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晶

作品数:15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圳市宝安区科技局立项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职业病
  • 4篇职业病危害
  • 2篇液晶
  • 2篇液晶显示
  • 2篇液晶显示面板
  • 2篇显示面板
  • 2篇面板
  • 2篇
  • 1篇毒物
  • 1篇氧化铟
  • 1篇氧化铟锡
  • 1篇野鸟
  • 1篇疫情
  • 1篇疫情调查
  • 1篇有机溶剂
  • 1篇源性疾病
  • 1篇噪声
  • 1篇噪声聋
  • 1篇职业病危害调...
  • 1篇职业病危害评...

机构

  • 9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罗湖区疾病预...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深圳市盐田区...

作者

  • 9篇冯晶
  • 3篇彭巨成
  • 3篇吴礼康
  • 3篇朱志良
  • 3篇戴志腾
  • 3篇王丽华
  • 2篇夏天龙
  • 1篇陈志颖
  • 1篇江敏
  • 1篇徐小作
  • 1篇梅树江
  • 1篇夏伟
  • 1篇张美辨
  • 1篇戴传文
  • 1篇陈浩
  • 1篇王颖
  • 1篇游杰

传媒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广东省职业健...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铟化合物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2005年美国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全世界有经济价值的铟(indium)总储量在1.5×10^4t以上,其中我国储量超过8000t,超过铟总储量的50%,居世界第1位。目前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生产原料,全世界超过50%的铟被用来制造液晶产品[1]。由于含铟材料的广泛使用,我国从事含铟材料生产、加工和铟回收等作业的人员不断增加,但国内对铟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开展得较少。我们综述了铟及其化合物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促进国内铟及其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彭巨成冯晶吴礼康
关键词:铟化合物流行病学人体健康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储量
深圳市某街道10家石材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了解石材加工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防护重点及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市某街道10家石材加工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检测与分析。结果 10家石材加工企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1.0%~30.9%,各岗位矽尘(呼尘)均未超标;噪声以高频噪声为主,强度检测超标率84.4%;化学毒物挥发性有机组分中苯检出最多,主要存在于固化剂中,岗位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显示1,2-二氯乙烷检出率最高,为52.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纯音测听异常率达94.1%。结论 石材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较重,其中噪声是其关键控制点,要加强石材加工企业职业卫生的帮扶与监管,督促劳动者做好个人防护,企业加强有机溶剂源头管控及职业健康管理。
王丽华朱志良冯晶戴志腾翁少凡
关键词:石材加工职业病危害噪声化学毒物
某液晶显示面板生产项目铟职业病危害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液晶显示面板生产项目中氧化铟锡(ITO)靶材维护保养时铟的职业病危害。方法采取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方法,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铟水平检测,对45名维护人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铟水平,并进行胸部CT检查。结果阵列、彩色滤光片和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工序ITO靶材打磨工作岗位空气中铟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和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存在超标情况,CTWA、CSTEL的最大值分别为2.98和10.20 mg/m^3,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28.8和33.0倍。45名ITO靶材维护人员胸部CT均未见异常;阵列和彩色滤光片工序的42名维护人员均未检出血铟,电容式触摸显示屏工序的3名维护人员均检出血铟(血铟水平为0.39-1.73μg/L),检出率为6.7%。结论该液晶显示面板生产项目ITO靶材维护保养时存在铟的职业病危害,应严格按管理制度操作,加强维护人员的个人防护,控制维护频率与持续时间,保障维护人员的职业健康。
饶展宏彭巨成冯晶徐小作吴礼康
关键词:液晶显示面板氧化铟锡职业病危害
2006-2021年深圳市宝安区职业病发病特征与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近16年新发职业病的发病特征与趋势,为职业病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深圳市宝安区2006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16年的职业病资料,对病例的基本情况,人群分布、企业分布进行统计描述,并对主要病种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近16年间共报告8大类38种共884例新发职业病病例,不同年份职业病报告情况明显不同(χ^(2)=678.374,P<0.01)。2015年以前发病例数波动式上升,2015年后呈波动式下降。报告病例数前三是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均是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化学中毒、尘肺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总数的37.6%,25.2%和15.2%。职业病病例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9岁,发病工龄中位数为6年。制造业报告的病例最多,占总数的93.7%。私营企业和港澳台独资企业报告的病例分别占总数的40.4%和31.1%。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报告的病例数分别占总数的42.5%和28.2%。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的职业病谱发生了显著改变,应提高对噪声危害的重视程度,增加对私营企业、港澳台企业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加强对中小企业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
王丽华翁少凡朱志良陈志颖戴志腾冯晶
关键词: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
