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照射
  • 2篇照射治疗
  • 2篇证型
  • 2篇皮肤
  • 2篇皮肤镜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型
  • 2篇疗效
  • 2篇激素
  • 2篇扁平疣
  • 1篇性激素
  • 1篇性激素水平
  • 1篇寻常型
  • 1篇寻常型银屑病
  • 1篇寻常性
  • 1篇寻常性银屑病
  • 1篇依赖性皮炎

机构

  • 8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白雪
  • 6篇张景龙
  • 3篇董小瑜
  • 3篇张楠
  • 2篇姜春明
  • 1篇杨惠敏
  • 1篇张景丹
  • 1篇张冬梅
  • 1篇张东梅
  • 1篇王蕴慧

传媒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NB-UVB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104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予8周NB-UVB照射治疗,观察疗效及与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痊愈率28.85%,显效率为25.96%。不同年龄段患者有效率分别为≤20岁100%,21~50岁67.8%,>50岁28.2%,男性和女性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患者1年复发率为47.7%。结论NB-UVB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方法,疗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照射治疗不能防止复发。
张景龙白雪张楠
关键词:银屑病
从脂溢性皮炎到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镜下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皮肤镜下特征,分析脂溢性皮炎在外用激素类药膏治疗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过程中皮损皮肤镜下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门诊就诊的55例脂溢性皮炎患者,17例原为脂溢性皮炎患者曾局部外用激素治疗史和28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所有患者镜下进行皮肤镜检查。分析各组患者典型皮损皮肤镜下特征(背景颜色、血管形态、血管排列及附加指征)。结果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肤镜下特征为:点状血管(40/72.7%)、线状血管(47/85.5%)、白色鳞屑(25/45.5%)、黄色鳞屑(9/16.4%)和毛囊角栓(45/81.8%)。外用激素治疗可以使面部皮下血管形态由点状、线状血管逐渐发展为线状、分支状血管,最后形成粗细不均血管。血管排列由散在逐渐发展为杂乱、网状分布,最后相互连接形成树枝状。结论脂溢性皮炎皮肤镜下特征为毛囊角栓、线状血管、点状血管和白色鳞屑。外用激素治疗可以使皮下血管逐渐由散在分布点状、线状血管发展为杂乱、网状分布的线状或分枝状血管,最后形成粗细不均的树枝状血管。
张景龙董小瑜白雪王艳平裴冬梅郑轶冉敬鑫垚
关键词:皮肤镜脂溢性皮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不同中医证型酒渣鼻106例皮肤镜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酒渣鼻皮肤镜镜下图像特点及其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酒渣鼻患者106例,辨证分为肺胃热盛型61例,热毒蕴肤型34例,气滞血瘀型11例。每例患者取2张放大50倍皮肤镜照片,统计各型患者毛囊角栓数量、血管形态(包括球状血管、分枝状血管、线状血管、多角形血管)及血管分布特点(包括簇集分布、散在分布、网状分布)。结果3型毛囊角栓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胃热盛型球状血管阳性率高于热毒蕴肤型、气滞血瘀型(P<0.05)。气滞血瘀型多角形血管阳性率高于肺胃热盛型、热毒蕴肤型(P<0.05)。气滞血瘀型血管网状分布阳性率高于肺胃热盛型、热毒蕴肤型(P<0.05)。结论肺胃热盛型酒渣鼻皮肤镜下球状血管多见,气滞血瘀型酒渣鼻皮肤镜下多角形血管、血管网状分布多见。
白雪张景龙董小瑜王艳平裴冬梅郑轶冉
关键词:酒渣鼻证候
伊可尔治疗扁平疣3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姜春明张东梅白雪
关键词:扁平疣疗效满意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张景龙白雪张楠
关键词:银屑病
吸入性变应原检测654例结果分析
2009年
我们于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对654例湿疹、皮炎、荨麻疹患者进行了吸入性变应原皮内试验并对其中的187例进行脱敏治疗,现报道如下。
姜春明董小瑜张冬梅白雪张景龙张楠
关键词:吸入性变应原变应原检测脱敏治疗皮内试验荨麻疹
自拟方口服结合外洗治疗热毒蕴结型扁平疣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自拟方口服结合外洗治疗热毒蕴结型扁平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热毒蕴结型扁平疣患者9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外用维A酸乳膏),试验组采取自拟方口服结合外洗治疗,对患者进行2年的有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皮损消失时间、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皮损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热毒蕴结型扁平疣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自拟方口服结合外洗治疗,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皮损消失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更低的复发率,效果理想.
白雪
关键词:自拟方外洗扁平疣
女性痤疮患者黄体期性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性激素水平与不同年龄段、不同中医分型女性痤疮患者的关系。方法118例女性痤疮分为青春期组(16~20岁)和青春期后组(21~45岁),根据中医理论分为肺胃积热型、脾胃湿热型、肝郁化火型和阴虚火旺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催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并以30例正常女性为对照。结果青春期女性痤疮患者FSH,LH,T/E2增高,E2水平降低;青春期后女性T/E2,PRL增高,E2降低。青春期女性表现以肺胃积热型为主,FSH,LH水平升高,E2降低;青春期后女性以肺胃积热型、脾胃湿热型和肝郁化火型为主,其中肺胃积热型E2水平降低,脾胃湿热型T,T/E2明显增高,肝郁化火型PRL明显升高。结论青春期和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患者,以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在黄体期性激素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张景龙杨惠敏白雪张景丹王蕴慧
关键词:性激素痤疮中医分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