年 构建和谐的证券市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弄清和谐证券市场应具有的基本属性。文章结合人们对和谐证券市场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以经济学、政治学、法理学和伦理学为视角进行分析,认为和谐的证券市场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法律及规则为准绳、以交换正义为标准的市场。 邓红平 张正平关键词:政府主导 交换正义 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当代社会,人们已深深领略到信息革命第二次浪潮的冲击.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单位性和地域性的局限,实现了网络化和全球化.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形成了与地域、空间无关的世界一体化市场,一种全新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新型商业机制正在逐步... 邓红平关键词:电子商务 因特网 网站建设 网络营销 文献传递 网络化社会企业管理的变革 被引量:1 2002年 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形态的革命性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信息社会、网络 社会的到来。网络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形成了网络经济的新经济形式。一种新社会、经济形态出现,必 然引起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组织的深刻变化,进而引起企业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发生变革。 邓红平关键词:网络化社会 企业管理 管理创新 不完全信息下公共租赁住房匹配机制--基于偏好表达策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16年 在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资源分配中,G-S匹配机制被理论证明具有稳定配置资源的性能,IIRSD机制则是目前国内实际采用的公共租赁住房匹配机制。本文在实验室模拟我国公租房匹配情景,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中运用随机摇号序列作为轮候人的优先权顺序,考察轮候人在G-S与IIRSD两种机制下的偏好表达策略,同时分析了匹配中的策略行为与个人理性及风险偏好的关系;计算并检验由此带来的个人效用与整体福利变化;构建无嫉妒公平分配指数来测度匹配结果的公平程度,从而直接比较两种机制在公平、效率与无策略性等方面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G-S机制不仅能促使被试真实表达自己的偏好,而且是比IIRSD机制更公平、更有效率的设计。 邓红平 罗俊和谐证券市场:基于多学科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2008年 构建和谐的证券市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弄清和谐证券市场应具有的基本属性。我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转轨与发展时期,是一个有待于逐步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的市场,是一个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中介机构和政府各方的良性互动有待于建立的市场。本文以经济学、政治学、法理学和伦理学为视角进行分析,认为和谐的证券市场应是一个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法律及规则为准绳、以交换正义为标准的市场。 邓红平关键词:政府主导 交换正义 透视EDI与B_2B电子商务 2000年 一、基于专用增值网的传统电子商务——EDI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中译“电子数据交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指商业贸易伙伴之间,按标准、协议规范化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在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一般说来,EDI是企业之间传输文件数据,传输的文件采用共同的标准和具有固定格式,通过数据通讯网络一般是增值网和专用网,数据从计算机到计算机自动传输不须人工干预。 EDI应用改变了贸易方式,使贸易伙伴间建立更好更密切的关系,增加贸易的机会,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EDI促进企业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的改革,使生产企业业务流重组,改革企业采购、生产、规划、会计及运输等部门的职能。通过网络交易,使企业库存减少,按市场订货单组织生产,有可能实现零库存生产。货运商能根据生产厂家及用户信息主动安排运输计划,能迅速有效地组织运输。EDI使产供销及最终用户更合理有效地进行资金管理,采用EFT资金转帐系统,使各有关单位通过各自银行进行支付与转帐,交易各方都能更好地计划资金的使用。 邓红平关键词: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商务 B2B E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