四种风险评估模型在陶瓷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矽尘危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和比较被引量:13
2020年
[背景]陶瓷生产企业工作场所矽尘危害较为严重,通过风险评估加强对工作场所矽尘的治理与防护极为必要。[目的]应用多种方法对陶瓷生产企业接触矽尘岗位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不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方法]选取4家陶瓷生产企业,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应用GBZ/T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中作业分级法以及GBZ/T 298—2017《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定性风险评估法和半定量风险评估法中的接触比值法、综合指数法,对接触矽尘岗位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R)标准化为风险比值(RR)进行比较。[结果]A企业杂工、素检打磨、喷釉、整修岗位矽尘浓度超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86、0.87、1.55、0.72 mg·m-3;B企业称量、成型、脱蜡、手工打磨岗位矽尘浓度超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5、1.1、1.9、1.0 mg·m-3;C企业各岗位矽尘浓度均符合标准;D企业水刀切割、普通切割、磨边、切割磨边、手工切割、简易切割岗位矽尘浓度超标,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48、0.84、0.96、0.72、0.60、0.60 mg·m-3。作业分级法:超标岗位R为3~4,合格岗位R为1~2,RR在R的基础上上浮一个等级;定性评估法:所有岗位R均为4,RR均为5;接触比值法:各岗位R为3~5,RR等级同R级别;综合指数法:各岗位R和RR相等,为3~5。除定性评估法,其他3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与接触浓度/职业接触限值成正比,RR关系为:作业分级法≤综合指数法≤接触比值法。[结论]对于陶瓷生产企业接触矽尘岗位健康风险评估,定性评估法受矽尘健康危害水平的影响,所有岗位风险分级均为最高,适用性较差;结合检测结果、防护措施、管理措施来看,综合指数法更为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李天正管有志陈浩林艳发冯晶周伟张美辨
关键词:风险评估矽尘
深圳市宝安区不同行业使用有机溶剂挥发性组分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企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挥发性有机组分情况,为职业病危害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1至12月,采集86家企业使用的541种有机溶剂样品进行挥发性有机组分分析,对不同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主要挥发性组分及高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1种有机溶剂中共检出挥发性有机组分201种,检出率前5位的是二甲苯(29.76%,161/541)、甲苯(21.81%,118/541)、甲醇(20.70%,112/541)、正己烷(14.79%,80/541)和乙苯(14.23%,77/541)。高风险职业病危害因素苯、三氯乙烯、正己烷、1,2-二氯乙烷的检出率分别为2.40%(13/541)、3.70%(20/541)、14.79%(80/541)、1.66%(9/541)。不同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挥发性组分不同,苯在印刷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检出较多,三氯乙烯在电子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检出较多,正己烷在电子、印刷和其他行业的样品中检出较多,1,2-二氯乙烷在机械行业使用的有机溶剂中检出较多。结论宝安区企业使用的有机溶剂种类众多,成分复杂,且不同行业存在差异。
王丽华朱志良戴志腾冯晶翁少凡
关键词:溶剂有机溶剂
深圳市一起花鸟市场相关鹦鹉热聚集性疫情调查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调查处置一起花鸟市场相关鹦鹉热聚集性疫情,为深圳市鹦鹉热相关聚集性疫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2月8日—2021年4月10日在深圳市3所医院就诊的9例鹦鹉热病例患者的临床信息、流行病学信息及生物样本,对病例家、店铺等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鸟类生物样本、环境样本等进行鹦鹉热嗜衣原体检测。结果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8例,均有某花鸟市场购买鹦鹉饲养史;9例病例发病日期主要集中在2021年2月15日—3月8日;平均年龄37.4岁,以女性为主,职业以无业或退休为主;7例有症状的成人病例临床表现以高热、畏寒、头痛、乏力、肌肉痛为主,胸部CT表现以左肺感染为主,低龄儿童临床表现及胸部CT炎症表现不典型;购鸟至发病间隔在16~40天,平均28天;花鸟市场3家店铺鹦鹉肛拭子阳性率为43.44%(26/60);存在无鹦鹉饲养史感染病例和购鸟至发病间隔超长病例(>250天)。结论此聚集性疫情与花鸟市场鹦鹉感染有关,不能排除野鸟感染的可能。
夏天龙王颖钟苑芳汪正铎冯晶罗国强梅树江江敏戴传文
关键词:鹦鹉热聚集性疫情
某液晶显示面板项目铟暴露人群的职业病危害评价
目的: 解液晶显示面板项目中氧化铟锡靶材维护保养时铟的职业危害. 方法: 采取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标准进行行车间空气铟检测,采用ICP-MS方法检测维保人员血铟、CT检查...
饶展宏彭巨成冯晶吴礼康
关键词:职业病致病机制接触限值
文献传递
某单位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查明某单位一起中毒事件的致病因子及分析可疑危险因素,及时控制事件,为类似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单位内搜索、查询系统、查询医疗机构门诊记录和访谈的方式搜索病例,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可疑餐次及食品,采集病例和食堂厨工生物样品、厨房环境样品、留样食品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共搜索到40例病例,某单位员工罹患率14.5%。临床表现以腹泻(100.0%)、腹痛(92.5%)为主;93.9%(31/33)的患者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11.57×10^(9)/L~31.08×10^(9)/L)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78.3%~92.4%);9例病例粪便常规检测均显示隐血试验阳性。窗口区取餐人员罹患率显著高于自助区取餐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P<0.0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食用11月18日午餐为风险因素(OR=15.97,95%CI:2.02~126.46),可疑食品为烧鸭(OR=14.24,95%CI:1.85~109.67)。在33份病例肛拭子中检出同一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OUT∶K4)。结论此事件为某单位食堂午餐提供的部分烧鸭在配送或加工过程中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和食品配送公司的监管。
赵梦蓝游杰夏伟冯晶冯晶徐震东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病例对照研究LOGISTIC回归
共1页<1>
聚类工具0