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欣
- 作品数:22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美丽中国》的创意传播分析
- 《美丽中国》是世界大牌自然历史记录片制作者BBC与中视传媒CTV的联手佳作,本文对其创意来源、项目实施过程以及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究英国广播公司在纪录片创意、传播、销售方面与中国的不同,同时也揭示《...
- 冯欣
- 关键词:文化创意信息传播《美丽中国》
- 文献传递
-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的品牌构建被引量:16
- 2012年
- 2012年5月14日,一部由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7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正式播出,随后立即红遍全国,在纪录片收视率上创下新高。如今这部以讲述中国美食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文化、普通百姓的片子,在央视的滚动播出和网络遍地开花的评价下,迅速成为央视纪录频道制作水平、文化内涵、视听品质的代表之作。这是中国纪录片打造品牌的一次成功尝试。
- 冯欣张同道
-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滚动播出电视纪录片普通百姓文化内涵
- 对中国抒情小说定义的再思考被引量:3
- 2005年
- 从“抒情小说”定义的提出入手,梳理了该定义在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领域的运用和变化,讨论了研究者对这种非传统小说体式的不同理解与侧重,分析了“抒情小说”、“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等概念之间的差异,总结了抒情小说对文学文类特征的综合与吸收,并提出了对抒情小说进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冯欣
- 关键词:抒情小说散文化诗化
-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与真理的冲突被引量:3
- 2004年
- 价值与真理的关系 ,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的深层问题 ,也是 2 1世纪中国文学的现实难题。本文通过对现当代文学史上价值与真理冲突现象的回顾和反思 ,认为除了其它客观因素之外 ,二元对立、各执一端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价值与真理冲突的重要原因 ;对文学真理性的根本怀疑 ,是当前文学价值根基被动摇和价值迷失的关键所在 ;对后现代主义真理观的片面理解则是对文学价值的“釜底抽薪”。本文提出 ,文学真理与文学价值的关系是文学实践中普遍的命题 ,因此 。
- 程金城冯欣
- 关键词:现代文学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价值
- “人类性”要素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定位被引量:13
- 2003年
- 人类性要素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一个仍被遮蔽的层面。这直接影响到对其特质和精神意蕴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也制约着现代中国文学被真正纳入"人类"的文学视野平等看待.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人所共知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原因,也有研究者的思维定势、研究模式和受"西方视角"影响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并不是只有那些所谓边缘作家的作品才具备人类性,相反,那些所谓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其所表现的现代中国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自由精神、为了民族利益牺牲个体的献身精神、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历史性整体反省和自我批判精神等等,与人类普遍的积极精神和人性追求是相通的,也具备丰富的人类性。而新时期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文学,其最深刻的变化和最深远的历史意义就是作家主体归属意识中的"人类性"意识的增强和作品对"人类性"追求的强化。因此,从人类性的视角才能真正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意义,也才能认识其利弊得失。
- 程金城冯欣
-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意蕴人类性
- 论抒情小说中“真”的构成
- 2006年
- 抒情小说与写实叙事小说相比较而言,为读者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情感与精神内容。抒情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与场面的营造以及叙事结构方面都与写实叙事小说有所不同,正是这种不同将抒情小说独有的那种“个人性”、“内倾性”、“主观性”、“幻想性”综合组建出一种“真,”并且将这种“真”以审美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不仅表现出20世纪中国抒情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也为国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对重铸国民的精神世界这一命题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冯欣
- 关键词:抒情小说叙事结构
-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合作纪录片:文化主体间的对话——以《美丽中国》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以跨文化制作和传播为视角,探讨了《美丽中国》整个制作环节中存在的跨文化现象,分析了跨国合作制片过程中因文化身份差异而带来的文化对撞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跨国合作主体双方所应持有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解决方法。并对该片的BBC英文版本和CCTV中文版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视听层面研究了影像作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细节的各种处理方法,揭示出CCTV通过对作品的微调而与BBC形成了一种微型对话关系。而这恰好可视为中英文化主体间的一个深层对话,显现出跨国合作纪录片在文化交流上的重要意义。
- 冯欣
- 关键词:《美丽中国》WILD纪录片BBCCCTV
- 新时期以来西部报告文学创作综论
- 2011年
- 文章基于对新时期以来大量西部报告文学的阅读和梳理,从总体上对西部报告文学三十多年来的成绩进行总结归纳,对西部报告文学在创作题材、创作手法和创作继承与突破几个方面的独特性进行探讨,进一步发掘西部报告文学对于整个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报告文学创作的贡献,以及它在西部大开发中,对形成积极、先进的西部文化精神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 冯欣高海涛
- 关键词:报告文学
- 20世纪中国抒情小说与“乌托邦”境界
- 2006年
- 与传统叙事小说不同,现代抒情小说的深层审美价值恰在于将“真、善、美”统一起来,构筑一个净化人的精神与灵魂的世界。本文结合20世纪中国抒情小说作品,通过对抒情小说创作主体意识、“真”、“善”、“美”的应合方式和理想化境界的构成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总结,进一步揭示抒情小说作家对建设人类自由、和谐精神世界的重视与自主追求。
- 冯欣
- 关键词:抒情小说审美理想境界
- 浅析动物纪录片发展中的“人”
- 动物纪录片中可以长久作为命题去研究的,其实是人与动物的关系.从上个世纪初期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并反思自身与其他生命体的相互关系起,关于动物的纪录影像便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结合动物纪录片的发展,讨论了“人”与所拍摄动物的相互...
- 冯欣
- 关键词:纪录片自然人角色变化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