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伟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独立人格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少年司法
  • 1篇司法
  • 1篇诉求
  • 1篇起诉
  • 1篇起诉制度
  • 1篇人格
  • 1篇相对不起诉
  • 1篇相对不起诉制...
  • 1篇利益诉求
  • 1篇立人
  • 1篇界分
  • 1篇关怀
  • 1篇合适成年人
  • 1篇合适成年人参...
  • 1篇合适成年人参...
  • 1篇附条件
  • 1篇附条件不起诉

机构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2篇张宏伟
  • 1篇齐志杰

传媒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新刑诉法背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程序性问题研究
2015年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本质目的是以追究犯罪和保障未成年人权利为双重目标,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却需要与成年人的正当程序性保护有区别,在遵照"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下,未成年犯罪人应当注意更加规范的程序性保护。实践先行而后立法是少年刑事司法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为防止立法上的缺失与实践中的不规制所增加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错位和被规避的风险,应在具体操作上尽量体现、维护涉案未成年人之权益。检察机关要在落实专门机构设置,把握未成年人特殊检察政策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模式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我国《刑诉法》第271条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的限定,这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然而,我国这项制度与发达国家"缓诉"、"起诉保留"、"起诉犹豫"等制度相比,差距甚远,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批判继承国外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方案,应当从实体内容和程序构造两个方面改造并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除制度,并将裁量的立法模式纳入其规范构建之中。
齐志杰张宏伟
关键词: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利益诉求少年司法独立人格人文关怀
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制度之间的界分与程序选择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指,"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②.此项制度的目的是...
张宏伟
关键词: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